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剽悍晨读: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Bobo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例如是打工还是创业,去大都市发展还是留在家乡就业等。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依据经验做出选择,深思熟虑后的清醒决策少之又少。《决断力》这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清晰具体的决策流程,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今天我们分享2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明智决策的阻碍以及四步决断法。

『明智决策的阻碍』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对决策最为有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001 思维狭隘

有两家相邻的早餐店,B店总是比A店营业额多。有人观察发现,顾客坐下,B店的服务员问的是:“您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A店的服务员问的是:“您要不要鸡蛋?”顺着他们的思路,B店的顾客会更多选择“一个”或“两个”,A店的顾客则在“要”或“不要”之间做出判断,久而久之,差别就大了。

表面上看,B店似乎比A店更高明。其实,在作者看来,非此即彼是思维狭隘的表现,两家店的服务员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能有一种方案,让顾客既吃鸡蛋,又点其他的,比如做不同的早餐套餐:鸡蛋配牛奶,鸡蛋配豆浆等,思路才算是打开了。

002 证实倾向

真人秀海选时,很多选手明明五音不全,却自信心爆棚,被淘汰后,还埋怨评委不能慧眼识珠。是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吗?其实他们掉进了『证实倾向』的坑。

『证实倾向』就是人们习惯寻找符合自己判断的信息,忽略与自己判断不同的信息。这些选手觉得自己唱得好,到处求赞美,久而久之,他们的耳朵自带过滤功能:只听得进赞扬,自动屏蔽掉反对的声音,因而越错越离谱。

003 短期情绪

人类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是“短期情绪”:恐惧、焦虑、紧张等等,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却会给我们的决策造成消极的影响,如冲动分手、冲动购物,甚至冲动杀人。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定,是因为人在过激情绪的控制下,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004 过度自信

1962年,甲壳虫乐队被德卡唱片公司拒签。做出拒签决定的德卡公司新秀发掘者迪克·罗威非常自信地说:“乐队组合已经过时了,尤其是四人组合的吉他乐队时代已宣告终结。”

然而最终的结局完全不同:甲壳虫乐队创造了多项至今难以企及的成绩,被认为是流行乐坛史上在商业方面最成功与最伟大的乐队。

拒签甲壳虫一年后,德卡唱片公司花大价钱与滚石乐队签了约。迪克·罗威为他的过度自信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四步决断法』

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为了避免上述四大阻碍,让决策更加明智,我们可以用『四步决断法』打造决策流程:

001 拓宽选择空间

例如,小明想离职,专职做个人自媒体,他可以这样一步步拓宽选择空间:

1)考虑机会成本:如果辞职后不做自媒体,可以把时间和资源用在什么地方?

2)抛弃目前所有的选项:既不能离职,又不能专职做自媒体,怎么做?

3)两者兼顾:有没有可以不离职,又能做自媒体的方法?

4)寻求帮助:如果兼职做自媒体,以前有没有相关经历?周围人里有没有可以提供建议的?

5)发散思维:是不是可以说服老板开通企业公众号,由自己来运营?

这样做了之后,小明的思维不再局限在“辞不辞职”上,从而寻找到了更多的可能。

002 放到现实检验

大V在网上开通了线上课程,内容也正好是你想学的,但购买过的人评价褒贬不一。为了正确决策,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统观全局,全盘考虑:为什么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大V以前开课的整体评价如何?

其次,向已经购买过的人打听,或者看推荐人的口碑,以及现有评价是否公正客观;

第三,可以先学试听课,或者能包月的先包月,用小范围试错来检验你的决策,以便及时止损。

003 留出一段距离

距离催生理智。决策时,应该学会避免瞬间决策,拉开时间距离:认真考虑做这个决定,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我会不会后悔?

或者变换主人公,拉开空间距离:如果是朋友遇到这件事,我会给他怎样的建议? 

004 做好各种准备

即使你不是天才,做足准备工作也会使你看起来像个天才。决策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失败,可能的原因会是什么?怎样才能将伤害最小化?

如果大获成功,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意外之喜?

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时,如何保证事情不偏离正轨?

充分预演各种可能,才能在事到临头时从容应对。

『四步决断法』的每个环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有效决策的四大阻碍以及如何明智决策。决策时,思想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和过度自信会蒙蔽我们的心智,而运用『四步决断法』,我们可以建立起清晰的决策流程,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把决断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