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课改升级指南》前言 我的教育主张(下)

 美文云中飞 2017-08-02

世易时移,学生变了,学生学习环境变了,生活环境变了,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变了,互联网、数字化早已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电子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科技化时代已经到来,新科技、高科技正在改变着人类世界,我们必须勇敢面对,顺应时代发展,面向人类未来,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学校教育转型升级。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灵魂,创新强则国强,创新弱则国弱,强国须先强教,强教须先创新教育,创新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是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竞争是科技创新实力的竞争,科技竞争最终归结到人才的竞争,创新型强国必须靠千百万创新型人才去支撑。因此,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式,适应国家发展心需要,教育必须率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创新,不断升级改造,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担当使命,创新教学,创新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乐育英才,献计献力。

传统教育、传统课堂教学急需升级,急需改进,不改确实不行。但是,课改绝不是推倒重来,不是“颠覆”,不是否定一切,也不是全盘西方化,更不是倒退到过去,回到起点,不能倒退到民国时期,更不能倒退到单纯应试教育,谎称我们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最先进的教育,无需改革,无需创新;认为美国的、英国的、世界上一切国家的教育都赶不上中国,我们无需改革,这都不是正确的观点。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缺陷,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创新发展。

考试制度也是中华民族发明的最好的评价方法,教学策略,都是我国为人类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国家都在学习我们发明的考试方法选拨人才,考查学业,评价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预言,考试评价法、讲授教学法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一直无限期流传下去,传承下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国际竞争和国家对人才标准的提高,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学校的传统方法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必须把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上来。讲授教学法是人类发现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有些知识、有些学科可能使用其它新教学方法要更为有效,培养的人才工作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讲授教学法只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众多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种,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国内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的自学式、合作式、合作互动式、讨论式、展示互动式、启发式、情境教学法、发现法、海量阅读法、体验法、实践应用法等新兴教学方法如果能够与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会更加有效、高效。

课改是国家意志。为什么要实行课改?我觉得,是因为随着世界经济、教育、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有许多地方需要与国际接轨,需要优化升级。大家都知道,从2001 年开始的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那时候起,国家连续颁发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几个纲领性文件:中发[1999]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基〔2001〕17 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基二〔2014〕4 号《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2014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已经做出了骄人的令世界震惊的伟大贡献。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普及率,在人才培养方面,在为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人才支撑方面,在推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方面,贡献特别巨大,令世界瞩目,我们仅仅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基础建设路程,包括教育的、科技的、经济的等等,我们依靠全面改革开放的红利,迈进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行列!但是,任何国家的教育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一些不足和短板的,深入一步看社会在发展,国际竞争、国家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在变化,我们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强国,建设科技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伟大目标感召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教育观念,解放落后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发挥我国教育的优势,在继续做好夯实基础,加强双基,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同时,需要补齐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短板,围绕这一教育新目标,我们就要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改变课程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知识渊博、基本技能过硬、能担当、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的新型人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改革者毕竟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甚至打击,也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坚韧的毅力,课改一定能够成功。在此,我把我国新时期课改的先锋人物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和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的几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我们正因为有教育信仰,所以才敢于知难而进;正因为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所以才乐此不疲;正因为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所以我们才于喧嚣之中不动如山”。“我们不是为了一个昌乐二中,我们在为了整个中国教育而努力。支撑我们的是一个朴素的信仰,经过我们的努力,教育会变得更好。经过教育的努力,我们的民族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且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很有可能,这本书还会出下一本,因为课改还在路上,我们还要继续前行,课改还要不断升级。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