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习困难和退缩,正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长沙7喜 2017-07-31

第二章,关于心理起源的辨析

第一节:大脑神经的链接(节选)

习惯的养成和神经链接肯定有关,越难的、频率越低、利害相关程度越低的,就越难以建立起新的行为习惯,也就越容易被忘记。

受个人经验和意识水平的影响,神经链接并不总是好的,某些神经链接建立或许仅仅是因为某些阴暗的心理补偿,大脑很难弄清哪些是“正能量行为”还是“负能量行为”,一切都是按照获得快乐、逃避惩罚、降低消耗等原则进行,因而在错误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特别是在自我封闭的状态,往往因量变而质变,最初的精神不适症状往往会导致严重神经症状。

孩子学习困难和退缩,正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显而易见的是神经链接的建立与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约束以及外界压力强度有关,也有着强烈的延续性和压迫性,比如习得性无助现象。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重复性的失败经验而获得的一种消极对抗和逃避行为的心理状态。有习得性无助感的人,即使是面对正确的指引,也很难引起兴趣和树立挑战困难的意志力,偏安一隅的陷入内心的困境,缺乏内在心理动力,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一切。习得性无助就是错误神经链接的延续以及对外界压力做出的习惯性反应,选择消极逃避总是比不断遭受挫折更加容易一些。

消极是一种被动性的习惯,如果改变不能给予眼前的利益,那么改变自然没有动力,比如劝导别人的时候单纯通过说教的效果非常差,因为说教通常是一种远景利益描绘,而成功和正确往往意味着不断的努力付出和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此时消极的人就会面临学习新知识和否定既有自我认知的双重压力,长远的利益远远抵不上眼前的痛苦,所以说教才难见成效。

孩子学习困难和退缩,正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经验也是一种习惯,比如有些人习惯把任何事情都先过滤分析一遍再做决定,这种基于自身素质和经验的分析,减少了错误发生率,使谨慎的人更少犯错。不愿意动脑和没有形成这种系统分析习惯的,则对分析问题倍感困难,会因没有明确好处而轻言放弃,喜欢凭借运气来行事,这常常是职业经理人和普通员工的区别。

思维习惯,即神经链接节约能源的习惯通路,影响了一切。我们根据习惯首先强化的是能够让自己获利的优势部分,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一致的,就好像有完美体魄的人更容易对健身有着强烈的爱好,以求避免泯然众人矣,由此造成了人们的显著差异。

不同人的大脑神经链接的本质是一致的,并不存在材质上的明显差异,具体的差异仅仅是不同区域链接数量、密度、长度的差别,因而在思考心理学相关问题时,不能忽略大脑神经链接的特性。

孩子学习困难和退缩,正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

未完待续……

连载系列,欢迎关注笔者的公众号“原生心理”,可以方便阅读浏览之前和以后的连载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创作动力。

笔者按语:特别提一下习得性无助的问题。有一次听一个全国知名教育 石专 家讲座,将习得性无助当作一种知识炫耀,当做一种教育的手段,鼻屎因。很多孩子的学习困难和退缩,正是习得性无助惹的祸。不仅仅是斥责、抱怨,过高的要求、过份关爱、过份的催促,也是一种压力,都容易对孩子形成挫折,让孩子们倍感无助。这也是我关于教育理论中缺陷教育和优势教育的想法由来之一吧,现代学校教育和家长作风,以关注缺陷和弥补缺陷的教育模式为主,而社会生存和竞争,则看重的是优势部分,不可不思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