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待个性教师,考验学校管理者智慧

 张班级管理 2017-07-28
  
  
  在现实中说“这位教师很有个性”,亦褒亦贬,既可以表达某位教师的桀骜不逊、自以为是,也可以表达某位教师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不随波逐流,坚守理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位性格完全相同的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不是每位教师都是“个性教师”。
  个性教师是具有与教学相关的某方面特长,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异常行为”,难以被一般人所接受和理解的教师。如语文教师,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经常发表一些高质量的小说、诗歌,但他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基本不参加。有的政治教师,上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但从来不写教案,不用多媒体课件。用常规的评判标准,个性教师具有明显的失范,一般人看来难以接受,但同时具有的与教学相关的优势又是其他教师无法企及的。
  当前,对个性教师的评价极端化特征明显。在学校教师群体内部,有人对个性教师会高度肯定和欣赏,也有人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且持否定态度的人往往占绝对多数;在不同群体中,获得的评价也可能截然不同,有的个性教师在学生群体中获得高度认可,而在教师群体中却被否定。对个性教师的群体和个体的极端差异化评价,很多时候会给个性教师带来发展困惑,甚至障碍,如教师测评分数极低,与民主推荐的荣誉无缘,背后有人说三道四,甚至会被学校领导批评等。
  在困惑和障碍面前,教师是坚守个性还是打磨个性?打磨个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教师的个性特长与失范往往是一个整体,失去个性,其与教学相关的优势也极有可能失去,教师终将陷入平庸。
  教育界的名优教师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教师能否突破专业发展评价困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自身个性自信。在评价困境中,没有对自身个性的自信是难以坚守的。教师的个性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宝贵资源,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来保障。一位个性教师能引领、指导、带动一大批具有相同特长兴趣的学生,而一位写不出高质量小说、诗歌的语文教师,即使参加了再多的学校活动,也难以给学生提高文学素养予以高效的指导,一位上课不能生动有趣的政治教师,即使教案写得再完美,其课堂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个性教师的存在具有鲇鱼效应。没有个性教师的团队缺乏创新和开拓意识,整个学校趋向保守、封闭,就如一潭死水。个性教师正是激活这潭死水的鲶鱼,其对于增强学校教师团队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创新和开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人无完人,个性教师专注于某一方面,而在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上有些偏差,只要不涉及违法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不是什么缺陷,没必要大惊小怪。对此,个性教师应有充分的自信,不应轻言放弃或改变。
  二是将个性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相对于教师群体,学生是绝大多数,是关键因素,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个性教师在教师群体中难以被接受,就必须赢得学生的广泛高度认可,否则这种个性就没有意义。
  创造性是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个性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和差别性,这种差别性不是创造性,但创造性离开这种差别性便失去创造的源泉。学生都有好奇心,教学的独特性正是吸引学生的有利因素。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的差别性,扬长避短,克服消极因素,开展创造性教学,将自己的个性转化为教学优势,打造受学生欢迎的个性化课堂。
  三是让个性特长更强更长。个性教师个性特长与失范长期并存不能分割,对于个性教师的否定评价主要集中在失范上,而肯定评价则主要集中在个性特长上。如果个性特长更强更长,获得的肯定评价就越多,而集中在失范上的否定评价将显得微不足道。一些名优教师在教学上取得成就之后,人们也渐渐淡化了其存在的某些失范。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学校内部,离个性教师越近,看到的失范就越多;在学校外部,离个性教师越远,其个性特长越容易被人们认可。如果个性教师的个性特长获得了学校外部的专家乃至社会的肯定,其校内的负面评价也会被赞誉所淹没。某校的一位语文教师写小说、诗歌,出版了多部作品,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学校不仅不追究他不参加学校活动,还把他作为明星教师加以推介,校内教师群体对之也是好评如潮。
  个性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个性教师应增强个性自信,将个性转化为教学优势,让个性更强更长,其专业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