分享

基于语块教学的英语“问学”课堂

 GXF360 2017-07-27

英语教研

基于语块教学的英语“问学”课堂

郭 有 吉

(南京市天景山小学,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块蕴含语义、语法、语境、文化等诸多因素,在从知识到能力转化的教学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打造基于语块教学的“问学”课堂,使学生有探问英语的意识,从“说不出、不会说”嬗变为“如何问、怎么学”,静悄悄的课堂充满情趣与文化。因循语块教学之迹,从知识学习到交际、情感、文化等语用能力的转化,实现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而教的理念。

[关键词] 语块教学;简约化组合;思维与环境;“问学”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其实,“说出来”是英语学习的第一道坎;“用起来”是英语学习的第二道坎……要过“说”“用”这两道坎,语言的训练与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借助基于“问”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会实现英语的真“学”。

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创始人Michael Lewis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句子的生成并不是靠语法把单词组织起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可以说语块是使语言输出变得方便、快捷和流利的关键。Lewis所倡导的语块教学法将语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因而可极大地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流利性。[1] 本文所提的“语块”和“语块教学”是Michael Lewis创立的“语块教学法”中提及的核心词汇,本文着力构建基于“语块”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与学习力培养的课堂,通过语块教学,打造“真问”与“真学”的英语课堂。

一、考问课堂:英语之问为何而问,为谁而问

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发现:英语教学的弊病主要表现在课堂没有问题、不会提问或者所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没有深度,忽视了为何而问、为谁而问!由此,学习陷入了糟糕的境地。

1.没有问题的课堂,学生“鸦雀无声”

在常态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没有“问”的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设置设疑导学环节,过多强调先学后教、教后汇报,而不注重以问促学的现场情境创设;其二是学生在学前、学后没有问题,由于语言的障碍,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度有限,大部分学生也根本提不出问题。

2.浮于文本的问题,教师“自导自演”

课件是教学现代化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PPT的辅助教学成为英语课堂惯用手段。且不说媒体的使用会占据学生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其形式上也使得教学程序化。在展示课教学中,文本教学往往以问题呈现,引领学生理解,但就像“走马灯”:首先呈现四个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听一听、学一学、画一画、读一读。这样做无情地扼杀了学生自主产生问题的机会,学习陷入了“不理解—理解—不理解”的怪圈。

3.忽略人性的提问,师生“波澜不惊”

文本只是范例,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感悟语言之外的,如“文化”“人情”“规则”“习惯”等才最为重要。在新授环节中,教师提问多为预设性问题,而无生成性问题;客观性问题太多而缺失开放性、主观性问题;不善于追问,更难见直指人心的“智问”与“慧问”。英语学习工具性不足,人文性更加欠缺。

二、探寻意义:构建以语块为切入点的“问学”课堂价值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构基于语块的问题意识与学习能力培养的“问学”课堂,其目标与《课标》深度契合。

1.有效融合语法与情境,体现语言学习的本真

传统的教学往往将语法和词汇分离开,而语块教学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如此,以语块为基础的问学课堂会更好地融合情境,将语块本身具有的语境切入到问题情境。这反映了语言学习的本真,体现了学习的本质。

2.合理设置方法与情感,追求语言学习的情趣

语块的整体存储和提取有利于减轻交流中的认知负荷,可以绕过整个语法生成过程,节省思考和表达的时间,这为情感注入提供了时空。语块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语块组合更能表现出学习者的情感特征,方法与情感的合理设置引发学习的兴趣点,从而达成学习效果。

3.优化知识与文化链接,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块融合了语义、语法、情境与文化等诸多因素,以语块为基础的问学,关注知识仅为第一层面,它是人文素质提升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了语块作为媒介的知识与文化的链接,实现综合素养形成,提升未来生活质量。

三、践行策略:打造基于语块教学的“问学”课堂

1.重积累善拓展,体现语块学习的简约性

固定式语块需要不断积累,半固定式语块与疑问句式语块需要学生多做变量练习,不断生成新语块;根据语块的语义、语境,可以通过组合进行有效的拓展,具体的操练方式宜简不宜繁,实现简约化的替换、组合与拓展。

