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说中医(9)血压

 为什么73 2017-08-01


血压无疑是最常检测的身体指标之一,检测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解血压值是否过高,以便随时降压。可见在大众的印象中,血压是随时可能升高的,所以需要经常控制,这样才能防止由于血压不断升高可能造成的血管破裂。可是,这种随时降压的预防措施真的起到保护血管和心脏的作用了吗?


要了解真实情况首先需要了解血压是什么,以及造成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压是心脏通过搏动,也就是一收缩一舒张所产生的,推动血液循环并最终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当心室收缩时压力最大,这时的压力值被称为高压。当心室舒张时压力最小,这时的压力值被称为低压。


造成血压升高的原因,除心脏热度过高造成的心室自身膨胀力加大外,其他情况主要来自血液与血管的阻力加大。为了克服阻力,心脏不得不以加压的方式克服阻力以完成正常的血液输送任务,这时就会造成血压升高。


血液方面,由于血温降低或血粘度升高,也就是血液趋向固化的情况下流动就会缓慢,阻力也就会加大,这时心脏为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只能被迫增加压力。


血管方面,如果血管温度下降造成血管弹性降低而趋于硬化,伸缩度减小,由于血液运行空间缩小也会造成阻力加大,这时心脏为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到位也只能被动增加压力。


血压升高有个前提,就是心脏在自身动力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升高血压,如果心脏自身动力不足,也就无力升高血压,结果就会造成局部器官供血不足,影响到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升高血压是心脏在无法降低血液及血管阻力的前提下,为完成血液输送工作被迫采取的调控措施,而这种调控措施只有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允许之内才能做到。


了解了造成血压升高的阻力原因,排除阻力也就成了降低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且不影响血液正常运行的唯一可行的方法。也就是只有通过节制饮食减少油腻食品的摄入,以加快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液血管温度,以改变血液凝滞血管硬化状况,才能彻底改变血压被动升高的局面。


而目前中医界通常采取的清热凉血平肝潜阳之类的滋阴降火方法,只适合热度过高造成的心室自身膨胀力加大的情况现实中单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并不适合因血液血管阻力加大造成的血压升高。


而西医所采用的降低心脏动力、减少血容量(利尿)、扩张血管等方法,虽然能在指标上降低血压值,但对心脏、肾脏正常功能以及血管弹性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破坏作用,而且同时会造成了局部供血不足,产生了一系列功能性障碍


可见,目前医疗界所采用的降低血压的方法,都没与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反而由于盲目降压造成了很多功能性破坏,并更不值得普遍推广。


而事实上,对于缺血造成的功能性障碍,有时身体必须通过暂时升高血压来完成血液输送才能恢复正常功能,有些病人甚至高压需要升高到200以上才能达到目的,这对于只知降压不知升压的医疗界来说就更应是闻所未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