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33条

 咸佛墨医 2017-08-02

第233条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津液内竭,肠胃干燥,大便因硬,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药外治而导引之。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承上条详其义、以明其治也。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大便而无满痛之苦,不可攻之,当待津液还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至直肠,难出肛门之时,则用蜜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气通燥;或猪胆汁清热润燥,皆可为引导法,择而用之可也。

集注

张璐曰:凡系多汗伤津,及屡经汗下不解,或尺中脉迟弱,元气素虚之人,当攻而不可攻者,并宜导法。

程应旄曰:小便自利者,津液未还入胃中,津液内竭而,故自欲大便,但苦不能出耳。须有此光景时,方可从外导法,渍润其肠,肠润则水流就湿,津液自归还于胃,故不但大便通,而小便亦从内转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本自汗,更发汗,则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则下焦之液又内竭。胃中津液两竭,大便之硬可知。虽硬而小便自利,是内实而非内热矣。盖阳明之实,不患在燥而患在热。此内既无热,只须外润其燥耳。连用三自字,见胃实而无变证者,当任其自然,而不可妄治。更当探苦欲之病情,于欲大便时,因其势而利导之,不欲便者,宜静以俟之矣。此何以故?盖胃家实,固是病根,亦是其人命根,禁攻其实者,先虑其虚耳。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本自汗出,若又发其汗,或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非胃热土燥可比,大便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结而不下,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土瓜根汁,入少水,筒吹人肛门,大便立通.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自汗出,则不由潮热而出可知。或发汗及小便自利者,藏府固无实热也。夫内有实热而大便燥结者,宜承气以攻之,此固无可疑者。此证则为津液内竭,大便虽硬,不可遽投承气,惟仲师但有此说,所以不可攻之理,未有明言。盖肠壁间淋巴微管,含有消化食物之乳糜,原所以排泄废料,承气入肠,芒硝咸寒善走,能借淋巴微管中乳糜,及将出未出之废料水液,润燥屎而驱之外出。今肠内津液既竭,虽有芒硝之力,而肠中无可借助,故虽攻而不能动,必待其乳糜渐复,自欲大便,然后用法以导之。

门人张永年述其戚陈姓一证,四明医家周某用猪胆汁导法奏效,可备参研。略谓陈姓始病咯血,其色紫黑,经西医用止血针,血遂中止。翊日,病者腹满,困顿日甚,延至半月,大便不行,始而用蜜导不行,用灌肠法,又不行,复用一切通大便之西药,终不行。于告陈曰:「同乡周某良医也。」陈喜,使人延周,时不大便已一月矣。周至,察其脉无他病,病独在肠,乃令病家觅得猪胆,倾于盂,调以醋,借西医灌肠器以灌之。甫灌入,转矢气不绝,不踰时大便出。凡三寸许,掷于地有声,击以石,不稍损,乃浸以清水,半日许,盂水皆赤,乃知向日所吐之血,本为瘀血。因西医用针止住,反下结大肠而为病也。越七日,又不大便,复用前法,下燥矢二枚,皆三寸许,病乃告痊。予于此悟密煎导法,惟证情较轻者宜之。土瓜根又不易得,惟猪胆汁随地随时皆有。近世医家,弃良方而不用,为可惜也(猪胆并肠液,西医通称消化液,盖胆汁最苦,能泄而降,人固如此,猪亦宜然,况猪之所食至为秽浊,则猪之胆汁,疏泄秽浊之力必巨,故借之以助排泄粪秽,最为合用,而况胆汁含有硷性,硷与醋化合最易发酵,肠中燥屎遇之,亦以收缩胀力而易为活动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介绍阳明病的外导之法。

阳明未成燥实,只可以用外导,不可以用内攻之法。

阳明病的自汗出,这是它的规律,如果发汗,津液更受伤了。津液受伤,而小便自利者,就是小便也不能调节了。发汗后伤津液,应当小便少。若是小便少者,津液还能调节肠胃之燥。现在,津液不能调节,此为津液内竭,小便也利,又出汗了,所以肠胃的津液就竭乏了。竭者乏也,就是缺乏了。津液竭乏,大便就硬了,虽硬不可攻之,大便硬是由于津液的竭乏,而不是燥热导致的,不同于阳明病的燥热的内结,所以不能用承气汤攻下。

