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圣陆羽·下篇 皓首穷茶

 风舞三湘 2017-07-29

  陆羽对茶叶科学和中华茶文化的贡献,莫过于他的三卷《茶经》了。那么,这位当过十年童僧,进过小戏班子当“伶人”的社会弃儿,何以能写出,又是怎样写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且在古今中外产生巨大影响的《茶经》呢?这也许是广大茗饮受好者都颇为感兴趣的问题。

一、《茶经》的创作历程

  陆羽的传世科学巨著的写作过程,大约前后经历了三十年时间,分四个阶段才完成。

  第一,学茶启蒙时期。

  陆羽在其家乡——复州竟陵龙盖寺的十年童僧生活中,虽然曾道受过难以忍受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打击,但最有意义的是令其学会了烹茶的技艺。

  唐代的寺院梵宫中,僧侣们为坐禅破瞌睡,饮茶已成风习。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的《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一章里说:“《封氏闻见记》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的方法主要是不睡,又不吃晚餐,只许饮茶。从此饮茶成为风俗。”“相传陆羽著《茶经》,首创煎茶法。照《闻见记》所说,开元时禅僧已盛行饮茶,陆羽是唐德宗时人(按:陆羽生活经历了玄、肃、代、德宗四朝),又生长在寺院中,《茶经》记载贵族式饮茶法,正反映闲居无事的禅僧……过着优闲生活。”

  范文澜这段论述,恰好说明了陆羽出生后所处的生活环境,正值寺院僧侣们大兴饮茶之风的时代。

  陆羽当童僧的这段时间,正当寺院饮茶风习方兴末艾,而智积禅师则更是饮茶成癖,自然也是一位精通茶饮之道者。陆羽自幼为其侍茶,从而使他学会了做一手好茶,且更善于烹茶,在掌握火候、汤色、味香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智积只喜欢饮陆羽烹的茶。相传,在陆羽离开龙盖寺之后,智积有许多年不愿饮别人烹的茶。

  陆羽这段幼年生活经历,令他有机会经常接触茶事——买茶、烤茶、碾茶、罗茶、烹茶和饮茶。初步学到了一些茶学知识与烹茶技艺,从而令他对茶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致。但由于佛国天地的客观条件和自身的文化知识所限,他当然没有可能施展任何抱负。这也许是陆羽“舍主者而去”的动机之一吧。

  第二,初期鉴泉品茶阶段。

  陆羽在坎坷的人生征途上苦苦求索时,知遇慧眼识才的竟陵太守李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培养深造。这是陆羽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亦是他得以进入仕途,成为唐代著名才子的契机。这为陆羽后来从事茶学研究,进而研究儒学和佛学,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羽约于天宝十载(751)左右,至“安史之乱”(天宝十五载,756年)这五六年间,先后在其家乡荆楚大地,沿着汉水长江淮河流域,开始了他的茶学研究,鉴泉品茶活动。他走访过山南东西两道的峡州、襄州、荆州、衡州、金州、商州、唐州、归州;淮南的光州、舒州、蕲州、黄州等州县深山、峡谷的茶园、茶场,对茶树的生态环境,茶园的培育、管理,茶叶的采摘、焙制工艺以及制茶工具的种类、规格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

  这一时期对陆羽从事茶学活动帮助较大的第二个历史人物是崔国辅。据《唐才子传·崔国辅传》载,礼部侍郎崔国辅于天宝十一载(752)“因坐鉷近亲案,贬竟陵司马,与陆鸿渐游三岁(三载)。交谊甚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在陆羽的家乡湖北省天门市尚遗有“陆文学泉”古迹。这当为陆羽于天宝中后期在竟陵时品茶汲水之泉。

  上述文献与古迹,从客观上证实了陆羽在这一阶段,确已开始了研究茶学的实践活动,并为著述《茶经》作了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在江南考察和闭门著书阶段。

  在“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即唐肃宗至德元载(756),陆羽为避乱渡过了长江。沿长江南岸东下,对常州、湖州、越州等产茶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还曾赴今南京市栖霞山区采制野生茶叶,进行焙制试验。陆羽初到江南时与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结谊甚厚,陆羽以皇甫冉寓所为依托,到周围地区茶园、茶山进行实地考察。皇甫冉曾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篆,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亦作有《陆鸿渐采茶相遇》诗:

    千山待逋客,香若复丛生。
    采茶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寇然灯夜,相思一馨声。

  皇甫兄弟这两首诗,充分反映了陆羽在研究茶学的实践中,亲赴深山茶区,攀登悬崖峭壁,为采制野生茶叶获取第一手资料,风餐露宿,不辞艰险的生动情景。这两首情感真挚、委婉动人的诗篇,同时说明了陆羽从事的茶学事业得到了皇甫兄弟给予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以及他们之间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陆羽来到苕溪闭门著书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秋天,写成了他的前半生《自传》——《陆文学自传》。作者在《自传》里公布了自“安史之乱”起的五年间,共著书六十三篇(首)的目录清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包括了他的茶叶科学专著——三卷《茶经》。虽然还不能据此推断陆羽的《茶经》在这时已经定稿,将要付梓问世,但至少说明此时陆羽已完成了《茶经》初稿。这对探讨陆羽《茶经》究克是在什么时间最后成书的,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

  第四,修改、充实、成书阶段。

  这一阶段为公元762-774年左右,大约将近十年至十二三年时间。陆羽在上元初隐居苕溪之后,即同皎然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同时亦与湖州的高僧名士和地方长官建立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联系与交往,从而使其所从事的茶学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这一时期,陆羽以湖州为中心开展了茶学活动并为《茶经》定稿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对江南东、西两道主要产茶区之湖州、常州、苏州、杭州、越州、润州、明州、婺州、宣州等州县(其中包括他曾初步考察过的茶区)作了广泛深入的实地考察了解,并在重要的茶区如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顾渚山、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县)唐贡山等茶山种植茶园,对茶园管理、采制上品名茶进行科学实验活动。写进《茶经》里的顾渚紫笋、会稽仙茗(即今日之日铸雪芽)、杭州灵隐、天竺所产之茶(即今之西湖龙井)和宜兴阳羡茶等一批唐代名茶,大约都是陆羽在这一时期经实地考察研究、品鉴之后补入《茶经》的。

