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志调摄与养生

 369蓝田书院 2017-07-29


说到养生,总离不开饮食、起居、运动与情志调摄。中医在归纳疾病的病因时,也将“内伤七情”作为疾病的三大病因之一,可见情志调摄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先来分享个小案例:


2010年夏天,门诊遇到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进门时裹里三层、外三层,长衣、长裤、帽子、眼镜、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患者进门时依然在瑟瑟发抖。问诊时得知,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胰头肿物,但医生并不予明确答复,总说观察。患者为此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但都仅给出“观察”的结论。因患者的舅舅因胰腺癌去世,患者为此极为恐惧,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但仍不死心,就想找个医生给个明确的答案,到底自己还能活多久。因情绪的低沉与失措,患者辞去了工作,拒绝了交际,长年在家与医院两点间移动,逐渐出现懒言、疲乏、面色青黄、夜寐不安、畏寒等症状。问及患者对胰腺癌的认识,患者答到:“活不过半年!当时舅舅得胰腺癌的时候,医生说了,胰腺癌的病人大多发现就是晚期,存活时间很短。”于是我笑到:“你从发现肿物到现在,跑医院都跑了两年了,按你自己的说法,如果真是胰腺癌,岂不是已经死过好几遍了?哪还能这样活蹦乱跳地跑我这里来看病?”患者听完瞬间愣住了,紧接着嚎啕大哭。后来经过1个月的药物、饮食、生活、运动等综合调整,患者基本康复。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情志致病的案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有:“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离,其气散;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 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种情志都会导致人体气机的变化,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而引发疾病。像上述这位患者,因恐惧而伤气,因思虑而气结,久而久之,气血亏虚、气机郁结,就引发了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由此可见,情志的变化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但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情志的波动可谓在所难免,怎么能减少情志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域”,在这个域的范围内出现的情志变化,身体大多可以自我调节。但当情志突然变化过度或是不断累积,超越了人体能调节的范围,就对身体产生了负面影响,引发了疾病。因此,调摄情志,疏解情绪就显得很重要。


这里我说的是调摄情志而非压抑情志。比如我们常说的春季养生要“制怒”的问题,说的正是调摄。压抑情志并不能有效地减轻情志对人体的影响,反而可能形成“爆炸效应”,造成疾病在压缩的过程中反弹,最终某些因素引动,从而爆发。调摄情志则是通过接受、疏导、发散、积极应对等方式使得过激的情绪变化变得相对平和,最终可以被人体自我调节。





在七情当中,喜、怒、恐、惊相对作用时间短,多引起突发的疾病,如晕厥、失眠、二便失禁等;而忧、思、悲是自古以来女性最易出现的情绪变化,当然在现今社会已经不分性别,此类情绪相对持续时间长,最容易导致气机郁闭不畅,以至气血生化无源、消耗过度、瘀滞不畅,从而导致如胸闷胁痛、失眠多梦、脘腹不适、食欲不振、月经失调等问题。在日常门诊时,很多患者的疾病都有明确的情志诱因,比如突发的失眠、血压忽然升高、胃肠道疾患等。当我们自己认识到患病前有明确的情志诱因时,或是经过医生提示需要调摄情志时,一定要积极审视一下自身的情绪状态,对过激的情绪着重进行调整,积极的去接纳、疏导、发散,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气机逐渐舒畅,气血恢复通畅时,很多疾患可以自行缓解消除,问题较为严重的时候,情志调摄配合各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疗效也会事半功倍。


但亡羊补牢并不是最终的办法,毕竟疾病会给身体带来损伤,给人们带来痛苦。真正的王道当未雨绸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疾病预防”、“治未病”。因此,平素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情志调摄,让人体气血平和、气机通畅、阴平调和,自然病不侵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