只是津液内竭的大便硬,没有腹满疼痛、拒按这些症状,也没有潮热、谵语的症状,它和承气汤证还不一样。承气汤证是有转矢气,大便下不来,没有便意。但是这个有便意,当须自欲大便,有便意,肠子里大便硬了,津液内竭,要用导法。

在什么时候用?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他当须自欲大便的时候,大便燥结的程度还不很厉害,还有排便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大便解出来。医生用导法,也就是恰好在这时候用。为什么?就是因势利导,他想要大便又出不来,给他帮助一下子,用外导之法,大便就下来了。

宜蜜煎导而通之。蜜煎导,是润肠止燥之外导。若土瓜根,或者用土瓜根,土瓜根是宣气通燥的一种外导之法。与大猪胆汁,要用一个大的猪胆汁。猪胆汁的导法叫清热润燥的导法。皆可为导,就是皆可用作导便的方法。这一条的病位在直肠,肛门上面的那么一块。这个地方燥结了,他有排大便的要求,但是排泄不出来。由于津液缺乏、肠中干燥所造成的,不要用承气汤,要用外导的导便的方法。因为它就那么一块,在直肠,里边没有多少燥热。不要小看导便的方法,这也是解决阳明病的一个方面。

中医在后汉时期就有了导便之法了,是医学上的一个突破。根据中外医学史来验证、来考察,就是中国的导便之法,先于世界各国500年。而且,使用的方法丰富多彩。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告诉我们要有选择性。肠子要是燥的,就用蜜煎导,蜜又是滋润又滑利。如果肠子燥又见有热,用猪胆汁。用大的猪苦胆灌肠,猪胆汁不但能够润燥还能清肠中之热。有的医学家们又提出来了,冬天可以用蜜煎导,夏天可以用猪胆汁。如果六腑之气不利,大肠燥,腑气还不利,气血还不利,小肚子还有些胀满,这时候可以用土瓜根。土瓜根能够宣气润燥。

现在需要讲一讲怎么样用导法。现在有灌肠,肥皂条,人家都有了,这个老掉牙的东西还讲什么。这个东西还是要讲一讲,因为它早于世界,还得看看。蜜煎导,蜜煎就是煎蜜,把蜂蜜放到勺里,放火上煎,就是煎蜜。为什么要煎蜜?因为蜜里带有水分,煎一煎可以把水分给蒸发出去,黏度增大,最后就比较稠厚了。拿出来稍微冷却,见凉就变硬。两个手,抹上一点儿油,把蜜搓成个头锐、后面稍微粗的长条,这个地方有个凹陷。一共搓三枚,给肛门里送进去一个。一个不行,然后送进去第二个,第三个。这三个送完以后,护理人员或患者自己用一块干净的布把手包上,然后用大拇指在肛门里捂住,捂住以后要忍耐一会儿。不捂住不行,蜜见了凉就硬了,到肛门里见热就化了。大便硬是因为缺乏津液,蜜一融化,肠子里得到润滑,大便就下来了。下的时候不要马上松手,还要用手堵着。书上是这样记录的,有旁流了、堵不住了,然后再放手,一下子大便就下来了。不要松手太早,还没等下来,一松手,蜜就下来了,这会影响导便的效果。

猪胆汁怎么导?用一个大新鲜的猪苦胆,把它切开口,然后用一个干净的小的竹管,就插在开口里,接插好后一头用油,现在有凡士林了,抹点儿凡士林就可以。然后把小竹管插入肛门里,要稍微深一点儿,外头,就像大粪球,用手捏着,一点儿一点儿把猪胆汁就打进去。等猪胆汁进肠子里,一会儿大便就可以泻下来,这是第二个法子。

土瓜根这个方子缺了。根据晋朝抱朴子葛洪《肘后方》,土瓜根的外导治导便不通法,土瓜根捣成汁,然后把它用竹筒往里倾斜着灌入肛门,这是外导的三法。猪胆汁不太方便找,一般用蜜煎导的机会多一点儿。阳明病有下法,下法里有导法,将来以后还要讲脾约丸,脾约丸是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丸药。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它说阳明病本来它是自汗出的,那么若再发其汗,造成这个津液亡失太多了,同时小便又自利,这样子造成这个大便干。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这个是由于津液丧失太多了,这种大便硬不像阳明病那种由于热邪造成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吃承气汤类的药,那大承气汤更不能用了。