  陆羽为撰写《茶经》,以其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直接或间接地对唐代八个道、四十三个州、四十四个县茶区的茶叶生产历史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潜心研究。在《茶经》里,陆羽对唐代中期以前我国茶叶生产的历史与发展,茶树的起源、生态环境、栽培经验、制作工艺、器具使用、煮茶方法、水质选用、饮茶习俗、茶叶功效以及品评知识等都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提高和推广。

    二是,陆羽同皎然默契配合,大力倡导与推行“陆羽煎茶法”,或称之为“陆氏茶”、“文士茶”的茶礼、茶仪活动,陆羽并为此选制了与之相适应的系列配套茶器、茶具。《茶经·四之器》所列:十四件茶器、茶具,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在这一时期选制完成的。如其中大型茶器,有由陆羽亲自设计制造的煎茶风炉。这个风炉,有三足、两耳,其形状如古鼎,不仅设计精巧,上边还镌有寓意深刻的铭文与花纹图象。从风炉第三足上所铸:“圣唐灭胡明年制”的铭文上,可以判断出此风炉的铸造时间。“圣唐灭胡”是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最后平定“安史之乱”。是年正月,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在穷途末路之时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据此推测,这个风炉当在广德二年(764)铸造。

  三是,充实、修改了《茶经·七之事》的部分书稿。如,三国时吴国第四代国君孙皓,秘赐不胜酒力的臣下韦曜在饮宴中以茶代酒的故事;晋代吴兴太守陆纳主张以茶点待客,崇尚节俭之风;剡县陈务之孀妻以茶汤虔诚敬祭宅院内古坟,获得善报;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时途遇丹丘子(传说中的汉代仙人)因立茶祠相祭,终获大茗树相报等民间故事,都可能是这一时期在吴兴与会稽等地区访茶时搜集到的资料,或是于大历中在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府参预修撰、总校《韵海镜源》期间获得的文献资料,而补入《茶经》的。陆羽后来还将其中的陈务妻以茶奠古坟、虞洪采茗遇神仙等故事写进了他撰写的地方风物志《顾渚山记》(据《太平广记》所载)。

  近年来为陆羽立传的电视剧,有的写陆羽在临终奄奄一息之时,才最后完成《茶经》,这同史实有很大的出入。这里有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证:唐德宗贞元三至八年(787-792),陆羽曾赴岭南节度使李复幕府当过“从事”。其幕府所在地即今之广州。唐代当时岭南的建州、韶州等地都是产茶区。但陆羽《茶经·八之出》一章里却将建州、韶州、象州等州列入未赴实地考察过的茶区。而其中的韶州,即今临近广州之韶关。我们可以想象,一生皓首穷茶的陆羽,在广州李复幕府期间他能不去韶州茶区进行考察吗?但陆羽在《茶经》里为什么将上述茶区列入未直接考察的范围之内呢?这已清楚地说明了,在陆羽赴广州之前,他的三卷《茶经》业已付梓问世了。有的学者将《茶经》成书时间推定为770-78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唐德宗建中元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即是说,《茶经》是在陆羽人生的光辉鼎盛之期(37岁至47岁之间)完成的。

  •   ①《封氏闻见记》:唐代封演(今河北省景县人,以贡举官至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所撰,共十卷。前六卷记典章文物和风俗习惯;七、八两卷记古迹传说;末二卷记士大夫逸事,所述唐人掌故,多可补唐史之不足。

二、《茶经》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和茶学史上光辉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不夸张地说,陆羽把他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茶学和茶文化事业,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开创了茶学研究与丰富多彩、内蕴深邃的茶文化活动的新纪元。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评价陆羽的功绩时说:“茶事,竟陵子季疵言详矣。……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在联句中赞陆羽是:“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不愿)禁门闻曙漏,(只喜)顾渚入晨烟。”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一首茶诗中写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

  上述仅举唐宋时期精通茶学、热衷茶道的皮日休、梅尧臣等人对陆羽茶学历史功绩的评语,生动地说明了陆羽《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制茶工艺的日臻完善,饮茶风习在社会生活中的进一步普及,特别是伴之而来的对以咏茶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咏茶的诗、词、歌、赋、联语、绘画等——茶叶科技图书、茶陶文化、民族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产生了积极、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陆羽的《茶经》,亦伴随着中国的名茶,从唐代起就已经越出了国界,陆续被译成各国文字,传遍到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早在公元九世纪初唐宪宗时期(即日本嵯峨天皇时代),就传到日本。陆羽创造的文式茶被日本茶学界誉为“茶道天才陆羽的煎茶法”。陆羽《茶经》的成书与问世,要比日本荣西和尚在中国留学归国后,于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以日本汉字写成的日本第—部茶书——《吃茶养生记》要早四百多年。而荣西这部书却在时隔五百年之后,于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才以木刻版在京都问世。

  至于被誉为茶道天才的千利休(1522-1591,日本泉州堺港[今大阪]人。乳名田中与四郎。天正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摄政大臣丰臣秀吉下令剖腹自尽,时年71岁)所创造的、被后世概括为“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要比陆羽在唐大历年间所创造的“陆氏茶烹饮法”晚八百年左右。

  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茶经》是“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的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具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茶叶全书》并将陆羽《茶经》以英译本全文收入。

  《大英百科全书》在1928年修订时,将《茶经》全文收入。陆羽自然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名人与科学家了。

  时至茶圣陆氏诞辰一千二百六十周年的今天,后世学者还在研究陆羽的生平业绩,探讨《茶经》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古今中外茶文化的影响,不就正是说明了陆羽在世界茶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他开创的茶学事业对人类文明生活的进程所产生的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力吗?

