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推出:“门脉螺旋”治疗门脉主干癌栓

 昵称40699196 2017-07-30

    前言:门脉螺旋”主要用于治疗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为苏大附一院介入科专利技术,其核心在于:1、自行固定于门脉内,无需支架固定或开通门脉;2、螺旋状粒子辐射彼此交叉增强,形成了真正以癌栓本身为中心的辐射剂量环,起到最大程度的癌栓杀灭作用。


    七月初,我科收治了一名48岁女病人,有乙肝病史多年,CTMR均提示:肝左叶弥漫性改变,考虑HCC,伴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左支及其属支、门脉主干癌栓形成(图一),甲胎蛋白3984.66μg/L,临床诊断肝细胞肝癌明确。为控制病情进展,我科倪才方教授、朱晓黎教授决定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术中植入我科自主研发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门脉螺旋)(图二),并针对肝内病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图一.患者术前CTMR

图二.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门脉螺旋)植入

A.经皮穿刺门静脉,造影见门脉左支未显影,门脉右支及主干充盈缺损。B.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体外形态。C沿鞘管输送粒子套管。D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体内形态。

术后第三天再次复查CT(图三),见粒子套管稳定,包绕门脉右支及主干癌栓,门脉右支血流通畅。术后第二天SPECT扫描及TPSFtzyPlan1.3.118)剂量验证(图四)可见粒子沿癌栓呈纵向螺旋形环绕,粒子辐射彼此交叉增强,形成了真正以癌栓本身为中心的辐射剂量环,起到最大程度的癌栓杀灭作用。

图三.复查CT


C1C2C3分别为处方剂量14010060Gy时的粒子辐射范围,红线勾勒区域代表整个癌栓大小,绿色区域代表粒子辐射范围,直观地显示了以癌栓本身为中心的辐射剂量分布;D1D2D3为与C图相同处方剂量时的不同角度显示的粒子辐射图像;F为底面观图像,可见内部以红色显示的螺旋状粒子形态。

在我国,肝细胞肝癌多合并门静脉癌栓,门脉癌栓大大增加了肿瘤播散的风险,同时因为严重阻碍入肝门脉血流导致肝功能储备恶化,加剧了继发于肝硬化基础上的门脉高压,因此这类患者的预后极差。

近年来,门脉主干癌栓的介入治疗理念已发生变化。最初为了保证TACE治疗的安全性,需要回复门脉血流,保持门脉通畅。实际上,随着精准而适度的TACE用于治疗伴门脉癌栓HCC的安全性得到证实,应用支架开通门脉已不再必需。因此,对于HCC合并MPVTT患者,介入治疗理念已经逐渐从应支架开通门脉以保证TACE治疗的安全性,转变为癌栓本身即为介入治疗方向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率先开展了血管内植入碘-125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MPVTT” 的临床研究(中山医院颜志平教授团队首创了-125粒子经血管途径治疗门脉癌栓)。结果表明:碘-125粒子条产生的持续性低剂量辐射可抑制癌栓的进展,并可延长HCC合并MPVTT患者的生存期。基于此,我们团队研发了螺旋式粒子条,依靠其自身弹性自行固定于门静脉内,

我科自主研发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因其最佳形态为螺旋形,通称为门脉螺旋,术前根据癌栓累及的长度确定门脉螺旋的长度及放射性粒子数,术中将粒子加载致门脉螺旋内,拉直后送入5F长鞘,释放后即可恢复成螺旋形,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同时放射性粒子对门脉癌栓进行内照射,达到治疗癌栓、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该技术特点在于:1.自行固定,无需金属支架置入;2.螺旋状粒子辐射彼此交叉增强,形成了真正以癌栓本身为中心的辐射剂量环,起到最大程度的癌栓杀灭作用;3. “门脉螺旋仅需5F鞘管即可植入,操作过程简单、微创,易于普及;4.一个半月后,门脉可逐渐恢复通畅。

至今,我科已完成十余例门脉螺旋植入,技术成功率100%,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部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了完全治愈(附1)。我科自建科以来,在肝癌的介入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门脉螺旋的研发成功的延长了合并门脉HC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介入治疗肝癌的又一利器

 

附一. 门脉螺旋联合TACE治疗合并门脉癌栓HCC患者一例

患者男性,61岁,2016-11-24在外院行CT(图五)提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形成,肝硬化,胃底及脾门静脉曲张,甲胎蛋白102.02μg/LPIVKA-418.6mAU/mL,排除介入禁忌后于2016-12-02行“门脉螺旋” DEB-TACE(图六)。

图五. 腹部增强CT

腹部增强CT提示门脉右支及主干癌栓形成,且存在肝动脉-门脉瘘

图六.“门脉螺旋”置入

A肝动脉造影建右叶肝癌合并弥漫性动门脉瘘、门脉主干及分支癌栓。BC门脉螺旋置入:主干内门脉螺旋为立体形态,起到粒子条自固定于门静脉主干内。D DCB-TACE术后造影仍存在弥漫性瘘。

术后一月,患者复查腹部增强CT(图七)提示“门脉螺旋”固定于原位,但肝动脉-门脉瘘仍然存在,患者于2017-01-04再次行TACE 弥漫性动门脉瘘堵塞(图八)。

图七. 腹部增强CT

图八. TACE 弥漫性动门脉瘘堵塞

AB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可见弥漫的肝动脉-门静脉瘘;CD经碘油明胶海绵混合物混合物栓塞后,碘油沉积可,动脉-门脉瘘较前明显减轻。

2017-02-15患者再次复查腹部增强CT(图九)见肝内仍有活性病灶,甲胎蛋白13.98μg/LPIVKA-16.26mAU/mL,肿瘤指标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内,为巩固疗效,患者与2017-02-26再次行TACE(图十)。

图九. 腹部增强CT

图十. TACE

A门脉间接造影可见门脉主干及左支通畅。B 肝动脉造影见肝内部分肿瘤染色,肝动脉-门静脉瘘完全消失。CD以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复查造影,未见明显肿瘤染色。

在第3次介入治疗后,患者定期复查腹部增强CT(图十一)及肿瘤指标,CT提示患者肝内无活性病灶,且门脉左支及主干通畅,且肿瘤指标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7月份复查甲胎蛋白5.75μg/LPIVKA-21.58mAU/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