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门】宓子贱:所得者三,所治者小(上)

 真友书屋 2021-04-19

宓子贱,名不齐,字子贱,以字行,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司马迁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然而《孔子家语》中却说他比孔子小四十九岁。关于他姓氏的写法和读音,各种史料中有一些不同,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称:“李涪说不齐姓虙,作'宓’者非。”此种说法本自《颜氏家训》所言:“子贱即虙牺之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称其为宓不齐。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认为:“密与宓古同字。”他同时又点出《后汉书·伏湛传》的记载,此传称济南伏生即不齐之后,故虙牺字又作伏,“是伏与虙又古字通也”。此种说法应本自《颜氏家训》中的所言:“子贱碑乃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是虙之与伏古来通用,字误为宓,较可明矣。”《汉书·律历志上》称:“宓戏氏之所以顺天地通神明类万物之情也。”颜氏注曰:“宓读与伏同。”

Image

【孔门宓子贱像】圣庙祀典图考五卷.清顾沅编.孔继尧绘图 清道光六年吴门赐砚堂顾氏刻本

由以上可知,那位为了保护《尚书》一书不被秦火所焚的伏生,乃是宓子贱之后,由此有人推论,宓字当读作fú,后世姓氏中也将此字读作fú,然而我在寻访的过程中,打听宓子贱墓时,用的也是fú音,但无人知道fú子贱是谁。反而以mì子贱问之,则大多数人能够给我指出方向,不知当地人是把此音读讹了,还是他们当地就是读此字为mì。

《论语》中对宓子贱的记载仅如下一则: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Image

《论语集注》十卷 清光绪四年畲砚山房刻四书读本

孔子评价宓子贱说:“这个是个真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的好品德是从哪里学来的呢?”此句话的潜台词有两点,一是明言宓子贱是一位真正的君子,第二个则是说宓子贱的君子之风是因为受到了鲁国整体风气的影响。

孔子对宓子贱的评价之语最后一句用到了两个“斯”字,朱熹认为此两字所指不同,他在《论语集注》中称:“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为此,朱子解释说:

子贱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君子,则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见鲁之多贤也。”

因为宓子贱能够尊贤爱友,故其德行高尚,为此,孔子感叹他是何等之贤。接着孔子又谈到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宓子贱也不能独自成就这么高的德行,孔子是想说明鲁国有很多君子。宋郑汝谐在其所撰《论语意原》对此有另外的解读:

释者谓子贱之贤,非得鲁之君子薰染渐渍,安取其为君子。夫舍其人之善而不称,乃归于他人之渐染,非圣人忠厚之言。盖子贱之为人,必沉厚简默不祈人之知者。自非鲁多君子,孰能取其为君子也?观子贱之为宰,不下堂,弹琴而化,则其气象可知。使其生于他邦,与谋臣说士混然而并处,则子贱之贤亦无以自见于世矣。

Image

地上的鞭炮屑

郑汝谐说如果夸赞一个人的品行之高,却把这种高品行的行为归属于环境影响,这恐怕不是圣人所说的忠厚之言,从宓子贱的为人来看,他不是喜欢炫耀自己德行之人,但是因为鲁国有很多君子,所以宓子贱得到了重用。看来环境影响人,当年宓子贱任单父宰时,治理其邑很成功,郑汝谐认为其成功的原因乃是因为当地有不少的君子,如果换一个地方,让宓子贱去治理,该地若有很多的狡诈之人,那么后世就不可能知道宓子贱治理一方的才能。

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引用了《论语稽》中的所言:“然则子贱固君子也,惟君子能取君子,故单父之人,凡为其府史胥徒之属,亦莫非君子。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视取者何如耳。若使鲁无君子,则子贱虽贤,亦安所取之而化民成俗乎?”

Image

沿途街市

可见《论语稽》的作者赞同郑汝谐的所言,宓子贱能够治理好单父,跟当地的官员风气之正有直接关系,假如当地无君子,那么宓子贱虽然是一位贤人,他也无法治理好单父。

关于宓子贱治理单父很成功之事,早期文献多有记载,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宓子贱治理单父能够成功,主要是得到了君王的信任:“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 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吕氏春秋·具备》)

Image

雨中前行

宓子贱被派去治理亶父,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而无法让自己按照个人想法治理亶父,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妙招:当他辞行之前,向鲁君要求派两位身边的人与他一同前往亶父,到达亶父后,当地的官员来拜见宓子贱,宓让同来的两人做现场记录,但这两人每次要书写时,宓子贱从其旁扯他们的手肘,这使得二人写出的字很难看。

宓子贱看到这样难看的字后就很生气,二人觉得这是宓子贱故意找他们的茬儿,于是就提出要返回,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

二人回朝后把当时的情况向鲁君做了描述,想来他们也会添油加醋地说一番。以正常的理解,鲁君会认为宓子贱是用这种办法来打发掉他派去的人,显然这两人在宓子贱身边会把各种情况通过其他渠道偷偷地报告给鲁君,也就是说,鲁君派两人来,恐怕另有目的,那就是监视宓子贱的所为。但令那二人未曾想到的是,鲁君听完他们的汇报后却感叹说:宓子贱是用这种办法来提醒我不要去干涉他的治理方案,令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治理。于是鲁君派人到亶父转达他的意思,他说决不会干涉宓子贱在亶父的管理工作,一切由他本人来决定。宓子贱就等着国君说这番话,而后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开展亶父的治理工作。

Image

《吕氏春秋》 汉高诱注 清乾隆五十三年灵岩山馆刻本

宓子贱是如何治理单父呢?《吕氏春秋·察贤》的记载是:“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则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义矣,任其数而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弊生事精,劳手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Image

