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上钩的鱼难道还要喂饵吗?》

 野之老 2017-07-31
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显然,这个怪老头钓鱼是不下饵的;更为甚者的是,相传他连那个“钩”都没有,简直就是一根直针在水面上垂着!这哪里是在钓鱼啊?这明明就是在赶鱼跑、这明明就是在存心“炒作”。还别说,老头成功了;老头后来果真钓到了一条“大鱼”……

坊间有一种说法,不知道喜欢钓鱼的人知不知道?说是那些容易上钩的鱼,肉基本上都不香;而那些死活都不上钩的鱼,肉往往却是极香极香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出处的,比如《宓子》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说是: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人们为这则寓言故事取名叫做“阳桥与鲂”。而关于“阳桥与鲂”之寓意,可说的很多。首先是这则寓言的作者宓子,本名宓不齐,字子贱,为孔子弟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宓子贱曾为官于单父宰,政绩卓著。本则寓言就是宓子贱就任单父宰前请教名士阳昼、阳昼为其献策的故事。简单翻译一番就是,宓子贱要做单父县县令专门前去拜访阳昼,请教阳昼道:“您有什么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给我说说吗?”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管理百姓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方面的经验倒是可以讲给您听听。”子贱说:“是什么样的钓鱼经验呢?”阳昼遂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那些马上就迎上来吞食鱼饵的,便是‘阳桥鱼’!这种鱼的鱼肉薄而味道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完全一幅欲食又止、要吃不吃的样子,这便就是‘鲂鱼’;而这种“鲂鱼”才是肉肥且味又鲜美的鱼啊!”宓子贱似乎立刻就领悟了阳昼话中的道理,脱口而出地说了声:“妙!”后来,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就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见状赶紧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而到了单父县后,宓子贱却专门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而他所请的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迎接他的人!可以看出,这些人就是宓子贱心目中的“鲂鱼”了……

原来,这识人、选人、用人历来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同时也可窥见到识人、选人、用人者自身之智慧、胆略与独到的眼光。已经上钩的鱼难道还要喂饵吗?就像那些类似于“阳桥”者,多为好出风头、巧言令色、善于钻营及逢迎拍马之徒;这类人当然是内心空虚、德寡才薄、不可信托与不可重用的了。而类似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之“鲂鱼”者,则多具独立人格、秀内不露、德才兼备的治国安邦之大才了;其实更加难得的是,用人者选拔任用这类人才时,那可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胆略的、需要独到眼光的……

说得再俗点那就是:真正宝贵、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都是得之异常艰难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