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经典的孩子到社会上吃亏怎么办?

 昵称27668764 2017-08-01

不少家长提到经典教育时,会有隐隐的担心,我教孩子“仁义礼智信”,到了社会上他们吃亏怎么办?也有一些学生会说,老师,你让我们如此行事,我们会竞争不过那些学过厚黑学的。
这想法,我曾经也有过,但是我会观察。 我们都同意,教育是为了孩子长远而计,不是为了一时一事。作父母的,不能陪孩子一生,作老师的,只能教学生数年,必为他长长的将来做打算。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活。是一生幸福、平安、自在的生活。不是一时一事的飞黄腾达、出人头地。我们说的吃亏,占便宜。其实往往是一时一事。古人云:吃亏是福。很多人不信。那是因为他缺乏长远目光。我和学生讲,大学毕业,到一个单位工作,学厚黑学的比读论语的占到了先机,所谓混得好,走得开。从这个,你得出,他比你强。这个眼光是几年啊?三年?五年?你到社会上处处忍让,别人步步紧逼,看起来真的是受气吃亏。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呗。但---是,“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但把冷眼观螃蟹,看它横行到几时”。

到了40多岁,人就可以往周围看看,那些工于心计的人怎样?那些损人利己的人怎样?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怎样?那些巧言令色的人怎样?而那些老实本分,待人和善,慷慨大度的人又怎样?北大今年要求自招推荐的一个条件是:不孝顺父母者,不予推荐。居然还在社会上引起争议!难不成,不孝顺父母者欢迎?可见,社会上这个是非标准已经模糊到何等程度。经过40年的人生,我渐渐认识到,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好人,你才可能有真正的好命。否则,修学不修德,如水中月,眼前花。 因此,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生性醇厚,浑然天成,自在仁中;智者,观察反省,发现只有“仁”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自己,因此努力去恶就善,改过向新,是谓真正大聪明者。(斤斤算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吃点亏耿耿于心,占点便宜沾沾自喜,小聪明也。)所以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向学的,学了就要用在自己身上,得真利益;今天的学者,是为了拿出来装门面给人看的,不得经典的真利益。 老子说:正言若反。不要只看三年五载,两次测验三次升学,孩子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三千年的智慧不给孩子,给孩子一些雕虫小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先前,田田在读经学校,住了20多天,有大孩子让她叫醒、关灯、倒便盆,她乐呵呵去做,完了之后,人 家叫她二百五。这算是吃亏了吧,培福就在其中矣。我告诉她,给大家服务是你的机缘,要惜缘,做了那些事情,又没有少一根头发,你不是还乐呵呵吗?她说:妈妈,那她们还笑我啊。我说:那正好修忍辱,你看这个大地,这么多人站在上面踩,也没有吱声。要忍辱如地。奶奶在旁边听了,说:你这怎么教育孩子啊?回头到了外边,还不吃亏,成个懦弱的人。

我说:懦弱?八风吹不动,这是第一强者。你做事情,又不是为了人家夸的。是自己愿意做的。做完了,人家说好,你就开心;人家嘲笑,你就难受。你的情绪掌握在别人手里,多不自在啊。 孩子一辈子不可能不遇挫折,不遇毁谤,你能做什么,给她一颗耐受的心。观德于忍,观福于量啊。你有一颗这样的心,顺境、逆境,你都无妨,像孔子说的: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怎么着都行。这样的孩子,父母还操什么心;这样的学生,老师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所以,读经典,就是要学古人的智慧。我自己在争强好胜、自私自利几十年后,终于渐渐发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方才坚信了一句大实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经典里都是老人言,你读来读去,一定占最大的便宜。少走弯路啊。

长按即可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