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丨矫正盲目比较,明确自我定位:例谈如何疏导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

 凌之梅 2017-07-30

那天,小雨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从班主任处了解到,小雨成绩优秀,进入初中后一直是班级第一名;多次组织、策划、实施班级主题班会活动,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父母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和高中,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开放,父母对子女学习成绩并无硬性要求。进入初三后,小雨感到压力很大,担心不能继续保持第一名的“位置”,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食欲下降,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开始消瘦;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过于追求完美,对同伴要求苛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疏导过程

情境梳理

引导小雨进行情境梳理可促使其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客观科学的认识,跳出“一团糟”的混乱胶着状态;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问题成因。以下为梳理过程。

老师:张老师跟我说了你的情况,他感觉你的压力特别大,对学习造成了一些影响,是这样吗?


小雨:嗯,最痛苦的不是学习成绩的问题,因为开学以来还没有考试,我最烦的是晚上睡不着,根本不想学习,我不行了,想放弃了,但是又无法真正放弃,不放弃又没法静心学习,快崩溃了……(小雨的表情很焦急,跟刚进咨询室时一样,身体有些僵硬地坐在椅子上)


老师:别着急,我们按顺序慢慢说好吗?先说身体的反应,食欲和睡眠具体有些什么变化?(此处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小雨理清混乱的思绪,跳出“一团糟”的不合理认知


小雨:吃饭有一些影响,感觉不像以前那样迫切地盼着吃饭了,好像完成任务一样;睡觉特别不踏实,有时躺在床上很久都睡不着,睡着了会做很多梦,醒来跟没睡一样,仍然又困又累;最近我身边的人都说我瘦了,脸色也差。


老师:很好,这样就很有条理了,我能清楚地了解你的状况。学习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小雨:听课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随便想点什么就“想”完了一节课,或者走神到半路上又回过神来,又开始自责,这样更听不进去了。做作业的时候更喜欢乱想,越想越没效率,越没效率越乱想,我都快崩溃了。


老师:你看,我只提了一下,你就能有条理地给我描述你的状况,可见你的学习能力是相当强的。(此处运用“积极关注”和“强化”技术,引导小雨关注自己的优点,也缓和过于正式的“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带来的紧张气氛,有利于获得小雨的信任

原因分析

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的过程,改变的核心力量是来访者自己。问题成因尤其需要来访者自己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并与咨询师达成共识,否则容易出现咨询师“自话自说”,来访者“油盐不进”的情况,影响咨询效果。以下是针对小雨的状况进行原因分析的过程。

老师:通过你的梳理和总结,我大概明白了你的困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你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优势,但很担心保持不了。这种担心影响着你整个学习过程,使你无法安心学习和休息,这种负面的影响又加剧了你的担心,整个状态就是“越急越学不进,越学不进越急”的恶性循环。是这样吗?


小雨:嗯,对。(此处运用“对质”技术,有利于确认咨询师对情况的把握是否准确


老师:很好,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敦促和协助小雨自我分析,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小雨的态度和思考程度决定着辅导效果)


小雨:我认为我的问题就是爱逃避,遇到困难之后不去想怎样解决,就知道逃避,但又不能真正放弃,不能纵容自己真的堕落下去,所以很纠结。最后搞得自己吃不下、睡不着、学不好,但问题仍然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老师:嗯,你说得很好,对自己的问题看得很透彻嘛。(通过鼓励缓和气氛,并促使小雨继续找问题、挖根源,促进思考


小雨(苦笑):是透彻,但想得再透彻也跳不出这个“纠结”状态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为什么呢?(此处运用“重复”技术,将问题抛回给小雨,促进思考


小雨陷入沉思,“沉默”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得恰到好处时,不必打断,允许沉默思考,这有助于小雨心理成长。


小雨:您之前说这是恶性循环,我要跳出来,就必须打断循环中的某一个环节。


老师:对,这个思维方式太好了!我们来画一下这个循环吧。(此处运用“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支持”技术,促进小雨产生对自己问题的控制感。事实上,小雨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比老师惯用的更切合实际情况,效果更佳

老师:事件发生之后,你会有一个解释,而你的解释决定了事件带给你的影响,就是这个图中的结果。是这样吗?


小雨:是。


老师:我们的目标是跳出这个循环,你说要打断某一个环节,我们来看哪个环节最容易被打破。


小雨:事件不行,因为影响考试成败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能控制的话我就不会担心了;结果也是一样,我就是因为无法静心学习才来找您的……那只能试试看解释这个环节……但这个也难,考得不好当然说明我不行嘛,考得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运气,因为我觉得我学得不好。


我保持沉默。关键时刻的沉默是必要的,在学生作决定的时候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小雨:好吧,就应该从解释下手。如果失败,我应该怎么解释呢?

