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 | 李 燕:这样的语文“变了味”

 凌之梅 2017-07-30





这样的语文“变了味”


李  燕



“变味语文”之———隔靴搔痒



         课改之初,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课改十年之后,冷静下来的老师开始反思,开始重新审视语文“工具性”的学科特点。因此,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开始不光关注和研究作者的表达内容,即他“说了什么”;还关注和研究作者是怎么组织表达的,即他是“怎么说”的,并且日益意识到后者的重要性,试图用这样的方式烹出自己语文课堂上浓浓的“语文味”。

         于是,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上,老师最喜欢这样板书:“选择典型事例”“运用修辞手法”……这些貌似专业实则随意的“鉴赏型”词汇,被语文老师当作亮点,高悬于黑板之上。老师认为自己最“语文”的课堂语言是:“看,课文就是通过这些反问句,表达了……”“瞧,作者抓住了这些细节,写出了……”———每每写到此、说到此,上课的老师为自己的语文课“语文”得如此到位而洋洋自得,听课的老师也为找到了“语文味”的点如获至宝、随即记录在案———只有学生,依然一知半解、稀里糊涂。

         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不是数学公式,只需理解、背诵便可自如运用。它可以从阅读中体悟,但必须在实践中习得。正如江苏教育学院徐建成教授所言:“语文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犹如驾驶培训,必须通过驾驶实践,不断体验,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技艺。否则,只能是一种生吞活剥的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语文老师企图用一两句总结语“点透玄机”、用一两处板书“指点迷津”,无疑是自作多情、隔靴搔痒。

         指向“表达”的语文课堂必须真刀真枪、趁热打铁地现场操练。

         《安塞腰鼓》,通篇的排比句恐怕像那急促的鼓点一样震慑住每一个读它的人。无疑,带领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火烈壮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情感内容,但是,让学生体会并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绝对是这一堂课的“独当之任”。如何“言意兼得”?有人选择用诵读的方式,我不同意———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播音员的朗诵功底,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用瓮声瓮气的学生腔,只会破坏它的美。

         思考之后, 我选择的方式是———“仿”。每一处排比,品读之后,必当仿之效之,在仿效之中走近安塞腰鼓,感受修辞的魅力。

         第一处:

         出示:

         ______一样,是喧腾的鼓声;

         ______一样,是飞扬的尘土;

         ______一样,是跃动的身影;

         ______一样,是激情的笑容

         ……

         略加思索之后,学生纷纷举手:

         生:雷鸣一样,是喧腾的鼓声。

         生:硝烟一样,是飞扬的尘土。

         生:闪电一样,是跃动的身影。

         生:阳光一样,是激情的笑容。

         ……

         第二处:

         教师抛砖引玉,学生冲口而出:

         师:这腰鼓,使暗淡的眼睛顿时变得———

         生齐:明亮了;

         师: 使平静的心湖顿时变得———

         生齐:激荡了;

         师: 使舒缓的语调顿时变得———

         生齐:激扬了;

         师: 使枯竭的灵感顿时变得———

         小小争论之后,生齐:丰盈了!

         第三处:

        出示: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______,______ 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学生小组合作,激烈讨论、笔走龙蛇。师巡视指导。数分钟过后:

         生: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生: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神州大地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生: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飘荡着白云的天空之中,天空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生: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里,宇宙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

隆隆,隆隆!  这三处,有仿说,有仿写。比喻的传神、对比的鲜活,全部揉搓在这排比句式之中,既习了“言”,又悟了“意”,言意兼得。

         拒绝隔靴搔痒,呼唤现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学语文。



“变味语文”之———画地为牢



         课改之初,非理智的“大语文”造成的“非语文”“泛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弥漫和盛行;到如今,语文老师们开始平心静气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内容,认真地给它做减法。但由于矫枉过正,于是,在很多课堂上,“语文味”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圈,一旦进去便不敢越雷池半步。近阶段,恐怕语文老师最惧怕的评价就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成了语文老师头上的紧箍咒:紧扣文本、抓住文本、依托文本……此外,便不敢多思辨,怕被认为成了“思品课”,三言两语,浅尝辄止;不敢多拓展,怕成为“科学课”“历史课”“音乐欣赏课”……面对学生充满疑问的眼睛,一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挡回了所有求知的目光。

         最近,听一位青年教师上《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深有感触。这位老师的教法与众不同。课前,学生带来了《拓展阅读》以及其他参考材料。课堂上,老师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通过查阅课外书、和同伴交流之后,还有什么不明白?随后安排大堂讨论。讨论中,学生提到了如下问题:

         一、课文中说人类“仿照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特点等制造除了许多新式飞机”,那么这些昆虫分别有什么飞行特点,人类又因此造出了什么样的新式飞机呢?

