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的禁忌/原理/种类

 三问之 2011-05-22

艾灸禁忌和注意事项
 
艾灸禁忌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
2.婴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艾灸。

艾灸注意事项
1. 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4. 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5.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6.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7. 艾灸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

艾灸扶阳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艾灸扶阳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艾、阳、火、灸、病五者间有着哪些联系呢,五者之间围绕的核心就是一个“阳”字。类经中讲:天之大宝一轮红日,人之大宝一息真阳。太阳是宇宙能量的核心,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认识到了,他们利用冰台、阳燧来连接能量的核心--太阳,用其纯洁的阳气点燃同样具有阳性的艾草,来熏灼驱赶人体的阴气疫鬼。

学习古人以灸火扶阳的思想,首先要了解阳的三个意义,什么是阳气,阳气的作用,人为什么要扶阳?

什么是阳气?
通俗的讲“阳气就是能量,就是指人体全身的热能”。中医认为,人的生命全依赖于这一身的阳气才能得以生存。《黄帝内经》中讲到:阳化气,阴成形。讲的意思是:阳生化为无形的能量,阴积淀成为有形的物质。以我们的人体为例,身体就是阴,是有形的躯壳,但这个躯壳是一团死机,没有生机的迹象;能够推动身体机能运动的就是阳,阳就是火,火就是能量,能量就动力。有了无形动力,我们这个有形躯壳才能够生机勃勃。所以古人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阳气,人失去了阳气的温热濡养就失去了生机,就成了一具冰冷的躯壳。

阳气的作用
关于阳气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讲到: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万物生存离不开太阳的温薰普照,生命也离不开能量。如果失去了能量正常的运作,人就会虚弱、衰老、生病、死亡。所以只有阳气充足脏腑机能才能运转,阳气充足气血才能循环,阳气充足筋骨才能坚韧灵活,阳气充足人才能健康长寿。

为什么要扶阳?
扶阳能够补充后天所消耗的能量,顺应自然养生规律。现代人不懂得养生珍惜自己的阳气,身心妄动时刻都在透支消耗能量。如白天工作深夜不休息。大量的消耗精神,如紧张焦虑、苦思冥想。大量的贪吃寒凉,如经常的喝冰冷饮料啤酒等。这些日常习惯大量的损耗了人体的能量,造成了体质差,免疫力下降,长时间的积累就形成了一系列的亚健康症状。亚健康的本质就是阳气虚损,调节亚健康必须要扶阳,阳气充足,身体自然就会健康。

人过四十天过午,人到了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减少,就像下午的太阳,能量开始虚弱了。所以,真正的养生方法,就是在四十岁过后就必须要补阳气了。而现代人三十过后就要补阳,这样做就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顺应了自然规律人就健康了

灸法的种类
 
艾灸起源于上古时期,成型于秦汉,昌盛于唐宋明,衰弱于晚清。晚清时皇帝认为针和灸非是奉君之道,皇上乃真龙天子,皇后妃嫔乃金枝玉叶,不能袒胸露背,针灸之时脱衣十分不雅,因此下令太医院禁止使用针灸之法,灸法由此传入民间。直至解放后,国家大力挖掘针和灸,范老师的师爷陈大安老先生为针灸界第一人,目前的针法和灸法的一些标准都由老先生所定。但是针法比较普及,灸法则因其有烟,有灰,有气味,耗时等原因未能在医院普及。

灸者,久火也,有两层含义,其一在用火调理时,每次时间要够,刺激量要足,才能收到疗效;其二,要坚持持久的使用这种方法,只要生命之火不熄,以灸火不断补充,自然可以长寿安康。所谓养生,滋养我们的生命,健康不是一天两天,是积累而来的,任何养生方法都要坚持方能有效。

灸法的种类:
1.直接灸  
  直接灸为效果最好的艾灸方法,分知热灸、发泡灸、瘢痕灸(也称化脓灸)三类。将艾壮,即由艾绒所制成的米粒大、豆大或莲子大小的圆锥体,直接置于皮肤上进行烧灼。一般每个穴位都是灸单数壮(单数为阳)。直接灸之前可先用蒜水在皮肤上擦一下,能粘住艾壮,防止艾壮掉落。自制艾壮时可用拇指和食指多揉搓,令艾绒升温熟之。直接灸用半粒米至一粒米大小即可,如用隔物灸(隔生姜、大蒜、盐等)则艾壮可大一些,绿豆或黄豆大小。可连续灸上两三天。

  知热灸:将艾壮放在相应穴位或阿是穴(即压痛点),以线香点燃,到被灸者感觉到烫时即用手或镊子取走艾壮,每次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发泡灸:到被灸者感觉到灼痛后再坚持3-5秒,施灸部位的皮肤可见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但不需挑破,令其自然吸收,每次3—7壮。

  瘢痕灸:是灸法中最重要的一种。一定要灸出水泡,而且水泡破后要化脓。古书曾讲:灸得脓出,百病皆除。这种化脓叫做“灸花”,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这种方法叫做开门祛邪术,就是把这个穴位打开,让这里的寒热之邪从这个穴位宣泄出来。一般在灸后一至两天会出脓,如果灸后没有化脓,可以吃些牛羊肉等发物令其化脓,出脓对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灸法:点燃艾壮后,到艾壮完全燃烧完再取走,每次3—7壮,烧至最后一壮时,如果身体寒的人,就要在艾灶即将燃尽时用手指按灭艾壮,用来封住穴位,如果是体热需要泄热,则由其烧完即可。灸处这个脓是无菌状态的,因为有火的地方就没有细菌,可以不必理会,如果衣服穿的多或出脓处容易碰到可以贴块邦迪保护一下。瘢痕灸因其比较疼痛且会暂时留疤,许多人不敢使用,但是瘢痕灸却是养生和治病最好的方法。
灸法的种类 直接灸a.jpg


2.悬灸艾条灸  艾条是近代使用的,只有百年历史,古人只使用直接灸。自制艾条时要以纯白棉纸卷结实,用蛋清封口。外包装上带有字的艾条慎用,印刷颜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化学物质,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灸法:以手持艾条,在施灸部位用回旋、悬定、雀啄及摆尾等手法进行施灸,每个穴位约10-15分钟,以皮肤发红潮热为度

3.器具灸  器具灸最早在晋代已经产生,它解决了小孩子和一些女性怕火的问题。现代器具灸是最为流行的艾灸方式,也有一定效果。

中医治病,贵在摄神,思想要放松,注意力一定要集中。无论哪种灸法,施灸者和被灸者最好都能气定神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