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阅兵亲擂战鼓,尚书突然奏事阵容大乱,皇帝怒斩大臣却意外发现名将:朕的周亚夫在此!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7-08-01

古语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要和平,不希望战争,然而,和平不是乞求得来的,是斗争的产物!关于这一点,古人就已经十分清楚,历史上就有多次举行阅兵和军演的记录,在唐玄宗继位初期,就举行过一次阵容庞大的阅兵,不过这次阅兵却出了一点意外,导致军演并不成功,但因祸得福的是,国家反倒因为这次意外发现了两员名将!

皇帝阅兵亲擂战鼓,尚书突然奏事阵容大乱,皇帝怒斩大臣却意外发现名将:朕的周亚夫在此!

那是在先天二年的十月,刚刚登基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骊山脚下举行继位以来的最大一次军演,参演部队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各支军队在各自主帅的统领下排兵布阵,严阵以待。雄姿英发的唐玄宗看着甲胄鲜明的军队不禁豪气干云,亲自擂鼓助阵。听见鼓响,各支军队开始按照预定计划行动,阵容齐整,士气昂扬。可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年纪大了头有点晕,兵部尚书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郭元振是朝廷重臣,久守边疆,玄宗以为有什么大事,急忙停手。鼓声就是命令,这一停不要紧,底下的军队不知所措,急忙收住阵脚,阵型大乱。细问之下,原来这位尚书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唐玄宗气的不得了,整个演习精心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被你一下子搞砸,几万人白忙活,真是气也气死了。一气之下,唐玄宗命人将郭元振立即斩首。当时众多重臣为其求情:'郭元振立过大功,即便犯了重罪,也应当予以宽恕。'因为郭元振在抵抗吐蕃、安定西域方面立有大功,唐玄宗便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将他流放广东。

皇帝阅兵亲擂战鼓,尚书突然奏事阵容大乱,皇帝怒斩大臣却意外发现名将:朕的周亚夫在此!

但这口气不平,怎么也要找个替罪羊啊,于是唐玄宗下令将主管礼仪的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斩首。其实,唐绍也是皇帝的爱臣,唐玄宗以为大臣们怎么着也要为其求情,到时顺水推舟也就罢了。谁曾想,当时右金吾将军李邈行动迅速,皇帝话音未落他那里就宣布了命令,“遂斩之”,皇帝和众大臣不禁都傻了眼。唐玄宗心疼不已,但事已至此,也无法挽回了。(后来李邈因此被玄宗厌恶,找茬将其逐出朝廷。)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

当时各路军马震惊失措,队形散乱,只有左卫大将军薛讷和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人所领兵马岿然不动。唐玄宗大为欣赏,派遣轻骑宣召薛讷和解琬觐见,轻骑企图进入他们的军营,但这两个将军治军严整,严禁使者随意进入军营。玄宗大加赞赏,特意慰勉,盛赞薛讷和解琬有汉代名将周亚夫之风。

解琬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我们暂且不表,这个薛讷是谁啊?他就是大唐名将薛仁贵的长子,大名鼎鼎的“薛丁山”的原型。薛讷以将门之子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有一次突厥侵入河北,边患紧急,武则天任命薛讷为左武卫将军、安东经略,镇守边疆,屡立战功。

皇帝阅兵亲擂战鼓,尚书突然奏事阵容大乱,皇帝怒斩大臣却意外发现名将:朕的周亚夫在此!

这次军演,他的表现又被唐玄宗记在心里,第二年就派其为主帅领兵抵御契丹,只不过当时军士苦于酷暑,诸将不谐,军事失利,他被削去官爵。但薛讷'资忠报主,见义忘身',同年10月,吐番入侵情势危急,唐玄宗准备御驾亲征。薛讷以平民身份摄佐羽林军,奋力抗击,生擒吐蕃将领六指乡弥洪,缴获无数器械牲畜,十几年来对吐蕃作战的巨大胜利,唐玄宗也免于亲征。后来,薛讷授凉州镇军大总管,驻守凉州,降服五部突厥,为唐朝北部边境暂时解除了危机。不久,薛讷以年老致仕,回家休养。

《旧唐书》曰:“...薛讷、王晙,善阵能师,共服戎虏,不忧边陲。'能做到这样,不愧为一代名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