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豆浆一年超2亿美元 永和是怎么做到的?

 水木时代 2017-07-30

  林炳生希望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

  数十年来,台湾商人林炳生(Lin Ping-Sheng)一直拥有长远的眼光,并取得良好的业绩。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林炳生从军入伍。后来,在台湾消费繁荣的早期阶段,他回到家乡, 从事胜家缝纫机(Singer Sewing Machine)的销售工作。后来,林炳生在房地产行业并未取得特别好的成果。他转而瞄准了餐饮行业,在之后30年大获成功。怀揣着在胜家所赚的15,000美元和其他积蓄,林炳生和家人于1985年收购了“永和豆浆”。永和是台北市附近的一处地名。“永和”,意为“永久和谐”。

  30年后的今天,永和在大陆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近500家永和豆浆连锁餐厅,并将豆浆粉销售到全国约10万家超市或其他流通渠道,每年销售豆浆产品(豆浆和豆浆粉)的收入约为2亿美元。耳顺之年的林炳生依旧展望着未来:他希望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

  这一计划雄心勃勃。当然,更大的台湾食品和饮料公司都在大陆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增强了林炳生的信心。控制香港上市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魏氏兄弟,以及控制同样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旺旺的蔡衍明,都坐拥数十亿美元资产,位居今年台湾富豪榜之列。

  为了拓展市场,永和方面表示,与罗森便利店开展紧密战略合作。截至现在,罗森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其中与永和合作门店超过80%,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成为罗森新开店的标配,并计划向日本、东南亚等区域推广。林炳生的另一个目标是让永和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这也顺应了趋势:越来越多的台湾公司在这两家证交所上市。永和豆浆台湾公司瓶装豆浆也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华人超市。上市将为公司增长提供更多资本助力; 同时,加强与香港对手维他奶竞争的实力,加大品牌知名度。

  近期,成功企业家在大陆经营,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社交媒体。满头银丝的林炳生,也并非对此毫无兴趣。他定期上传旅行和营销活动的照片。林炳生在艺术领域也颇为活跃,通过家族基金来赞助活动。在位于上海的大陆总部,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收藏了几十件艺术品。

  他在艺术领域所做的努力都富有创意。通常,艺术品会突出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他说,与体育的联系帮助永和“与健康相连”。而这,似乎就是林炳生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