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教授说:“我父亲95岁,母亲85岁,两个人都没有脑血管病。”人到老年,你可能会想到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脑溢血等诸多心脑血管疾病,不过这只是你所认为的,只不过因为我们不懂保健,成为了一种现象......。 ▲凌锋 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神经外科学界第一位女博士,中国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曾因救治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享誉世界。 90多岁,身材精瘦,头脑清楚,口齿清晰,每天游泳一小时,打保龄球一小时,走路一万步。他叫刘轩亭,开国大校,曾经两任解放军301医院院长。他就是凌锋教授的父亲。 有意思的是,凌锋老师原名刘双国,年轻时特别不愿意别人老是把她跟父亲连在一起。最后干脆改名叫了凌锋。 凌锋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她有一个健康保健试验田,就是她的父母。 父亲90多岁,母亲80多岁,每天游泳健身保龄球。一方面凌锋把一些新的健康理念知识告诉他们,供他们参考,同时,她也从他们那里获得具有现实意义的养生经验与大家分享。
——刘轩亭 防脑血管病要从平时的饮食做起,凌锋教授公开了自己给父母的防脑血管病饮食宝典——彩虹餐: 黄色的煮玉米、 绿色的煮毛豆、 橙色的蒸南瓜、 白色的蒸山药、 紫色的蒸紫薯, 还有红烧鲫鱼、 凉拌野菜、蘑菇炖鸡等。 可不要小看这种吃法,功效大得很——作为抗癌饮食的权威指导,美国癌症协会2016年也向全世界国家推荐了这种“彩虹食谱”,而且对于对血栓、癌症这两大问题都有良性作用!我们建议中国家庭都必须看看: 红色食物——基础物质不可或缺 大多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是心脑血管维系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是不可或缺的。 橙黄色食物——强壮筋骨、防癌 富含的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粘膜,维生素D还能强壮筋骨。 绿色食物——防动脉硬化 以蔬菜居多,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调整脂类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白色食物——维持血管清洁 大多含有钾、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环境,减少脂肪附着,防止血管堵塞。 紫黑色食物:护眼、护肝! 紫黑色食材富含花青素,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同时对眼睛和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吃的方法也有讲究 1)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 1斤奶,1个蛋,3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粗粮细粮交替吃,合理膳食保健康。 2)完全是自助餐。 每人一个餐盘、一双筷子和一碗粥,各种菜按需自取,不会吃到撑,也不会浪费。 身体是靠持久的锻炼造就的。刘老每天的“老三样”运动是散步、游泳、打保龄球。 50岁时,刘轩亭开始练跑步,一开始跑上一二百米就气喘吁吁跑不动了,经过几天身体适应后,后来一次就能跑11公里,状态最好的时候能从五棵松跑到复兴门桥,然后再折回来!但现在年纪有些大了,开始改为散步,每天能走5千步到一万步。 60岁刘轩亭才学会游泳,之后几乎一天都没落过,“刚开始不在室内,在河里游。我游过最长的一次,是同凌锋和她儿子一起,从颐和园南门一直游到万寿路北口,大约有五六公里! 后来,转到室内游泳,一般情况下游个一两千米,现在,我有意识地下调了运动量,不让自己太累,每天游个三百米左右就行了。” ▲刘轩亭现在每天打五局保龄球。 凌锋教授说:“血管病人要运动,每天至少运动1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5天。而且,要注意心率,具体而言: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有的人说,血管都有问题了,就不要运动了,跑跑跳跳心跳加速,血管更加压力大,这是没有常识的表现。
刘老坚持每晚八点半就洗漱上床,看会儿书困了就睡。但他也有失眠的时候,可从不吃安眠药。他认为,一旦靠药物才能睡着,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养生必先养心。刘轩亭生气不超过五分钟,他说,“做人要坦坦荡荡,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可别让脑子的负担太重了!那么复杂的历史时期都经历过了,现在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凌锋教授的父母就是凭借这套法则,免于脑血管病的折磨,今天你看到了,学下来,也可以远离脑血管病! 点击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喝水 | 睡眠 | 清毒 | 亚健康 | 癌症 | 三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