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文学研究的方式解读琅琊榜的流行

 长孫无忌 2017-07-27


你看红楼梦我看琅琊榜,都需要研究

“文艺生产不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一种人人可为之事”

【编者按:本刊3月21日刊登了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的网络文学研究课的文章《一场“制造IP”的学院实验》,引起广泛关注。但在受访者邵燕君和她的研究团队看来,关注IP、研究IP和制造IP是不同的概念。如今分外火红的IP是他们研究多年的网络文学的新热点,而在网络文学日益主流化的今天,研究网络文学就是研究当代文学。】

▲《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播出期间光是网络点击率就突破了46.5亿,引发430余万网友讨论,并且位居百度风云榜第一名。

作为一个身在“精英阵营”的“学院派”研究者,我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是搞当代文学研究的,研究当下的文学和文学现象本来就是我的专业本分。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网络文学算是当代文学吗?即使算,那么是当代文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吗?5年前我刚刚进入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在《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立场和方法》一文中,我曾经大胆地预言:“如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很可能将是网络文学。”如今,我不但更加肯定这一判断,并且认为,时限恐怕会缩短。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不仅因为网络文学目前已经拥有了最大众的读者群——至2015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2.97亿,这个数字是目前仍被称为“主流文学”的传统文学期刊读者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也不仅因为相对于传统文学期刊生产机制的僵化危机,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虽然越来越被资本所主导但仍焕发着勃勃生机,“有爱”和“有钱”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动力源;更是因为,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文学——媒介革命已经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地发生了,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并不是被压抑多年的通俗文学的“补课式反弹”,而是一场伴随媒介革命的文学革命。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纸质文学”的概念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因为作为“主导媒介”,网络将是所有文学、文艺形式的平台,“纸质文学”除了一小部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以外,都要实现“网络移民”。

目前经常被等同于“网络文学”的“网络类型文学”应该只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形态,虽然可能是最大众的主流的文学形态。在它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学、小众“文学”,其形态也很可能是“纸质文学”中未曾出现的,如“直播贴”、“微小说”等。因此,我认为网络文学就是当代文学,研究网络文学就是研究当代文学。

对于网络文学价值的判断,真正的问题也不是“网络文学也可以像传统文学一样有文学价值吗”?而是在网络时代还能产生有价值的文学吗?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也同样是肯定乐观的。不过,对网络文学“文学性”的考察不能参照“纸质文学”的标准(不管是“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而是要以媒介变革的思维方式,参照“文学性”这一古老的文学精灵曾经在“口头文学”、“简帛文学”、“纸质文学”等不同媒介文学中“穿越”的方式,而考察其如何在“网络文学”中“重生”。

作为一种新媒介文学,网络文学颠覆的不是印刷文明下的雅俗秩序,而是建构这一秩序的印刷文明本身。面对媒介的千年之变,作为由印刷文明哺育长大的学院派研究者,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文化占位和研究方法?如何从媒介革命的角度为网络文学定位?如何从一个更广大的文学史脉络中重估网络文学的价值?这些都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严峻命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于2015年3月31日成立了“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这个论坛依托于我本人和课程特聘教师庄庸博士(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网络文学资深研究专家)共同主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网络文学研究课程,这个课程已经连续开设了5年,一批同学连续选课,形成论坛的核心团队。5年来,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各种类型文的发展脉络和快感机制、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生们开始进网写作,更有了亲身的更文体验。面对文学发生的重大变局,我们意识到,作为当代文学的专业研究者,对于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最有生产力和革命性的网络文学,光站在外围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介入到其生产、发展进程中去,就像以往的传统文学批评者介入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一样。也就是说,在这个政治、资本、网文自主力量相互博弈的“文学场”,精英文学批评必须有自己的占位并发声,否则,缺席就等于弃权。所以在论坛成立之初,我们就在宣言里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我们要坚守学院派立场,坚定不移地站在网文原生力量一边,站在粉丝部落文化一边,在媒介的千年之变中引渡文学传统。”

▲4月11日,上海首份网络文学批评电子刊物《网文新观察》上线,主编陈村在编后记中写道:“我们在猜想网络文学的成长空间……我们有兴趣继续关注它的成长,爱惜它的美颜。”

毋庸讳言,作为“学院派”,我们是内怀精英立场的。但我们同时也明白,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趋势上看,每一次媒介革命都带来一次深刻的文化民主革命。进入到网络时代,由于媒介壁垒、教育壁垒的进一步被打破,文化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壁垒不再森严,以“专业性”、“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专家结构也受到挑战。文艺生产不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一种人人可为之事。创作如此,批评更如此。在网文空间,不能说人人都是写手,但人人都是评论者。有人用真金白银投票,有人用长评短评发言。每一个网文圈内都有老书虫儿,资深粉丝,推文大V,那么还要我们这些专业研究者做什么?

既然是专业研究者,我们最不可替代的价值,仍然是专业性——只是它不再是天然的身份特权,而是一种需要重新建立影响力的专业能力。毕竟,我们对文学史有着较为系统的了解,对文学理论,有着比较深入的把握。这些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资源都不是灰色的,它们借以生长的文学之树当年都曾像今天的网络文学一样郁郁葱葱。而一切似乎很学究气的学术规范和方法论,其实,也像类型文的成规惯例一样,是成功研究经验的总结。这些都是凝结着前人智慧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源盘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调整研究者的身份和方法。这几年,我们一直尝试着以一种“学者粉丝”的方式进行“入场式”研究——从“客观”“超然”的学者训练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深深卷入”,面对自己的迷恋和喜好,放弃“研究者”的矜持和体制特权,和粉丝群体们“在一起”。与此同时,保持学术自省的意识和专业研究的视野方法,保持着理论的复杂度。如此,我们便可以站在网络文学的活水源头,将这个从地下涌出的庞大水系与历史河流连通——将“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伟大的文学传统”连通,将粉丝们的爱与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爱连通,在文学史整体的坐标系内,确立网络文学的位置的价值。

▲北京大学开设的网络文学研究课程已经持续5年

图片:媒后台

从文学史的视野研究网络文学,有两方面的工作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对网络文学发展近二十年来的重要成果进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经典性的作品,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另一方面是,在这一批评体系主导下,对当下的网络文学创作进行解读、评论和筛选,介入性地影响当下网文的写作潮流。

在前一方面,我们主要的工作成果是,完成了《网络文学经典解读》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挑选出12部小说作为12个最重要网文类型的代表作为解读对象。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网络类型小说的“文学性”和“经典性”标准。在后一方面,主要工作是,以这一初步建立起的标准为参照,从2015年起推出年度推荐榜(姑且可以称之为“学院榜”)——推荐的20部作品(“男频”“女频”各10部)的点评文字曾分两期在《文学报·新批评专刊》发表,根据榜单编选的本年度选本也加入漓江出版社历史悠久的年选本系列。

▲邵燕君认为,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都是文字的艺术

正如麦克卢汉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提出的,在媒介革命来临之际,有可能发生文明的断裂。要使人类文明得到良性继承,需要深通旧媒介“语法”的文化精英们以艺术家的警觉去了解新媒介的“语法”,从而获得引渡文明的能力——这正是时代对文化精英们提出的挑战,对我们这些当代文学研究者提出的要求。 撰文/邵燕君 编辑/詹佩

版权说明:

本文发表于《文学报》,作者邵燕君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