当须自欲大便,那么这个呢就等它自己大便下来,如果要想办法治,可以用蜜煎导而通之,蜜煎导这是个法治,或者用土瓜根,或者用大猪胆汁,全可以导此大便出来,后头这几个法子就是近乎现在的灌肠,跟西医灌肠的治法是一样的。

那么这一条根据我们前头讲过,你看前头有那么一节,你们回头看看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如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硬也」,这一节就承这个203条说的话。

203那节说了本来是自汗出的,阳明病它是自汗出的,那么里头热,你再重发其汗,就更伤津液。不过那个不是小便自利,它说小便当时日三、四行,现在小便少了,日再行,表示这个津液逐渐恢复,所以这个津液应该还要还入胃中的,那个大便它就出来了。

那么这一节呢它不是,开始意思是一样的,也是本自汗出而又发其汗,可是这个小便反而自利,它小便不是一点点的减少,所以它津液不能自还,这个说的就是203条的另一半。那么如果小便要是自利怎么办呢?这也就是小便自利,而使津液内竭,造成这个大便硬,这也不能攻啊。它这就是这样的,那怎么治疗呢?想法让患者自欲大便,就是用灌肠引导的办法。

那么底下这几个法子呢,你看一看,先说这个蜜煎导就是食蜜,它是用七合,那么这一味药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就是软软乎乎的,欲可丸,我们观察呀可以做成丸的时候就可以了。并手捻做挺,就是做一个挺,就是膏状的,令这个头啊锐,头比较尖,大如指,就像人的手指头这样子,大概像大拇指这样了。二寸许,长二寸许,这个二寸许古书的寸没有现在的寸大。当热时急作,当那个蜜热的时候赶紧作,一凉它就要硬了,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要大便的时候你不要拿手捂着了,底下说「疑非仲景方」是不对的,这个根本就是它这个书里的,「已试甚良,疑非仲景方」,这几句在成无己那本是没有,《玉函》经里面也没有,是后人搞得,这个不要这几个字,那么已试甚良,这个经过试验很好。

还一个法子,用这个大猪胆汁,这个更好,这个我也试验过,猪胆汁一枚,就是这个猪胆,整个猪胆一个,把那个汁啊,泻出去一部分,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内,把那个汁倒出来搁在碗里头,那意思是这样子,加上少许醋,然后往谷道里灌。这个灌,古人有这么个法子,就用那个猪胆,原来那个猪胆,用猪胆那个汁啊,稍倒出点,再灌入点醋,在里头把它搅和好就行,那古人用竹子,就是毛笔那个笔管就行,插到猪胆里头把它弄结实,把那个头抹点那个油啊、或者蜡啊,纳入肛门,以便那个猪胆就能灌进去,这也是个法子。如一食顷当大便,就是灌上猪胆一小时就要大便,这个还是有好处,这个猪胆灌肠啊比我们现在那个肥皂灌肠好点。

另外一个呢它说是一个土瓜根,这个土瓜根就是土瓜那个根啊,你把它削了,它那个东西也有粘滑性质,然后把它蘸上蜜,把它纳入谷道,也是一个样,跟那个蜜煎导差不多。

这个就是说那个大便硬啊,也要看情形,不是大便硬就要吃大承气汤,不是,它没有大实、大满、大痛、潮热,它不是由这种情况造成的,所以这个辨证啊不光看症候,还要看当时的这个病情,是怎么造成这个大便硬的,这也挺重要的,这种人如果用泻下是绝对要虚的。


子恒试注

阳明病,原本就有自汗出一症,甚至濈然汗出。如果治疗阳明病误用发汗之法,则汗出过多容易伤及阴液,此时小便减少,说明津液尚有还于胃中的可能(互参第203条),但如果小便是通利的,时间久了津液必然枯竭,无水行舟,则大便必然硬而难下,虽然硬但不能使用攻下之法,因为攻下之法也会伤及阴液,大便更难排出。这种情况应当等病人自己想要排便时,选择蜜煎外用的方法润肠通便。或者选择土瓜根或者大猪胆汁也可以润肠导便。

条文互参

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 ,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自我测验

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复制可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