三、陆氏茶烹饮法

  陆羽创造的陆氏茶烹饮法,同唐代中期社会的其他类型的饮茶方式有什么异同之处呢?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当时唐代的各种饮茶方式(有些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是很有意义的。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当时饮用的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在饮用方式上大体有如下几种:

  1.庵茶,亦称之为茶粥。这种饮茶方法是,将末茶例入瓶子或细口容器中,用沸水冲泡,有的还将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同茶放在同一容器中煮成茶粥。陆羽对这种饮茶方式颇不以为然,他说像这样的茶汤如“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被陆羽说成简直应该倒入沟渠里的废水一样的茶粥,相传是起源于四川与湖北之间一带地方民间,在六朝时期,四川就有些老妇卖茶粥。时至今日,湖北民间仍有将茶同姜、枣、桔皮、薄荷一起煮饮的,有的还将其制成颗粒状的袋装饮料。

  2.茶果,即以品茗和点心、糖果相结合。广见于一般地方风俗、礼仪活动之中。时至今日的各种茶话会,仍未摆脱古代茶果的原型。只是果品、糕点的品类之多、质量之高并杂以现代的各种饮料,是远胜于古人了。

  3.分茶,即是茶宴。以茶餐、茶果和品茗相结合,是古代最讲究的正统茶宴方式。茶宴始于汉代,在唐代较为盛行,经宋、元、明至清康乾时期最为盛行,特别是乾隆皇帝,常于每岁立春之日,在重华宫茶宴内廷大臣、翰林学士或宗亲,赐三清(以松实、梅花、佛手为三清)、茶及果,赋诗联句。并常以重刻淳化阁法贴、宫藏珍贵画卷、文房四宝等颁赐群臣,成为清宫内之千古韵事。

  4.清饮,即是纯粹品茶。这种茗饮方式,不复加任何茶餐、茶食果品,而非常讲究茶品、水品、茶器、客人名份及品茗的环境。并以赏花、玩月、抚琴、吟诗相结合。这种品茗方式,才能真正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创造出清逸脱俗的品茗高雅意境。

  精通茶道的唐代诗人皮日休评论说,在陆羽之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这是说以前饮茶如喝茶蔬之汤一样。陆羽在《茶经》里用了约四章的篇幅来论述煮茶、品饮方法和要求,并在其推行的茶术、茶道的实践中创造出了陆羽煎茶法,名曰“陆氏茶”。而陆羽《茶经》问世不久传入日本后,被日本茶学界称之为“天才陆羽的煎茶法”。可以说陆羽创造并大力推行的“煎茶法”(包括二十四种烹饮茶的器具的设计和制作),是中国茶史上饮茶方法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陆羽煎茶法程序大致如下:

  1.备茶:唐代所饮之茶与当今所饮之茶有很大区别。如陆羽《茶经》里所述,唐时茶大体上分粗、散、末、饼等四种。唐代末期,宫廷贡茶品类中已开始制造工艺更加精细的研膏茶了。由于唐时茶叶品类的特点,仅在备茶上就有几道工序,包括炙茶、碾茶和罗茶三项。凡饮用饼茶,在上碾之前,都要先在无异味的文火上烤炙,并注意掌握火候,勤于翻动,使之受火均匀,等茶饼烤出像蛤蟆背部一样凸起的小疙瘩,不再冒湿气,而散发出清香时为止。随将烤好的茶饼故入特定的容器中,以防止其香气散发,在冷却后即开始碾茶。继而将碾成粉末状的末茶过茶罗,使之更加精细,剔除未碾碎的粗梗、碎片,然后放入竹盒之内备用。

  2.备水:古人饮茶对水品的选择较现代人优越和讲究。煎茶以山泉水为上,江中清流水为中,井水汲取多者为下。而山泉水又以乳泉漫流者为上。并将所取之水用滤水囊过滤、澄清,去掉泥淀杂质,放在水方之中,置瓢、杓其上。

  3.生火煮水:将事先备好,宜于煎茶的木炭(或其他无异味的干枯树枝)用炭挝(小木锤)打碎,投入风炉之中点燃煮水。在此之前置交床(支架)将鍑(大口锅)固定好,注水于鍑中。

  4.调盐:当水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时为初沸,此时从盛盐盒中取少许食盐投入沸水之中。投盐之目的,在于调和茶味。

  5.投茶:当鍑边如涌泉连珠之时,为二拂(此时要从鍑中出水一瓢,以备三沸腾波鼓浪茶沫要溢出之时,救沸之用,有如煮水饺时以冷水点汤止沸),与此同时以竹夹绕沸水中心环绕搅动,以使沸水温度较为均衡。并及时将备好之末茶按与水量相应的比例投入沸水之中。

  6.育华:水三沸时,势若奔涛,鍑中茶之浮沫溢出,要随时以备好之二沸水浇点茶汤,止沸育华,保持水面上茶之精华(亦称之为“茶花”)不被溅出,但应将浮在水面上的黑色沫子除去,以保持所煎茶汤之香醇。当水再开时,茶之沫饽渐生于水面之上,如雪似花,茶香满室。

  7.分茶:茶汤中珍贵新鲜,香味浓重的部分,是鍑中煮出的头三碗,最多分五碗。若有五位客人时,可分三碗,七位客人时可酌分五碗,六人亦按五碗计。不要计较第一轮时有客未饮,只要以下锅鲜美之茶补尝就是了。

  在分茶时要注意,每碗中沫饽要匀,因沫饽是茶之精华。何谓沫饽?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陆羽在《茶经·五之煮》“凡酌”一节,对此作了精彩的描述:花,就像枣花飘浮在圆形的水面上,又像在深潭回转,或如在小州边转弯的流水面上刚出水之青萍,又像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的鱼鳞般美丽的浮云;沫,就像绿钱草浮在水边,又像菊花的花瓣,撒落在杯盘之中;饽,是把第一次煮茶沉渣再煮,水一沸腾,就又有许多的花和沫累迭起来,白花花的如积雪一样。《荈赋》(晋代杜育著)中所写的“明亮如冬灭的积雪,放光如春天的花簇”的景象,是确实有的。

  8.饮茶: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一章里强调饮茶一定要趁刚烹好“珍鲜馥烈”时来饮用。只有趁热才能品尝到茶之鲜醇而又十分浓烈的芳香。