解决策略探讨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你发现了吗?你对事件的解释总是对自己毫无益处。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了解一下,你定义失败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小雨:如果下次考试还是第一名或者下降得不是很多的话,就算勉强成功吧,如果下降很多的话,就失败了。不过,失败倒是意料之中的事。


老师:你是说,名次其实就是你成败的标准?但为什么说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小雨:是啊,您看我现在状态这么差,我真怀疑自己已经不行了……


小雨表情痛苦,我想,这就是她之前说“想放弃”和“快崩溃”的状态了吧——因为担心考试失败而否认自己的能力,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


老师:好,喝点水吧,别着急。我明白了。(此处运用“思维阻断”技术,当反复困扰小雨的思维出现的时候以此技术打断这种思维,从而减缓这种思维带来的紧张情绪


老师:好些了吧,当你想得很烦的时候强迫自己停止思考,这其实是一个可以让你不那么痛苦的技术。这个技术是需要练习的,慢慢你会发现它的好处。(教给小雨必要的技术并要求她注意练习,有利于巩固辅导效果


老师:好,放松些了吧,现在我想提出我的两点看法,跟你的看法不一样。第一,考试失败并不是你这个人的失败。从“考试名次下降”推导出“我很无能,我已经不行了,快崩溃了”是一个不合理的自动思维。我们能评判事件,但不能评判人:比如说我们会做错事,但并不说明我们是坏人;我们偶尔会失败,这不能说明我是一个愚蠢的人。考试成败只能部分解释我们的学习这个行为是否有价值,并不能解释我这个人是否有价值,能理解吗?(此处运用“质辩”技术,用于矫正不合理认知


小雨:嗯,好像是我想得太糟糕了。


老师:很好,我们现在不评判你这个人是否有价值,好吗?我们来具体看“学习成败”这件事情。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我不赞同你将“考试名次”作为你“学习成败”的判断标准。


小雨:啊?


老师:你看我的手,白吗?


恰好那天我穿着黑色外套,我把手以黑外套为背景张开给她看,她疑惑地点点头。


老师:现在呢,感觉有变化吗?(我把手贴在雪白的墙面上)


小雨:嗯,您是说,背景不同,评价就不一样……嗯,也可以说,比较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比较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老师:是啊,你很聪明,比较标准不稳定的情况下,评价完全不可信。考试名次是一个稳定的标准吗?


小雨:不是,名次还受到其他同学考试成绩的影响。名次靠前并不能说明我优秀,也可能是对手表现不好。


老师:嗯,你明白了。况且,名次本来就是一个有局限性的概念:在咱们班,你保持第一名,那在全校呢?在我们县城呢?甚至高考的时候我们是与全国的考生竞争,你还能保持第一名吗?如果“第一名”是目标,那么,你所做的事就跟“夸父追日”一样,结局是累死。是吧?


小雨:嗯,好像是挺傻的……


她笑得很轻松,我也松了一口气。“质辩”是具有挑战性的,如果成功,双方能达成共识,有利于矫正不合理的想法;如果挑战失败,小雨不理解自己认识的不合理性,矫正就无从谈起了。


小雨:那我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我的学习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分数肯定也不行,因为每次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不一样……(再次陷入深思。我也一言不发,因为这种“沉默”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是很有建设性的


老师: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很简单。初中三年的知识从数量上来讲是相对稳定的,通俗点说,就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以这个为标准,你看怎么样呢?


小雨:老师您是说,我只用考虑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点,不用理会分数和名次,是吧?

策略实施及巩固

老师:嗯。以知识点为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习,听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去实施才有效。我们总结一下你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吧。


小雨:当思维情绪很混乱的时候,就转移注意力,打断思维;我对事件的解释有一些问题,过于夸大了事情的负面影响,这是我要改正的;要以相对稳定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只评判行为不评判人,学习的事情就用学习方法来解决,跟我这个人是否有价值无关。

反思评价

从症状判断,小雨的情况是学习压力过大、自我认识模糊,导致不自信,自我认同度下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自信属于自我意识问题,即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盲目比较。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必需协助小雨建立稳定的自我认识系统,排除盲目比较、糟糕透顶等不合理思维。要排除不合理思维,必须使小雨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是不合理的,这个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个环节我用到了“对质”“思维阻断”等咨询技术,效果明显。


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就是说,老师的任务是协助学生自己认清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决定。学生参与程度越深,辅导效果就越明显。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本案例中多次要求学生自己梳理和思考。

栏目: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颜晓荣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