(1) 积累常量语块,输入简单有效。首先让学生了解语块的性质、形式和分类,通过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辨认语块。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文本性质分辨、总结、识记语块,这是语块信息的输入过程,通过不懈的努力,促进常量语块的积累。在教学中,对于常用和重要的语块要进行反复操练来强化理解与记忆,通过翻译、造句等达到认知目标。具体的形式有:用所给语块进行段落翻译、设计以语块为中心的选词填空等,最后进行基于语块的课文复述。通过系列练习,加速了语块的内化吸收。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下Unit 1《Cinderella》 Story time中出现了这些固定语块:put on,have to,take off,live...behind,come back等,在文本解读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归类、识记这些语块,在认知的基础上,设置Retell(复述)任务,让学生依据语块复述故事。

(2) 运用变量语块,输出简洁明了。部分语块属于高频搭配组合,这些半固定语块,为学生的语块学习提供了变量因素与材料。如go to...,by...,would you like...等,要通过任务设置促使学生反复使用,并不断地变量置换,实现语块的累积与输出。语块教学若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活动中内化、运用语块,如对变量语块的操练,可以采用chant(说唱)等简约有效的形式。如下:

Hello,Peter.Hello,May.

Let’s go to the party by taxi.

Would you like a cap?

Would you like some tea?

(3) 组合增量语块,拓展简约生成。语块是一个小意群,语块与语块的组合形成一个大意群。在学生语块积累基础之上,可进行语块组合,培养其掌握大意群能力。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整体感悟文本,认知意群和句子,通过快速阅读与写作训练,培养语块组合能力,实现语块的增量与拓展。其后应设计一定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语块的组合能力,并进一步生成新意群。如在五下Unit 7《Chinese festivals》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语言练习:

Teacher:What Chinese festival do you know?

Student:Double Ninth Festival.

Teacher:When’s Double Ninth Festival?

Student:In October or November.

Teacher:Can you say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in October or November”?

Student: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in October or November.

Teacher:Other festivals.

Student:Mid-Autumn Festival is in September or October.

2.寻迹语块感悟与应用之路,形成问学技能

(1) 识记指向语块的疑问句式。二语习得模式的研究证实了语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记忆单位,如起始年级学生在学习“How are you?”时,总是把三个词与问号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问句与答句之间,寻求对应。要引领学生学习指向语块的疑问句式,首先要对同类语块进行归类,其次要建构与之对应的疑问句式。如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出现了很多家务劳动类语块,通过文本学习与拓展,学生拓展同类语块。此后,教师通过PPT图文并茂地设置不同语境,如Ben在家为父母做什么?Ben正在为父母做什么?基于本类语块的不同语法(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学生有效地生成两个问题:What does Ben do for his parents?和What is Ben doing for his parents?

(2) 创设适合提问的语块情境。语块表达一定的语境,教授这类语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真实的情境。在同一类和相关语块的学习基础上,借助语块语境,激发学生的提问技能。例如,学生喜欢模仿和表演,就将语块意义与学生扮演的各类角色进行转换与同化,引出共同的问句和同类语块,促进问学能力的形成。在五下《Seeing the doctor》Cartoon time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看病情景创设情境,让学生轮流表演。通过同类语块及其问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问学能力的形成。如下:

Doctor:What’s wrong with you?

Patient1:My hand hurts.What should I do?

Doctor:Oh,what a pity! Please take some medicine and have a rest.

Doctor:What’s wrong with you?

Patient2:My ear hurts.What should I do?

Doctor:Oh,what a pity! Please take some medicine and have a rest.

(3) 深化形成问题的语块思维。根据同类语块指向同一问句模式的特性,学生可以借助对语块的识别寻找问句;反向操作,也可通过问句模式归纳同类语块。这不仅保证了语块识别的信度和效度,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语块的识别能力和敏感度,强化了语言内化机制,形成了基于语块的问学思维。如在五下《Asking the way》教学中,学习交通方式类语块时,让学生汇总同类语块,如by bus,by car,by taxi,by metro,by plane,by ship,by bike等。然后呈现图片与语块,让学生练习How do you go to the...?并作答。而在六下《I have a dream》教学中,教师则利用问句What’s your dream?来不断地拓展职业类语块和活动类语块,学生通过回答I want to be/do...进行有效拓展。整个学习过程下来,学生对语块的辨识能力和语境匹配关系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强,而语块习得能力也必然相应地得到提高。从问到答,以答引问,深化了学生基于语块的问学思维。