  9.洁器:将用毕之茶器,及时洗涤净洁,收贮入特制的都篮中,以备再用。

  陆羽的煎茶法,虽然操作程序较繁复,但条理井然。在品茗时特别强调水品之选择,炙、煮茶时火之掌握,说明水与火候对引发茶之真香非常重要,而洁其器、才能毕其全功。

  茶圣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导和推行的“陆氏茶”,亦被称为“文士茶”——清饮品茗法,是对唐代社会当时其它饮茶方式、方法的扬弃。这种茗饮方式,同其它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尽管亦曾受到社会的抵制,陆羽亦曾遭到冷遇,但问世不久,即愈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士大夫阶级、文人雅士和品茗爱好者们的赞赏和效法。因为这种茗饮方式,可令饮者将以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饮中与清淡、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旨在创造出一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

  陆氏茶的诞生,不仅使社会生活中的饮茶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唐代中期以后的茶文化活动、茶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并对唐、宋以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变化,也使唐代中期以后的茶文化活动、茶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并对唐、宋以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刻、久远的影响。

  陆羽当年所创造的“陆氏茶”,虽然同我们现代生活的饮茶方式不同,但陆羽所倡导的茶文化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我国茗饮文化的发展,他在《茶经》里提倡饮茶时对茶品、水品的选择,煎茶时对火候的掌握,以及注意茶礼、茶仪,饮茶前后注意洁器,至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使生活在现代大城市的饮茶者选水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但在沏茶时,要注意按着不同茶品(绿茶、花茶、红茶或是乌龙茶等)掌握适度之水温,按壶中茶量之多少,注意茶器、茶具之整洁,以及饮茶时应注意礼仪等,无论家庭生活日常饮茶,或待客饮茶时,都是应予充分注意的。

四、中华茶文化新风的开拓者

  陆羽,不仅对中国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亦是中国茶文化一代新风的开拓者。陆羽和他的忘年好友皎然,默契配合、协力推进了唐代茶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自唐代中期以来,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探讨陆羽对茶文化的贡献时,应追溯一下唐代以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茶文学的创作情况。

  1.唐代以前中国古代茶文化概况:

  在唐代中期,陆羽《茶经》问世以前的数千年间,中国的先民们,在发现茶的功用、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创造了茶文化(包括茶陶文化)。这已载入了历史文献,留下了珍贵的篇章。陆羽正是在研究、总结、借鉴自西周、秦汉以来的一千八百年间,茶叶生产科学技术和茶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写出了他的千载传世之作三卷《茶经》。但约自公元前十一世纪以来至唐代中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较能充分反映茶文化内涵的辞赋诗文毕竟是较少的。其中重要作品有如下诸篇:

  东汉王褒的《童约》,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这是《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童约》中主人为仆人规定了诸如“提壶斟酒,洗涤杯盘,脍鱼炰鳖,园中拔蒜,贩卖脂粉,防盗捉奸”等全部的劳役与责任。其中与茶相关者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两项。这是在古文献上明确无误地见到“茶”字(按:尽管《童约》原文上的茶字还是写的“荼”字;但这个“荼”字已与也可作蓼属野菜解的“苦荼”的“荼”字作了根本区别,故后人在引用原文时,习惯上巳将“荼”字改为“茶”字了)。《童约》虽为戏作,但它说明了距今二千多年的东汉时期,茶已进入了士大夫家庭的日常生活,并作待客之茗饮。“烹茶尽具”,说明当时社会已较为崇尚茶文化,饮茶时,已十分讲究烹饮器具;“武阳买茶”,说明当时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已成为茶叶市场,同时也证明了四川是茶树原生地和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西晋文学家张孟阳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略可误”的诗句。这说明在西晋时巴蜀之茶,醇厚芳香,己享有盛誉,即是古代宫廷膳夫特制的“六清”(《周礼·天玄膳夫》中所列举的水、浆、醴、瓊、酏等六种饮料,称之为“饮用六清”),也无法与之媲美。诗句表明西晋时四川成都已经是茶叶贸易的集散地,芳香鲜爽的蜀茶,通过内陆和长江流域的水陆通道,已行销全国各城埠口岸和边疆地区了。

  这一时期的茶文学作品,自然是除晋代社育的《荈赋》莫属了: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伴同游,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杜育这篇《荈赋》,在今存的古代茶文学作品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吟咏品茗意境的上乘之作。它以徘赋形式和典雅、清新、流畅的语言,写出了结伴同游秋日茶山的文人雅士们,在茶山上采茶、制茶,到岷江中流汲取清水,就地烹茶、品茗的生动情景和优美的意境。

  此外,还有南朝宋女文学家鲍令晖作过《香茗赋》。不过现在只是存题无文了。至于陆羽在《茶经》里提到的,还有西晋左思的《娇女》诗。而诗中提到茶的只是最后两句:“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礪。”(鼎状风炉与金属烧水器具)说的是左思的两个娇女,心里急着要品饮香茗,就用嘴对着煮水的风炉吹风。另,西晋孙楚《歌》里,有“姜、桂、茶荈出巴蜀”之句,也是讲的茶产于巴蜀之地。

  上述,也许就是唐代中期以前较能反映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主要作品了。

  2.盛唐时期的茶文化:

  自公元618年大唐建国至陆羽《茶经》问世(约在唐代宗大历中至德宗建中元年,即770-780),在这一百五十年间,尤其是自唐玄宗开元以来,唐代的经济、文化己发展到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而代表盛唐文化主流的唐诗,对以咏茶为体裁的作品虽有,但少如凤毛麟角。这—时期的代表作,乃是大诗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与序文了。诗仙李白有咏“仙人掌茶诗”佳作传世,与之齐名的诗圣杜甫在《进艇》诗中亦写了全家人在江上舟中品茗的闲情逸致: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从唐初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唐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资料,还有陆羽在《茶经·乙之事》里所载与茶事相关的历代人物中的最后一位——“皇朝徐英公勣”。说的是唐太宗贞观时,被封为英国公的徐勣(亦曾被赐名为李勣),奉命修撰的《唐新修本草·木部》,载有论及茶之功效的内容。除上述之外,就未见诸于经典了。

  3.唐代茶文学创作的空前繁荣时期:

