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易引起药疹的药物

 不忘初心mcwdv5 2017-07-29

 

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就叫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任何药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的可能,但不同种类的药物引起的药疹的危险性不同。

 

引起药疹的药物多见于碘胺类药、止痛退热、抗菌素、安眠药等。首次用药者,多在药后5-10天发病重复用药者,常在1天内发病。药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少见的有剥脱性皮炎(立即停药,可致死)。

 

1
各种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氯霉素、氟康唑、磺胺类、呋喃唑酮(痢特灵)、异烟肼(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

 

2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3
镇静催眠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4
血清制剂、疫苗

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5
中药

葛根、天花粉、丹参;中成药:六神丸、云南白药等;还有汞剂、砷剂等。

 

不同种类的药物引起的药疹的危险性不同。那么,药物性皮炎有哪些危害?

 

药疹并发的肝损害,常易被诊为麻疹和传染性单核细胞性增多症的肝脏并发症;药疹的肾损害也可被误认为是猩红热导致的蛋白尿。

 

药疹常呈对称性,多伴有瘙痒,皮损常可见到渗出现象或血管性水肿、靶型改变等。对于药疹患者应该查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肝功能,以明确有无骨髓抑制、肝功损害等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患过药疹的病人,需将过敏药物记录下来,医生在用药前也记得询问病史,避免再用类似药物,这样才能杜绝再次发生药疹。

 

来源:天纵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