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别人的知识据为己有

 蜗牛的家WJ 2017-08-02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却记不住多少?

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TED却做不好演讲?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

因为那些知识、那些道理并没有真正成为你大脑、你生命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把读到、看到、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为我所用呢?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用”出来。

中文有个词叫“学以致用”,就是说学过的东西要达到用的目的。但事实上,“用以致学”才是学习的关键,即要抱着去运用的想法和态度而学习,这样学习时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把所学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

比如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学校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大学毕业还是英语哑巴,根本不敢开口跟老外交流?而专门做老外生意的商铺小贩反而口语流利、发音地道,和老外谈笑风生?原因就在于前者只是为了应试,考试过了就万事大吉,根本没有想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对于后者来说,使用英语是刚需,如果掌握不好就没法做生意,就要饿肚子,所以他们首先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次会在运用中不断练习不断改进,最终达到醇熟的境界。

所以再重复一遍:“用”是真正掌握一切知识的关键步骤

首先,在学习前就要想着怎么去用。如果你在学之前心里就有一个明确的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想了解的主题,你在学的时候就会更关注那些对你来说真正有用的东西,忽略细枝末节的东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本书不一定要读完才有用,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从“用”出发,找不同的材料来读,结合同题材同主题的很多本书按照自己的逻辑吸收知识,而不是限于某本书。

其次,想尽一切办法边学边用、边用边学。而不是等到全部学完才去用。用的过程可以帮助你不断回忆、复习、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学习游泳的例子,你不需要看完一整本讲游泳的书再下水开游。学完了最基本的打腿动作你就应该到泳池里去实践了。在真正游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可能忘记了一些动作要领(比如打腿是双腿要并拢),或者有些动作做起来比较别扭,你可以马上回去再看一遍这一章,及时调整。

最后,用的过程尽可能想办法得到反馈,从而帮助检验和反思学到的东西。事实上,得到反馈是在任何领域有所改进的必要手段。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让自己得到正向反馈,比如你学了一段时间手绘,就试着把读过的书或听过的课用手绘的方式画出来,发给朋友看或者发到网上,得到尽可能多的赞或者鼓励,这样你就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正向反馈同样是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步骤,参考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如何坚持一个好行为,最终养成好习惯>)

有的时候,反馈甚至可以是负面的,比如你挣扎着把前一天学的英语说出来,结果说错了,被人喷了或嘲笑了,其实这也是你不断改进的动力源泉。负反馈处理得当的话,有时甚至能够比正反馈更加给人动力。

从今天开始就尝试着把你学到的知识用出来吧,让你听过道理帮你过好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