  由于陆羽《茶经》的问世,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有力地推动了能充分反映茶文化内涵的茶诗、茶赋的创作,并使之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上人是这—时期茶文学创作的旗手。皎然的茶诗、茶赋,突出而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茶文化活动的特点和咏茶文学创作的趋向。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陆羽、皎然等大力倡导茶宴,兴以茶代酒、崇尚俭德的茗饮风尚。如,皎然作《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月九日重阳节,从唐代起,就有在重阳之日插佩茱萸,登高赋诗,或相聚饮酒,以禊平安避祸之风俗。而陆羽、皎然等,在重阳相聚,兴以茶代酒之风。这可以说是上承吴主孙皓以茶代酒之说,下开吕温“三月三日茶宴”修禊之风。

  在此期间,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亦亲自参与推行以茶代酒的茶宴。并由真卿、陆士修、张荐”、李崿、崔万、皎然等作《五月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椒繁。 清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土修

  唐大历间,以皎然、陆羽、颜真卿等高僧、茶人、书圣在湖州所倡导的崇尚节俭的品茗习俗,对唐代中后期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顾况作《茶赋》,歌咏了上自君门九重天子,下至竹林草堂幽人,都崇尚茗饮之道。唐代诗人李嘉祐有《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诗。钱起有《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与赵莒茶宴》。这些茶赋茶诗,都是歌吟茶宴、茗饮之佳作。如,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探索品茗意境,是这一时期茶诗、茶赋创作的另一鲜明特色。诗僧皎然在配合茶圣陆羽大力推进茶学和烹茶技艺的同时,着意探求品茗的幽雅意境。诗僧认为品茗是高人韵事,宜伴以琴韵、花香和诗章。所以皎然在《晦夜李侍御崿宅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写道:“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初至唐代宗大历初年。诗中“墙东隐者在”之句,是隐喻茶圣陆羽此时亦在湖州。

  皎然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探求品茗意境的诗有:《顾渚行寄裴方舟》、《饮茶歌送郑容》、《对陆迅饮天日山茶因寄元居士晟》等咏茶名篇。《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路,是皎然茶诗中的代表作品: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茶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的这些咏茗佳作,多是陆羽来到吴兴同他结成“缁素忘年之交”后,以湖州为中心,在江浙地区全力推进中国茶学、茶艺、茶文化时期的作品。

  皎然和陆羽虽然于唐德宗贞元末相继辞世了,但他们所倡导和推行的茶艺、茶文化、茶文学,在其后至唐末的一百年间,仍然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繁荣时期。由于陆羽《茶经》的传世,使“天下益知饮茶矣”。在唐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上层士大夫、文人雅士中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饮茶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茶叶科学技术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伴之而来的,在唐代中后期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个以饮茶、品泉为题材的茶文学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学创作,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一批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不仅以热衷参与茶学研究和品茗活动为时尚,而且还积极投入了茶诗、茶赋的创作行列。其中有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杜牧、卢仝、韦应物、皮日休、陆龟蒙、李郢、李群玉等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以晚唐著名诗僧齐己为代表的许多高僧隐逸,也都为唐代中晚期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咏茶诗篇。

  大诗人白居易,在唐代除皎然之外,是写茶诗最多的诗人。曾作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琴茶》等若干篇词意清新优美的茶诗。皮日休、陆龟蒙两位齐名诗人,潜心研究陆羽《茶经》,精通茶道,他们各自写了《茶坞》、《茶人》、《茶笋》、《茶舍》、《茶焙》、《茶瓯》、《煮茶》等十首咏茶奉和诗,为历来嗜茶者与茶诗爱好者所乐道。而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的茶文学作品中,最脍炙人口、为人所称道的是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特别是诗中的“七碗”之句,对唐宋以来中华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确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
  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这首茶歌,是唐宋以来茶文化百花园里一株光彩夺目、芳香四溢的奇葩,大有名冠群芳之韵骨。为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与喜受茶文学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诗中的“七碗”名句被广泛地化入他人的诗词、联语之中,且常有人把卢仝的《茶歌》同陆羽的《茶经》相提并论。如云:“经称陆羽,歌托卢仝。”或曰:“陆羽著经,卢仝解渴。”这说明卢仝这首探求品茗意境、意近而旨远的茶歌,在中国茶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二是,在唐代中晚期茶文学的创作中,不少诗人写的茶诗、茶赋已突破了为咏茶而写诗的框框。诗人在咏茶的同时,也往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经历遭遇、精神寄托和社会现实生活巧妙有机地溶入诗篇,从而使读者不仅可以从这些优秀的茶诗、茶赋中学到许多茶学、茶文化知识,而且还能了解作者的身世阅历、悲欢际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风土乡情等多方面的知识。如大诗人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司马时,在九江庐山脚下结草堂闲居期间所作《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
    不及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这首情景交融、咏茶及人、情谊真挚的茶诗,是写给他的童年好友、时在蜀地任忠州刺史的李景俭的致谢诗。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可令读者了解到白居易与他的同乡李六郎中在少年时代嬉戏追随的美好时光,及至后来虽遭遇不同,又天各一方,但仍保持着亲密真挚的友谊;而从“新茗分张及病身”,“不及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等诗句看,虽犹言诗人在病中难得尝到好茶,多亏友人天涯相寄,但诗中却隐含着作者在贬谪江州司马后,身处贫病交加的窘境,从而更令读者感受到友谊乡情的珍贵。

  三是,一些能够体察民间疾苦,身为朝廷命官的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敢于切中贡茶时弊,直言陈情上谏。如,在唐德宗兴元初,时任湖州刺史的袁高,在奉诏完成修茶之后,挥毫疾书,写了—首《茶山》诗。全诗共四十句二百言。作者登临顾渚茶山修茶期间,耳闻目睹了唐皇室实行贡茶制度结广大茶农造成的深重苦难,已达到了目不忍睹的程度。如诗云:

    一夫担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不为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制造贡茶的代价己达到了“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的令人震惊程度。可是身为九重天子的皇帝仍在崇尚巡狩“周回绕天涯,所献越艰勤”。于是诗人在结句中以难以抑制的情感大声疾呼:“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而从宋、金、元、明、清以来,这一千多年间,中国茶文学的创作与茶文化的发展,依然常常体现出茶圣陆羽在唐代中期所开创的一代茶文化新风的巨大影响。这充分说明了陆羽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何其深远。陆羽所开创的茶学事业和以其毕生精力所倡导的中华茶文化精神及其卓越功勋,也许还会流传亿万斯年。