         二、“流线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蜻蜓的厚斑点为什么可以

防震,后来飞机又是怎么改进的?

     学生提完问题,老师安排同学们再查阅、再讨论,互相帮助解答。有学生拿出课外的资料来,边读边努力地解释;有同学自告奋勇上来画“流线体”;有同学补充看到的电视汽车广告,根据广告说说自己怎么理解流线体外形……随后,老师也把自己搜集来的图片和文字跟大家交流。这一环节用去较多的时间。

         此时,听课老师纷纷质疑:“上成‘科学课’了。”“课堂中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语文味缺失了。”……这无疑是狭隘语文观在作祟。

         语文是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听说读写练、字词句段篇。从这一段时间的学生活动来看,他们正是在进行着最生动有效的听说读的实践。学生们根据疑惑寻找资料、同伴讨论,并不是口说无凭的天方夜谭,而是在利用他们身边现有的资料完成者检索、对照、重组等一系列高难度的语文活动。同时,这是一篇说明文,如果课堂上飘满拿腔拿调的朗朗读书声,这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如果教师可以由这一篇文章,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情,实在是功德无量。反之,假使老师面对所有除文字之外的学生的问题,都用“课外自己去查查资料”来搪塞,语文将走入一条死胡同。曾有学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习的重点将不再是知识的理解与体验,而是知识与信息的检索、选择与应用。尤其对于这类比较特殊的文章———科普类说明文,即王荣生教授所谓的“用件”,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非常“语文”。

         因此,语文味并不囿于一个文本、一种学习模式,语文味应该是宽厚的、开放的,只要是学生在从事对他们童年有益的立足于语言文字实践的活动,我们都是应该肯定与鼓励的。


“变味语文”之———欲语还休



         既然“语文味”就是老老实实地字词句段篇,扎扎实实地听说读写练,于是,打着“简约”的旗号,一种所谓“洗净铅华”的语文课出炉了。教师,为了表现自己沉下心来的“语文味”,整个教学流程“不枝不蔓”,尤其是课堂语言,“干干净净”,没有一句所谓的“废话”,“字字珠玑”。语文老师,逐渐效仿数学来了:条理清晰、指向明确、表达简明,不敢抒情、不敢言论,怕“冲淡”了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氛围。

         文本是死的语文,教师是活的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情一思,一定能濡染学生,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只有语文教师用全部情感去浇铸“语文味”的美学境界,自己做一个语文味十足的人,才能彰显出语文的魅力。你无法想象,一个寡淡无味的老师,能够“熏陶”出如何情思涌动的学生。很难忘记窦桂梅老师上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情景,她从《好汉歌》唱起,带着学生们说着、演着,用巧思和激情,真诚地为他们掀开《水浒传》的书角。她带着充满魅力的语文,征服了孩子们的心。“诗意语文”的掌舵人王崧舟,每堂课都是一件艺术品,那诗性的语言、那唯美的意境,总是让听课之人如痴如醉。每次听完课,老师、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哇,原来这篇文章那么美!原来语文那么美!原来读书那么美!”———虽然两位名师的“过度拔高”、“强势控制”曾遭诟病,但不可否认,坐在他们课堂里的学生,整日里听着、赏着,没有理由不喜欢与文字做伴;整日地熏着、染着,没有理由不领悟点儿表达的“秘妙”。也很难否认,如果我们语文老师也能这样口吐莲花、满腹经纶,语文课,该是学生们多么向往的天堂啊!

         因此,语文老师应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丰厚自己的文学底蕴,让你的表达充满“语文味”,一张嘴、一动笔,都有不同于人的独特美。留下些美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吧,至少,也给他们童年的语文课堂,留下一片风和日丽的回忆。

         教师,就是“语文味”的代言人。

         换个角度审视“语文味”,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换个方式实践“语文味”,我们会迈开另一种行走的步伐。

         让我们一起,行走在追求“语文味”的路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2年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