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么?太极拳锻炼放松的途径有哪些?

 矛盾道一 2017-07-29


       初学太极拳的人,还没有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必然是精神紧张、动作生疏、往往是顾此失彼。此时要求你“一动无有不动”、动作协调而松柔,那是难以做到的。精神紧张必然带来动作上的硬。因此,应该允许初学者有一个生疏而僵硬的初学阶段 。 这个阶段主要是动作顺序、路线和方位,弄清虚实、重心转换等。


       当初学者基本上掌握了拳架套路之后,就应该及时地加入放松的要求。同时要求从以下几个环节上锻炼,逐步做到周身放松的要求。

       一、是从正中求松。放松,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础上寻求。否则容易出现松懈、松斜,以及跪膝、突臀、晃肩等病。


       二、是从慢中求松。陈式太极拳要求快慢相间,对初练者来说,特别是在未能放松之前,要强调练慢。从慢中才能逐节检查全身各个部位放松的程度,掌握动作的要领。

       三、是从缠绕中求松。动作必须注意走顺逆缠丝的螺旋劲,从缠绕之中求放松,因为太极拳的松柔是在螺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从圆活旋转中求放松,时刻注意四肢的顺逆缠丝。


       四、是从关键部位人手,寻求节节放松。比如把松肩与坠肘、塌腕结合起来,做到节节松沉,节节贯串。

       五、是从紧中求松。太极拳要求全身各个部位松沉,必然加大下盘的支撑负担。因此,上盘中盘的松沉必须是建立在下盘稳固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锻炼低势拳架时,下盘就更加吃力。实践证明,拳走低架最有利于增强下盘的稳固,也只有下盘扎实,才更有利于腰以上各个部位的放松,同时也有利于虚腿的灵活性。从此处可以理解松与紧的辩证关条。为此,平时就要注意锻炼低

架,锻炼下盘,特别是独立步的支撑力,而为周身放松创造条件。


        六、是在发劲锻炼中求松,在练拳的第一个阶段,要练习猛打、猛甩,猛踏、猛跌,猛蹿、猛落,从中求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