  •   ①王褒:生卒年不祥。字子渊。西汉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县)人。宣帝(公元前37-49年)时,征入都长安,与张子侨等待诏,擢为谏议大夫。善词赋。奉命往益州(古蜀国,汉置益州,即今四川或含云南部分地区)祀金马碧鸡之宝(神名)。《汉书·郊祀志》:宣帝时,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于是遣谏议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按:今云南省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二山相对。据传,即汉时祀金马碧鸡之神处,其上皆有神祠)。卒于道。所著《圣主得贤颂》、《洞箭赋》皆见《文选》,《汉书》有传。
      ②张孟阳:小传略(详见第三章《茶圣陆羽·鸿志凌云以四大才子自况》)。
      ③杜育:按本篇所引杜育、李白、杜甫、皎然、卢仝、白居易、袁高等之诗作及作者小传,均从略。详见有关资料。
      ④鲍令晖:生卒年不详(约于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世)。南翰宋东海人。女文学家。为南朝宋诗人鲍照之妹。工文词,诗歌轻巧,尤擅长于拟古。鲍照自以为才不及晋代左思,而妹之才华却远过左思妹左芬。
      ⑤孙皓(242-283):字元宗。三国时吴国第四代国君。公元264-280年在位。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天纪四年(280),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他归降称臣,封归命候。
      ⑥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诗人,郡望东平(今属山东),居洛阳(今属河南)。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顺宗永贞初,累迁至邢部郎中,后外任通州、衡州刺史等职。今存《吕和叔集》10卷。吕温同茗事相关的典故是,他曾效仿晋王羲之永和九年春“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的故事,而于某年三月三日邀诸子举行茶宴,以茶代酒,开禊饮茗之风,并作《三月三日茶宴序》,成为茗典中的千古韵事。
      ⑦颇真卿;小传略(详见《茶圣陆羽·李太守慧眼识奇才》注五)。
      ⑧陆士修:生卒年不详。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代宗大历中任苏州嘉兴尉。八年至九年(773、774)在湖州预撰《韵海镜源》,并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为《吴兴记》10卷。后官至殿中侍御史。
      ⑨张荐(774-804):字孝举。唐代诗人。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西)人。代宗大历中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尉。官至谏议大大、御史中丞、秘书监、御史大夫等。
      ⑩李崿:小传略(详见《茶圣陆羽·苕溪草堂与陆羽新宅》注四)。
      ⑾崔万: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九年在湖州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为《吴兴集》10卷。
      ⑿顾况(727?-816?):字辅翁,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唐代著名诗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曾任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下判官、大理寺司直等职。后被排挤出京,贬为饶州司户参军。后返苏州,定居茅山。《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⒀饯起(710?-782):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玄宗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曾任蓝田尉,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太清官使等。钱起诗才清逸,为大历十才子之冠,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五、遨游江湖品鉴天下名泉

  陆羽评鉴水品,是他对中国茶文化的又一卓越贡献。陆羽在天宝年间后期,几乎是在荆楚、巴蜀山谷访问茶园之同时,沿着江淮、汉水流域开始了他的鉴泉品水进程。在“安史之乱”以前的数年间,他曾先后品评过峡州扇子山蛤蟆泉、归州玉虚洞香溪水、金州汉水上游中零水、商州武关西洛水、柏岩县淮水源头水以及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和招贤寺下方潭水等名泉。在“安史之乱”以后,陆羽来到江南,继续在长江两岸的扬州、苏州、无锡、丹阳、吴松等地进行了品泉活动。并且先后在其家乡竟陵、苏州虎丘和信州上饶等地开凿了清泉,这些甘泉,被后人称之为“陆羽泉”或“陆子泉”。

  陆羽根据他多年来的品泉经验,在《茶经》的《五之煮》与《六之饮》两章里都把饮茶对水品的选择和水品优劣对茶品的影响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选水标准,明确了注意事项。在烹茶选水时:“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也,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霜郊以前,或潜龙(指蟒蛇之类)蓄毒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陆羽又特别提请汲水者注意“飞湍壅潦非水也”。

  《茶经》里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烹茶选择水源时,以山泉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较差。饮用泉水时,应选用从钟乳石之间渗流而出,且经石池澄清,缓流漫溢的乳白色泉水为最佳;至于瀑涌的喷泉水急流湍漱的山涧水,都应慎食用,如长期饮此水,会导致颈部疾病。另外,山谷中多支流泉溪水汇成的死潭水,因其只能澄清和徐缓外泄渗透,所以自炎热的盛夏到严霜普降的寒冬到来之前,可能有蛇蟒之类的动物遗毒其间,如要饮用这种水,可以先挖开导流水口,让久蓄不动的恶水流走,可使新的山泉水得以细细流动,这样方可汲取其水煮茶喝。

  陆羽对他的访茶品泉活动,曾在同耿湋的联句中这样写道:“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皎然上人曾在访问陆羽不遇的诗中写道:“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这些诗句生动地说明了陆羽把访茶品泉视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已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因而被后人称之为“茶颠”。宋代品泉大师苏东坡在《次韵江晦叔呈器之》诗中有曰:“归来又见颠茶陆,多病仍逢止酒陶。”

  陆羽曾著有《煮茶记》(亦称之《水品》篇)已无传本。今见诸于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所列陆羽品评过的江、淮、井、泉及雪水共二十品: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
    庐州龙池山头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岩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陆羽说:“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知之也。夫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其器全其功也。”

  陆羽上述《煮茶记》,是张又新于唐元和九年(814)春受命九江刺史的赴任途中,于荐福寺从一楚地僧人手中所得。水品中还记载了陆羽与李季卿烹茶品扬子江南零水的逸事。其时是在陆羽辞世十年之后。

