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 | 曹海永:思维是可以“引爆”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散记

 凌之梅 2017-07-30



思维是可以“引爆”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散记


曹海永


        我一直喜欢罗丹,我以为其塑造的“思想者”是永远的、最美的神。所以,我也一直努力地做“罗丹”式的小学语文老师,试图在一个个时间的流动中,凝聚更多的思想瞬间,打造更多有思想的儿童。我一直认为语文学科是启迪思维、发展思维最为重要的阵地,我也不止一次地梦想过思维“引爆”的绚烂景象。

        今天的课堂,我再一次如愿以偿,直到写下文章的此刻,我仍然流连忘返,陶醉不已。虽然下课的铃声早就不合时宜地响过,虽然搭班的朱老师也已经亭亭而立在教室门口,可是,我和我的 47 个孩子依然满怀着求索的激情,徜徉在文字的世界,激荡着思想的火花。下面不妨让我们重温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我和孩子们认真而细致地品读着《天游峰的扫路人》,找寻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特色,从对话描写到景物描写到外貌描写,从铺垫到衬托到伏笔,孩子们的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惊喜。原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课文,竟然有这么多风景在前头,我不禁为孩子们主动而旺盛的学习力所折服、赞叹。可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用什么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写作奥妙的深度挖掘,进而引发学生更大的思想风暴呢?教学要有新追求,因为六年级的孩子其实完全有这个实力,关键是能不能实现潜能的“引爆”啊!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学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但绝不是一种挖空心思的“穷想”,思维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于是,我结合备课时对文本的解读,引导着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疑问,绝不是初读课文时迎合老师的“假疑问”、无的放矢的“虚疑问”,而是学生在经历了多轮与文字亲密接触后产生的“真问题”。当然,敢于在公开课上安排这样一个环节,还是需要一点教学勇气的,万一学生的问题我也答不出来,或者我也不能引导学生答出来,那可就“糗”大了。对此,我已经做好了“惨死”一回的准备,大不了我就告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然而,教学的进展并不让人乐观。学生们提出来一个又一个问题,可是又被互相否定了。比如:老人为什么引我进他的小屋?已是傍晚时分我为什么还不回去?第七自然段的“暮色中”与第八自然段的“淡淡的星光”是否矛盾?……问题似乎还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似乎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不妨“露一手”——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抛出了我预设的一个问题:作者写扫路人的外貌,一开始就用了“精瘦”一词,说老人又瘦又有精神,才见第一面就下此结论是不是为时尚早?学生们联系上下文很快有了答案,比如:从他扫地传来的“哗——哗——”的声音可以听出老人“有精神”;从“颇有节奏”中可以感受到老人“有精神”,扫地还能扫出节奏的美感;作者已经到了老人眼前,已经看清了,完全可以用“精瘦”;还有联系下文“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既明白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也进一步体会了老人“精瘦”的特点。

        随后,学生的提问似乎走上道了!学生熊雨新对作者的用词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质疑,既然是“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那就应该是桥梁,为什么不说“茶,很热,很香,仿佛一座桥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呢?”小熊的问题引来一阵热议。有同学觉得桥梁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很生硬,而一杯很热很香的浓茶带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美好的。还有同学说:“正因为是暖流,所以才能很快沟通我们俩的心灵,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可是又有眼尖的学生提出:“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很热”“很香”这是词语与词语的并列,应该用顿号,怎么作者用了逗号呢?是不是教材编写有误?”敢于质疑权威,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喜。可是很快就有学生指出,这句话写的是作者在喝茶、品茶,应该是慢慢地品味的,所以作者的标点运用是独具匠心的,本来就是茶很热很香,但是,作者把“茶”“很热”“很香”分别用逗号隔开,就是想表示一种品茶的过程,让人读了好像看到了作者喝茶时的神态、举止、赞叹等。此处的讨论围绕一个比喻,围绕三个逗号而展开,紧扣语言文字,联系生活体验,顿时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踩”着熊雨新的“肩膀”,又一只手高高举起,那是徐宇龙——一个平时最爱争分夺秒、抢做作业的男孩。这会儿他忽闪忽闪着小眼睛,激动地说:“我认为课文最后一句话是有问题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怎么可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多好的一个问题啊,又是抓住了作者的语言文字,而且这是我备课时发现的一个最大问题。我忍不住在心里为他叫好,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共鸣,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这儿有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啊!我耐着性子,让学生把这句话反复读了几遍。终于学生们有了同感,是呀,就算老人的笑声再响亮,也不可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啊!有人说,也许是作者对老人的笑声印象特别深刻,记忆格外鲜活,所以这一路上总是感觉有笑声的陪伴。也有学生觉得,这里的笑声并不是指真正的笑声,而是说老人与我三次对话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伴随我回到住地。甚至还有学生觉得,原文还可以再进一步,改成“一直陪伴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我有一种预感,课堂将会迎来思维的“高峰体验”。

        果然,又一只小手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那是黄明远。小黄同学平时没少制造麻烦,他会不会提出令人纠结的问题呢?我还真有些“忐忑”。“我的问题是从作者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而产生的。”这里有问题吗?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我的问题是写人离不开外貌描写,可是作者要表现老人的精神,为什么不把两次外貌描写合并在一起呢?合在一起,不是更集中、更有冲击力吗?”是呀,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充满思维含金量的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忍不住上前同他握手,小家伙的手有些冰凉,脸蛋却红得发黑——看得出很是激动。接下去的讨论交流相当热烈——佘天仪说:“分开写是有道理的,这样我和老人的第二次对话就不显得唐突了。正因为有了仔细地打量,我才会问‘您老有 60 岁了吧!’”这是从课文的段落衔接上思考的。而杨志凌,那个六(5)班的“巨人”,则联系生活常识谈出了自己的想法,让人啧啧赞叹。在他看来,一个正常人刚刚见到一个人,是不会仔细打量的,否则就不符合常理了,所以把后面的外貌描写提前就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还有学生(记不得是谁了)则从课文理解的高度,提出这样分开描写老人的外貌恰恰说明我对老人的了解正在逐渐深入,我对老人的敬佩也愈发强烈。正是因为老人与我关于累不累的对话交流,让我对老人的敬意油然而生,所以我才会“借着淡淡的星光,仔细打量了他”。

        至此,我由衷地感觉到一种无上的光荣和成就。我以为,我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了美妙的 40 分钟。在过去的 40 分钟,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教室,忘记了身份,但是我们却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借助文字,运用思维,我们完成了一次次的语文“登山”运动。由此,我想说:“老师,你想得有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我更想说:“老师,你想得有多远,孩子就能走得更远!”我甚至还想说:“老师,其实你什么都可以不想,只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就一定能永远走得比你远!”

        老师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你的期待有多高,学生就能有多大的创造性。为了语文课对学生有更大的诱惑,也为了语文课存在的必要,让我们一起“引爆”学生的思维。“引爆”的工作其实很轻松,就是让学生的嘴巴说起来,让课文的文字活起来,让思维的翅膀飞起来;“引爆”的工作其实是需要小心翼翼的,我们得细心地观察课堂的进展,及时地发现思维的闪光点,巧妙地加以引导;“引爆”的工作其实也很刺激,也许学生在争鸣中永远没有共鸣,也许争鸣还会引发争吵,也许课堂会因此而乱得不可开交;当然,“引爆”也是最让人陶醉的,因为这一刻学生们会真正意识到“我是站立的思想者”。

        而当一个个“思想者”进行深入的精神聚会的时候,我坚信:那一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学习大美、人间最美!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