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走马以粪、戎马生于郊说明什么?

 水木年华138 2017-08-01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六十一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走马以粪、戎马生于郊说明什么?

第46章老子又发“知足”论,这次不同于前面章节的知足观,老子说过,知足不辱,知足者富,这些知足观停留在个人感受,停留在个人的生存层面。此章老子提出了“知足之足是常足”的观点,常足就是要把知足当作常态化的心态去保持。老子因为什么事谈起了知足?又因何事推论“知足常足”的观点呢?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大意是天下有道的时候,战马回归到农户家里耕作农田;天下无道的时候,战马聚拢在郊外备战、打仗。“却”不是转折词,古文指返还、返回的意思,为何称走马?马在农田耕作是活动的状态,老子用走和粪形象地表述了马耕作、粪拉田的情景。古文“郊”指两国之间的边境,“生”表达出战马时时聚集于郊外的情景。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走马以粪、戎马生于郊说明什么?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大意是不知足是祸害的根源,贪婪是犯错的源头。这句话和上句话看似没有关联,上句指军事,而此句却转到人们的心态和情感上来。这就是本枢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老子因为什么事谈起了知足呢”?老子是从战争谈起了知足,战争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存亡,涉及到百姓的生死,如果因为统治者不知足和贪婪引发了战争,那么,发动战争之人就是历史的罪人。老子是在警告那些总想兼并国土、称霸中原的统治者知足一些吧,还百姓安宁的生活,给国家正常的秩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老子下句话又强调指出“常足”是关键。

“故知足之足,常足也”。这句话是强调之词。常是常态化的常,老子笔下的“常”是了不起的词语,“道可道,非常道”赋予“常道”很高的标准,常道堪比永恒的真理;“知常曰明”就是说人懂得了常态化的道理就是明道了。“常足”可以结合“常道”来理解,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于统治者寄予的希望。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知足,要把知足当成一种常态化情感和治国的理念,不要有觊觎之心,给本国和他国带来灾难。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走马以粪、戎马生于郊说明什么?

46章通行本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糞。天下无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