  自唐、宋、明、清以来,不少著名的水品学者和品泉高手,对陆羽的《水品》之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有效法者躬临天下诸多名泉佳水,品泉试茶,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对陆羽在《茶经》(《五之煮》、《六之饮》)里对煎茶水品的选择标准,学者们较少提出异议,而对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所记的陆羽《煮茶记》所列二十水品,颇有持异议者。宋代主要持反对意见的是精通茶学的品泉高手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提出:《水品》所列天台山与庐山等地的瀑布水与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其瀑涌湍漱勿食也”的论点相对立,所以疑《水品》为托名之作。

  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如,同是宋代的茶道大师苏轼,却对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的庐山康王谷帘泉赋诗赞曰:“此山此水俱第一”、“谷帘自古珍泉”。他在晚年撰写的《寄周安孺茶》一诗中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子咤中泠泉,次乃康王谷。蟆碚顷曾尝,瓶罂走童仆。”而另一位品泉家、南宋诗人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八月在《入蜀记》中写道:“七日往庐山。……十日史志道饷谷帘水数器,其绝品也。甘腴清冷,具备众美。前辈(按,此似指欧阳修)或指《水品》以为不可信。《水品》固不必尽当,然谷帘卓然,非惠山所及,则亦不可诬也。水在庐山景德观。”

  •   ①张又新:生卒年不详。字孔昭。泽州陆深(今河北深县西)人。初为京兆解头(解元,乡试第一名),继为进士状头(唐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再为宏词科敕头(元和十二年,817),时号“张三头”。曾官祠部员外郎、江州刺史等。因与朝中案件相关,曾两次贬官。善为诗,喜品泉。“恨在陆羽之后”(《唐才子传·张又新传》评语)。著《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等行于世。

六、陆羽品泉对茶文化的影响

  陆羽的品水篇《煮茶记》,自唐宋以来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了热衷品茶鉴水者的浓厚兴趣。在唐代紧步其后尘者有刘伯刍和张又新。张又新在《煎茶水记》开篇即曰:

  “故邢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者凡七等: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寺石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刘伯刍所鉴水七品,均在随羽二十水品之内。但除无锡惠山寺石泉水亦被刘评为“天下第二泉”之外,其余所评之六品之次第,同陆羽的颇有不同。被陆羽列入七品的扬子江南零水,刘伯刍将其评为七品之首位。从唐代起镇江金山寺南零水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其余五品均较陆羽所评之水质(品位)为佳。如吴松江水,从十六位晋到第六位。至于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名泉”的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在刘氏的鉴水中根本未入品。庐山水帘水在宋代还颇有盛名,在苏轼的茶诗中称其为“谷帘自古珍泉”。南宋陆游亦曾到庐山品鉴过水帘水。在茶诗中有“谷帘试水忆西游”之句。

  张又新,亦是唐代的嗜茶者之一。他对陆羽在茶学上的成就和名望,是既赞誉而又有些妒忌。他曾说:“恨在陆羽之后。”(语出《唐才子传·张又新传》)于是,张又新继陆羽、刘伯刍之后也进行了鉴泉品茶活动。说他对刘伯刍品评过的七等名泉佳水,都俱盛瓶于舟中,逐一品尝比较“诚如其说也”。在《煎茶水记》里记载了他的一些品水记录和对水品的一些独到见解。如云:“客有熟两浙(按:唐时对浙西、浙东方镇之称谓)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文。及刺永嘉,过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辈用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又愈于扬子南零水殊远。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水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说诚信矣。夫显理鉴物,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张又新之言极是,神州疆土广袤,天下之大,古人之足迹岂能尽涉?中华锦秀山川,名泉佳水之众,古人焉能尽皆品鉴?

  张又新又针对传说陆羽能鉴别出江岸之水与扬子南陵南零水一事说:“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渑,此言必不可判也。万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精研,因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勤勉,故记之。”张又新品水之说,颇具哲理,细细领略,令人获益匪浅。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于元和十年(815)被贬谪江州司马,在九江闲居时,曾仿效陆羽在信州上饶故事,于庐山脚下结草堂,种茶园,凿清泉,度过一段隐士般的田园闲适生活。在其《新居题东壁》诗里,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润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独幽。
    最是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线阶流。

  宋代苏轼、陆游等品茶高手,更是步唐人之后尘,身携名茶和烹茶器具,登涉名山大川,访问古泉佳水,随处烹茗煎茶品鉴,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苏轼是精通茶道的鉴泉品茶大师,在他的许多茶诗中是咏汲水品泉的。如在《汲江煎茶》有“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台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公江入夜瓶”的名句。而苏轼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真可谓是歌吟茶泉的千古绝唱了。

  南宋诗人陆游,更是沿着古人的足迹,沿着长江两岸寻泉品水。他先后到过九江庐山、西陵峡下游北岸“三游洞”和峡州扇子山等名山大川,访水品泉。诗人在《蛤蟆碚》品泉诗中咏道: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
    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
    啮雪饮冰疑换骨,掏珠弄玉可忘年。
    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开船。

  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墨客也都登临过当年陆羽首先品鉴并评为“天下第四泉”的峡州扇子山蛤蟆碚品泉赋诗。

  明代热衷于煮泉品水者,有钱塘田艺衡(又称崇衡)和吴兴徐献忠(字长谷,自号九灵山长)。田艺衡在为徐献忠《水品全秩》作序时说:“余尝著《煮泉小品》,其取裁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每阅一过则尘吻生津,自谓可以忘渴也。近游吴兴会伯臣,示《水品》,其旨契余者十有三,缅视又新永叔诸篇,更入神矣。……况斯地茶泉双绝,且桑苎翁(陆羽)作之于前;长谷翁(徐献忠)述之于后,岂偶然耶?携归并梓之,以完泉史。嘉靖甲寅(1554)秋七月七日。”

  《水品全秩》以陆羽《茶经》选水标准与《煮茶记》二十水品为经纬,分上下两卷。卷上又分:“一源;二清;三流;四甘;五寒;六品;七杂说。”对井、泉、潭、瀑、池、洞、江、淮,以及雪、雨、冰、露等诸多水品的源、流、清、甘、寒及泉池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等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评论。卷下所列各地井泉水品有:

