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实践中落实语用——以《桥》的教学为例

 GXF360 2017-08-01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课标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依据文本特点落实语用教学。

一、在目标中落实语用

《桥》的语言表达训练点很多,如设置悬念,善用短句,细节描写,环境渲染等。选择哪些点教学合适呢?

设置悬念、善用短句是小小说的主要特点,按理说应该作为主要训练点,但《桥》是整个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小小说,可见小小说不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两个表达特点只要求学生有初步认识,不能作为主要训练点。细节描写也可以作为训练点,但从三年级开始,细节描写一直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重点,学生对其已经很熟悉,如果将它作为训练点,教学就缺乏挑战性。环境描写在教材中经常见到,学生虽然有所感知,但没有具体探究过它的作用和写法,属于熟悉而陌生的事物。经过这样的思考后,教师确立了《桥》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认识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提升学生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情、品质的能力。这样的目标既能做到一课一得,又具有挑战性。

二、在朗读中落实语用

开课伊始,教师直接出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认识环境描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采用师生轮读的方式(教师读描写环境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支书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初步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了读的铺垫,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白了这一特定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老支书不徇私情、无私无畏的高大形象,进而归纳出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和烘托形象的作用。

这个环节,教师从认识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掌握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情境中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语言和形式、内容和情感的和谐共生。

三、在实践中落实语用

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搭建阅读平台,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落实语用。

首先,教师出示自学提示:1.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把它们画出来。想一想,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并用关键词作批注。2.用学到的方法对比阅读《大江保卫战》(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和《钓鱼的启示》(五年级上册),看看它们的环境描写与《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大江保卫战》的环境描写,作用和《桥》相似,学生很容易发现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钓鱼的启示》的环境描写不仅能烘托品质,还能衬托心情。这是教学的另一个落脚点,教师做了引导。

师:通过学习《桥》和《大江保卫战》,我们明白了环境描写可以烘托品质。《钓鱼的启示》中有哪些环境描写,又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1“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出父亲对道德的坚守,也是烘托品质的。

2“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当时的环境特别宁静、美丽。

师:这里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3接下来我们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特别高兴。

师:把上文结合起来想一想,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师: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了环境描写的又一个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课文中还有一处这样的环境描写,你发现了吗?

5“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银色的月光”表现出我钓到鱼后得意的心情。

对比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事物的特点更明显。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了环境描写的作用。随后,教师通过看视频读和配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环境描写的魅力。

四、在练笔中落实语用

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学生认识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后,教师引导他们关注环境描写的方法。首先,教师出示了这几篇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进行环境描写的?他们使用的方法相同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发现了单篇文章的一些描写方法(如《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等),但对于几篇文章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再现当时情境的共同特点,却始终难以发现。这正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教师以《钓鱼的启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师:作者钓到鲈鱼的那个夜晚,除了银色的月光,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呢?

1树,水草……

师: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景物,而只写了月光?

2“银色的月光”更能写出夜晚的宁静,衬托出心情的愉快。

师:“银色的月光”能再现当时的情境,我们称之为典型景物。另外两篇文章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呢?

3《桥》和《大江保卫战》都写到了洪水。洪水最能表现情势的危急,它的可怕也更能烘托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师:进行环境描写时,需要抓住典型景物再现当时的情境。为了更好地突出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在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方法有了具体认识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学生习作中的环境描写片段。这种做法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环境描写的心理距离,让他们觉得环境描写并不是难事。最后,教师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给同伴的习作《爸爸的白发》加上两段环境描写,以衬托“我”的心情。一名学生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增加了这样一段环境描写:回家的路上,太阳忽然被乌云遮住了,没有了一点光彩;树的叶子灰扑扑的,仿佛一千年也没被冲洗过;小花、小草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神态。另一名学生在“爸爸耐心地为我讲解完题目”后,增加了这样一段话: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树的叶子在阳光下绿得发亮,小花、小草在风中翩翩起舞。学生补写的这两段话不仅抓住了典型景物,而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可见,他们已经掌握了环境描写的表达方法。

五、在拓展中落实语用

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设计了推荐阅读书目环节——推荐学生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具体要求是:关注书中的环境描写,思考环境描写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把学生的阅读实践由课内引向了课外,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环境描写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互动链接】

教学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比较——品读——拓展。

教师先出示一段与课文不同的文字(牵牛花开了,蔷薇开了,睡莲开了,午时花开了……昙花开了),让学生比较两段话的不同之处,说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学生都说喜欢原文,因为改过的文字写每一种花的开放都说“开了”,显得很单调。原文的写法就很灵动,比如牵牛花因为形状像喇叭,而且是紫色的,所以说“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花颜色艳丽,像小朋友的笑脸,所以说“绽开了笑脸”;睡莲因为含着一个“睡”字,所以说“从梦中醒来”……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这几种花开花时的样子,并请几名学生分别朗读相应的句子。学生通过读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生动、准确。最后,我展示了其他几种植物开花的图片,进行拓展训练:龙葵花、芍药和夜来香也开了,我们可以怎么说呢?有了前面的训练作基础,学生的表达十分精彩。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冯卫)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教学过程中,我提出问题:你能根据这几句话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吗?学生画出简笔画后,我继续提问:你为什么能画出爬山虎的脚?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考查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那么第二个问题则能引导学生从观察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会领悟到:第一句话点出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第二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描述得十分贴切;第三句话是对第二句的补充,把爬山虎的脚的颜色说得清清楚楚。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留心观察、准确表述的重要,而这也正是学生能画出爬山虎的脚的原因。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夏刚卫)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词语的教学。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我总是先让学生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把词语放到句子和段落中去揣摩。此外,我还很注重根据文体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六年级下册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结构方式相似,且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教学时,我通过讲一讲这个故事、选一段演一演、比一比如果去掉想象的部分文章有什么不同三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的特点。

(麻城市黄土岗镇长岭岗小学胡英俊)

绘本图文精美,故事生动,学生都喜爱阅读。广州出版社出版的绘本《我不想生气》中,作者特蕾西·莫洛尼在写小兔生气的感受时,用了这样的句子:“当我生气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像装着一个大火球,马、上、就、要、爆炸啦!”作者借用形象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比直白地说“我很生气,我生气极了!”更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教学时,我抓住这个句子设计了这样的语用训练点:按照这样的句式,用形象的事物说出自己遇到某件事的感受。学生写出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如,当我生气的时候,像是进入了冰天雪地的世界,浑身冷得发抖,却找不到烤火的地方。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胡敏)

落实语用要从目标开始。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的教案中拟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花团锦簇”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为了进行语用训练,我新增了一个教学目标——“揣摩和学习课文中观察和感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能说出自己喜爱的某一个或几个语句的语言特点”,并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教学内容。这样一来,语用训练就有了载体。

(麻城市龟山镇打雁尖教学点熊绍祥)

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从结构方式来讲,前半部分讲述了钓鱼的经历,后半部分讲述了获得的启示。文中共有三处环境描写,前两处烘托了人物心情,第三处衬托出鲈鱼对“我”的诱惑力以及父亲对原则的坚守,是凸显文本主题的背景。

教学中,我依据文本特点,抓住文中的细节,让学生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和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读懂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以及“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领悟了将事与理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给学生读了一篇记事小作文,要求他们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获得的启示;接着,链接了童话故事《丑小鸭》中两段环境描写的文字,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最后,要求学生给记事小作文加入环境描写。这样教学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了语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