3.涵泳语言,敞亮生命,实现从语块输入到问题产出的“真学习”

(1) 浸润基于语块的情趣性“问学”之境。语块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趣味性,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问学课堂建构中,要充分抓住语块本身所具有的情趣性,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由语块向问题转换,提升“问学”能力,实现主题表达。

从语块习得到话题的提出,需要经历呈现、转变、插入、反复、结束等情境化过程。浸润于情境中,学生方可形成约定俗成的会话规则。在译林版小学英语的Cartoon time中,涉及很多情趣盎然的内容,而以语块形式体现尤为明显。要利用好这些语块,调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强化表演色彩。通过模仿、演绎与内化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如五下Unit 8 Cartoon time教学中出现了start fighting(开始战斗),go away(滚),What a play!(什么演出!)等语块,教师指导学生重读甚至夸张地表达这些语块,从语块插入、句式变化、人物轮替到表演重组,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性,形成主题表达能力。

语块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每单元的Culture time板块教学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如五下Unit 7 Culture time中介绍了Halloween,呈现的语块有on 31st of October,dress up,knock on people’s door,trick or treat等。因此,要对教材中所含语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情趣,让学生浸润于情趣性的“问学”之境。

(2) 建构基于语块的任务型“问学”范式。建构基于语块的任务型“问学”范式,其意义是深远的。之所以强调“任务型”是基于对语块的语用性而言,名词性、动词性和具体场所或时间等语块,可以直接指向具体的疑问句式,通过任务达成体现问学过程。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驱动、以语块为主线、以环境为保障、以思维为引导”,从而建构可操作的小学英语课堂“问学”范式。具体流程如图1。整个教学范式分三个任务阶段来进行,以促成“问学”课堂。

图1 基于语块的任务型“问学”课堂流程图

一是任务前段:自主活动阶段。教师介绍主题和分配任务,明确任务的目标和结果。将学生分组,根据单元主题,自主准备语块材料。可采用Chant,Guessing game,Match等形式呈现、练习具体语块,倡导游戏式学习。

二是任务中段:展示提取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做好展示准备。宣布任务主题,小组进行展示,以不同的方式(图片、表演等)呈现主题语块,共同讨论主题语所涉及的问题。

三是任务后段:练习深化阶段。教师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估,呈现问句,引导学生拓展对应语块,形成主题,建构完整的问答方式。其后设置作业,内容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通过完成任务,达成问学目标。

(3) 打造基于语块的语用性“问学”课程。语块本身具有语用功能,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语块,在具体交际场合可根据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从而形成语用能力。建构基于语块教学的问学课堂,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系列化的课程文化,促进语用能力发展。“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2]基于语块的语用性“问学”课程建构,需从课内与课外双重合力,才能达成目标(见表1)。

表1 基于语块的语用性“问学”课程建构表

级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3年级培养对英语的兴趣识记基础语块 游戏表演语块语义与角色的契合度 4年级学习基础英语信息组合基础语块 阅读绘本基于语块的绘本阅读理解程度5年级运用基础英语信息训练指向语块的疑问句式问学任务语块识记与问题句式的搭配度6年级拓展基础英语信息训练基于问题的主题表达创编故事基于问题的主题表达的正确性

基于语块的语用性“问学”课程的目标紧紧围绕《课标》设置。3~4年级以培养好奇心,感受基础英语信息为主,通过游戏化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实现;5~6年级目标为训练学生基于语块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和编故事进行主题交流来实现。兼顾课内外多样化的任务形式和考查形式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打造语用性“问学”课程。

语块教学法源起于国外,21世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较为广泛,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运用与研究较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结合语块教学探索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块包涵语义、语法、情境、文化等诸因素,在从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转化的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意义,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基于语块教学的“问学”课堂的打造,使得学生有了探问英语的意识,从“说不出、不会说”嬗变为“如何问、怎么学”,使得静悄悄的课堂充满情趣与文化,因循语块教学之迹,实现小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华丽转身。

[参 考 文 献]

[1] 何书利.语块教学对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4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黄晓娜]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7.02.007

[收稿日期] 2016-07-19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80041)。

[作者简介] 郭有吉(1968-),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2-0023-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