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日课071:心有所守,行有所止

 HNYZL 2017-07-3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4.5)

论语日课071:心有所守,行有所止

本章可见孔子对富贵与贫贱的态度。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肯定了人对富贵的欲望,也不反对追求富贵。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通过正道,而非歪门邪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本句文理有歧义,孙钦善先生的《论语本解》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当为衍文。取其说。

贫与贱是人所不喜欢的,如果因为追求正道而陷入贫贱境地,也决不逃避,而是勇于直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说,身陷贫贱是不得已而非甘于贫贱。有谁愿意过贫困交加、流离失所的生活呢?过度宣扬苦难,恐非孔子本意。修行者的苦行,是历练心智的方式或途径,而并非目的。

论语日课071:心有所守,行有所止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论是处于富贵还是贫贱之中,都能够守住正道。恶(wū)乎,于何处。离开了正道(仁道),还如何成就自己的名声。孔子的目的是名声。我们生活于当下,各有自己生活的目的,如果损害了自己的名声,可能就是自掘陷阱。在这点上古今相通。

在当前开放自由的时代,“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守住做人的底线,尚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人若无德,很难成事。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当本于此。朱熹《集注》: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

论语日课071:心有所守,行有所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