    上池水(包括雪、雨、冰、露);
    玉井(指产玉石处之井水,认为久服可令人长生、仙异);
    南阳郦县北潭水;
    金陵八功德水(具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疴);
    句曲喜客泉;
    王屋山玉泉圣水;
    泰山诸泉(玉女泉、王母池、白龙地、醴泉等四品);
    华山凉水泉;
    终南山澂源池;
    京师西山玉泉(含京师西山香山寺甘露泉);
    偃师甘露泉;
    林虑山水帘;
    苏门山百泉;
    济南诸泉(论及趵突、珍珠、杜康诸泉);
    庐山康王谷水;
    扬子江中泠水;
    无锡惠山泉;
    归州喷雾崖瀑;
    万县西山包泉(谓其可与惠山二泉媲美。张縯诗云:“更挹岩泉分茗碗,旧游仿佛记孤山。”);
    云阳县天师泉(甘、洁、清、冽);
    盐亭县贡载山飞龙泉(极甘美);
    遂宁县灵泉;
    雁荡山龙鼻泉;
    天目山潭水;
    吴兴白云泉(谓其泉水清泠可爱,用其煎茶,茶色不变);
    吴兴杼山珍珠泉;
    顾渚金沙泉;
    碧琳池(在吴兴弁山太阳瑦[音乌,象玉的石];
    四明山雪窦上岩水(尤其中第三潭水清沚芳洁,远胜天台千丈岩瀑水和庐山康王谷帘泉);
    天台桐柏宫水(水甘冽入品);
    黄岩灵谷寺香泉(水甘冽而香,人有名为圣泉者);
    麻姑山神功泉(其水清冽甘美,石中乳液也);
    黄岩铁筛泉;
    乐清县沐箫泉;
    福州闽越王南台山泉;
    桐庐严(子陵)濑水(用之烹茶极佳也);
    姑苏七宝泉;
    宜兴洞水;
    南岳铜官山卓锡泉;
    华亭五色泉;
    丹阳观音寺、扬州大明寺水,俱入处士(陆羽)水品;
    金山寒穴泉(松江治南海中之金山,其泉水可与惠山二泉媲美,宋王安石《和唐令寒泉诗》有云:“山风吹更寒山月,相与清今金山瀹。”)。

  上述《水品全秩》卷下所列天下诸名泉佳水四十余品,并非是按递次排列,而是对每一井泉水品作出具体分析比较,其中除间接获取的资料外,多为作者实地品鉴的结果。可以说这是自唐宋以来,迄明嘉靖年间品泉的上乘之作。是对陆羽《茶经》选水标难及《煮茶记》作出了肯定的评价,或提出了颇有见解的补充和修正。如《水品全秩》中有九处提到了陆羽当年鉴水品泉活动,对《茶经》选水标准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但该书作者认为:“陆处士品水据其所尝试者二十水尔,非为天下佳泉水尽于此也。然其论固有失得。”对二十水品中的十一处井泉作了具体考察,完全肯定了惠山泉、金山中泠泉、桐庐严陵滩水、丹阳观音井水、扬州大明寺水仍属天下名泉佳水。同时也认为吴(松)江水、天台山千丈岩瀑和庐山康王谷帘泉水质欠佳。而对另外九处井泉末作具体考评。

  《水品全秩》认为陆羽和李季卿品泉故事所说的陆羽可鉴扬子江南零水与江岸水区别是可信的:“昔人且能辨建业城下水,况零岸故清浊易辩。此非诞也。”并对宋代欧阳修之所以对此持否定意见是“欧阳《大明水记》直病之不甚详悟尔”。

  清代乾隆皇帝,则更是一位嗜茶者和品泉大家。在古代帝君之中,尝遍天下名茶者,可能不乏其人。但实地品鉴天下名泉者,可能除乾隆帝,他人莫属了。乾隆对天下诸多名泉佳水作过深入的研究和品评,并有其独到的品鉴方法,对水质的清、甘、洁、轻等作出过全面比较。还以特制的银斗,衡量各地之水,除清、甘、洁三项之外,以其轻者为上。对诸泉佳水他经过多次品鉴之后,钦定北京玉泉山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并撰写了《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刻石立碑,以留千载。

  乾隆鉴水,自然是从嗜茶而发,他不仅平时在京城宫中常以玉泉水饮茶,而且出京巡幸江南之时,亦常常携带玉泉水,去同当地名泉佳水作比较,以玉泉水与江南之水分别烹江南之茶,品尝鉴别,以为韵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谕旨:'朕明巡幸江浙,沿途所用清茶水,著将静明园泉水预备应用。’”静明园,清康熙年间所建,在玉泉山之阳,初名为“澄心园”。乾隆说的“静明园泉水”即指被其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玉泉水。

  乾隆亦将天下名泉列为七品,其次第是:

    京师玉泉之水第一,斗重一两;
    寨上伊逊之水第二,斗重一两;
    济南珍珠泉第三,斗重一两二厘;
    扬子江金山泉第四,斗重一两三厘;
    无锡惠山泉第五,斗重一两四厘;
    杭州虎跑泉第六,斗重一两四厘;
    平山泉第六,斗重一两六厘;
    清凉山、白沙、虎丘及西山之碧云寺泉水第七,各重玉泉一分。

  乾隆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在作了上述品第比较之后说:“然则,更无轻于玉泉者?曰:有!雪水也;尝收积素而烹之,轻于玉泉斗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   ①刘伯刍:生卒年不详。字素芝。河南伊阙(今河南伊川县境)人。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曾诏拜右补阙,迁主客员外郎、刑部侍郎等职。卒赠工部尚书。伯刍善谈精博,风度高严。嗜茶,曾作较水七品之论。
      ②淄渑:二水名,都在山东省境内。淄水今名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今淄博市)东,北上合小清河出海。渑水,源出临淄县西北,流至博兴东南注入时水,此下时水通称渑水,久堙。相传,淄渑二水味异,合则难辨,唯春秋齐(国)桓公臣易牙能辨之。后以“淄渑”比喻合则难辨的事物。《乐府诗集》三二南朝粱沈约《君子行》:“良御感燕楚,妙察乱渑淄。”

 编著:舒玉杰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