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股不如买私募?这些私募连续5年获得正回报!

 xm风帆 2017-07-31

炒股不如买私募?这些私募连续5年获得正回报!

未来去散户化过程必将惨烈,如果没有投资能力和时间的散户朋友,交给专业的机构去管理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那么以私募为例,怎么选择相对靠谱的私募基金呢?挖宝君从反面和正面两个角度给感兴趣的投资者提供些参考。

什么样的私募一定要小心最好别碰?

1,每个年度的私募冠军要规避。这种冠军基本都是为了快速出名而当年重仓赌博并且运气不错的,赌的目的就是快速出名然后大肆扩张规模赚管理费,10个里8个是赌徒,1个还不知道自己是赌徒,还剩一个也是当年撞大运,总之毫无持续性可言,而且往往后面几年都很惨。

炒股不如买私募?这些私募连续5年获得正回报!

我们看到该产品今年业绩明显下滑,而且旗下的多只基金表现也是相当的差,据挖宝君了解,该产品的投资经理市场人称“快刀八郎”,赌性很强,去年靠运气加杠杆赌对了,一飞冲天,今年策略不行了,一下子被就市场打懵了。

2,公共媒体竞相吹捧的“新巴菲特”和热衷于到处宣传的要小心。大众热捧的东西一般都是虚的,真正的投资家不会追求热门宣传和社交,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做大规模而已。做大规模对资产管理人而言并非不堪,但越大的规模越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全情的投入,媒体宠儿类的管理人哪儿有那么多精力再去思考研究呢?

3,靠几个股票的投资神话扬名立万的,要谨慎。这种说明投资还处于重仓赌牛股的初级阶段,一般缺乏系统的方法论,其成功中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其越是沉醉于过往的几个辉煌案例,就越没意识到这其中的运气和自己系统层面的缺陷,很容易吃大亏。

所以我们在挑选私募基金的时候切记多考虑以上几点,而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而忽悠。

靠谱的私募或者管理人一般有什么特征呢?

1,非常强调风险,甚至将风险的管理置于获取收益之前,不怕和客户谈风险把客户吓跑的。一个不懂风险,不会聪明的承担风险的管理者,就是在将客户置于高风险中。

2,有至少3-5年以上的连续可查净值,并且净值明显的体现出“熊市大幅战胜市场,牛市收益一般跑不过市场”的特征,这其实就是理性风险管理的必然结果,也是高度符合复利原理的。在净值统计中,还可以扣除掉牛市期间的收益率,然后再看其总体的复合收益率——这样可以检查其收益来源中,到底多少是来自大牛市这种运气,多少是来自一般市场环境。

打个比方-同样的5年复合收益率25%,扣除其中1年大牛市期间收益后,a的4年复合收益率20%,b则是8%,这说明b基金大多数时间其实很平庸,只是抓到了大牛市的一次性机会,显然a的实力要远远高过b。

炒股不如买私募?这些私募连续5年获得正回报!

上图我们看到最近5年以来股票型产品排名靠前的私募,年化收益超过15%以上的寥寥无几。其中景林资产,博颐投资这两家私募多个产品上榜。看他们官网的投资理念的介绍,这两家都是以基本面分析研究擅长,注重组合管理,累积利润,保持组合的资产净值长期、稳定、持续增长。而且这两家行为处事方面还是比较低调的。

产品管理人要有清晰的投资价值观,对于自己能把握什么机会,不能把握什么机会,说的很清楚,最重要的是其价值观必须是严肃的投资理念,而不是夹杂着什么价值趋势投机之类的大杂烩。对怎样实现长期的高复利,有一套清晰的方法论好的管理者,一般是专注的人。他们绝不错过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机会,但也会坦然面对自己能力之外的诱人果实。一个不遮掩自己能力空白区域的人,对客户和自己都很坦白的人,更容易确保长期的成功。

一般好的管理者都比较低调,会把精力主要用在投资相关的研究思考上,不会热衷于各种宣传路演和网络吹牛逼。太小的私募生存艰难,存续期是个问题,而且不排除铤而走险赌一把的可能;太大的各方面都很正规,但规模确实是收益率的敌人。还有一种发了一堆基金产品,但往往只有几个拳头产品好,大部分产品很糟糕,这种都不排除互相接货嫌疑,至少是能力差喜欢玩猫腻。

所以我们再看产品的时候,要结合起码5年以上的成绩来看,还有旗下的多只产品是不是保持一贯的稳健性格,而不是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