镇牌

宓子贱在任单父宰时,他每天只是坐在公堂上弹琴,如此休闲,却能把单父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当年巫马期也任过单父宰,他的治理方式与宓子贱相反,巫马期勤勤恳恳,他在工作时披星戴月、昼夜不得闲,他亲自处理各种政务,把单父治理得也很好。巫马期奇怪于宓子贱为什么这么悠闲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宓子贱回答说:我的管理方式重点在使用人才,你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使用气力。凭一己之力来治理当然很辛劳,安排人才做各自擅长的事,管理者当然很安逸。《吕氏春秋》中感慨说:宓子贱真是一位君子,他能心平气和地处理好各种事物,只是因为他用了正确的方法。

Image

小楼村

其实这个正确方法也要看所治之地的民风状况,如前所言,正是因为单父君子多,所以宓子贱的治理方案才能显现出效果。但一邑之中必有难办之事,贾谊在《新书·审微》中记载有如下一件事:

宓子治亶父,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艾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资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Image

找到了卫生室

宓子贱做单父宰时,赶上齐国攻打鲁国而路过单父,单父城内的人闻听此事后,向宓子贱请求赶快出城外收割麦子,这么做一者可以增加粮食储备,二者也不会被齐人抢去而支持了这些强盗。然而无论怎么请求,宓子贱都不接受。果然田地里成熟的麦子后来被齐军抢去做了军粮。

宓子贱的领导季孙听闻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派人前去指责宓子贱,说百姓太可怜了,他们不分寒暑地劳作却吃不到粮食,既然听到了百姓的请求,你宓子贱为什么就是不听?对此,宓子贱解释说虽然今年没有收到粮食,但明年还可以接着种,如果让那些不耕种的人把粮食收割后拿回自己家,这就使得这些人希望天下总有强盗。如果一年没有收成,对鲁国的财政收入影响不大,如果让那些不耕种的人随意去收获,那么这种做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很多也消除不掉的。季孙氏闻听到宓子贱的解释后,大感惭愧,他说自己都不好意思见宓子贱了。

Image

卫生室旁的水塘

将成熟的粮食不收割而以资敌,不但当地的百姓不理解,同样领导也不理解,可见宓子贱当时顶着多大的压力,好在季氏听到解释后原谅了他,否则不知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可见治理一地要有超出寻常的理念,更为重要者这个理念必须得到上下认可,否则空有理想难以实施。

宓子贱用自己的方法把单父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听闻到后很高兴,特意问宓子贱是用了怎样的治理方式,《孔子家语·辨政》记载了二人的对话: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众悦,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语丘所以为之者。”

对曰:“不齐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

孔子曰:“父事三人,可谓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而亶度焉,皆教不齐之道。”

孔子叹曰:“其大者乃于此乎有矣!昔尧舜听天下,务求贤以自辅。夫贤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以治者小也。”

Image

茫茫荒野看不到坟丘

孔子对宓子贱说,你治理单父很成功,当地百姓很满意,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子贱回答说:我治理单父时只是让父亲体恤儿子,儿子同情其他的孤独,并且能为父亲的去世而悲痛。孔子说这么做不错,但只是小节,只是能让百姓归附。子贱接着说我以父亲之礼来侍奉三个人,以兄长之礼来对待五个人,以朋友之礼来对待十一人。孔子对子贱所讲的三条一一予以了评价,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教导百姓懂得孝,懂得尊重兄长,同时也能让人懂得友善。这些做法虽然都符合礼节,但这只能让有中等才能和品格的人归附你,这么做还不够。

子贱进一步说道:单父百姓中有五个人比我贤德,我很敬奉他们,并且从他们那里学到了道义。孔子听到这句话后感叹说:看来治理天下的大道理就在这里呀。过去尧舜治理国家,必定去寻找有才能的人来辅助自己,贤能乃是幸福的源泉,是神明的主宰。你的观念很好,可惜你的这种大观念来只能用来治理这个小地方。孔子的言外之意,乃是说如果宓子贱的理想能够治理更多的地方,则天下为之治。

Image

村委会

其实当年巫马期曾经怀疑过宓子贱究竟是如何治理单父邑的,他二人是同学,可能在此前,他并不了解宓子贱有这么高的治理才能。更何况,他当年在治理单父邑时那样的勤劳才有了一定的起色,而宓子贱在那里弹琴唱歌,就把困难化于无形,这多少让巫马期有些不相信,所以他怀疑宓子贱善于理政的说法有可能是传闻,所以他决定秘密返回单父,以便探寻到真实的情况。《淮南子·道应训》载有此事:

季子治亶父三年,而巫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观化焉。见得鱼释之,巫马期间焉,曰:“凡子所为鱼者,欲得也。今得而释之,何也?”渔者对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是以释之。”巫马期归,以报孔子曰:“季子之德至矣。使人闇行,若有严刑在其侧者。季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闻之以治言曰:“'诫于此者刑于彼’,季子必行此术也。”故《老子》曰:“去彼取此。”

Image

卫生室后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宓子贱治理单父邑三年后,巫马期穿着乔装打扮,穿着平民服装偷偷前往单父邑观察民情。某天夜里,他看到捕鱼的人捕到鱼后又把一些鱼放回了水中,巫马期问他为何要这样做。捕鱼人说宓子贱不让我们捕捞没有长成的小鱼,刚才捕到的正是小鱼,所以我就把它们放了回去。

Image

难以跨过的小桥

巫马期听到此事后返回告诉孔子,他说宓子贱德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为一个人在夜里没人看到的情况下都能严格按照法规办事,这样的境界太难达到了。孔子听闻到后也感慨说他曾向宓子贱询问过理政的方式,当时宓子贱告诉他,精诚的仁爱之心如果表现在小事方面就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看来宓子贱正是用这种办法来让百姓做到在没人的时候,依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