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力玩的是什么?是动嘴皮子吗?沟通力包括动嘴皮子,但是远不止动嘴皮子。客观地讲,动嘴皮子仅是沟通力构成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只因为沟通力时常与说话、表达连在一起,很容易为人们所注意,故而很多人认为,沟通就是耍嘴皮子的,沟通力强就是嘴皮子利索,也就是嘴巴功夫厉害。
我不是从学术角度研究沟通的人,但是我却是一个将沟通用于业务、工作与生活并因此而取得显著成效的人。如果您了解我,您不会不相信我的话。其他研究沟通的人是什么情况,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对沟通的研究是在充分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先有实践经验,再去探索理论根据或者总结出独一无二的指导自己行动的理念。理论再好,若是脱离实际,就对实际没任何帮助;对实际没有帮助的理论,不懂也罢,不要也成。
写到这里就该讨论本文的主题,也就是如何改善沟通、如何铸造沟通力的问题。就我的经验而言,改善沟通、提高沟通力至少要从四大方面入手。
第一是环境。环境第一重要,没有环境施以足够的压迫,不善沟通的人恐怕永远也不会主动改善沟通——人通常是安于现状的。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凡治乱存亡,安危强弱,必有其遇,然后可成,各一则不设”。说白了就是,长远目标与眼前处境必须有巨大反差,就像治乱、安危、强弱之间那样;缺少这种反差,处境与目标拉不开档次,人是不会产生足够动力的——完全没必要费那么大事。人要改变,只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才有意义。小修小改,说不上改变,也不可能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因而也只有脱胎换骨地改变才令人产生强大的动力。越落后、越艰难,才越有动力。决心进行脱胎换骨改变之际,便是沟通力开始显著提升之时。非我危言耸听,实际确实如此。
第二是实践。有人说沟通是一种知识。说沟通是知识,潜台词是沟通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得来。对此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沟通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来自实践磨练的修养。实践意味着什么?第一次做得不对或者效果不好,就改;第二次,有改善,但是不理想,继续改;第三次进步很大,但是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接着改,直到成效理想为止。改变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瞬间完成,而是需要相当长的过程,非常复杂的经历。现在的人缺乏“后坐力”,就是坐在社会后排产生的反作用力,即知耻而后勇。相反,很多人总是指望灵丹妙药或者仙招妙法,以便瞬间掌握就能解决问题。这种想法现实吗?要我说是异想天开,甚至痴人说梦。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沟通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用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对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就是打持久战的准备。可以肯定地说沟通是不可能通过书本学会的,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人们可以从书本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一些提示或者启发。我写沟通书就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
第三是参悟。说到实践,看别人实践应该会有所醒悟,按理说轮到自己时应该会少用时间,省些力气。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你看到的实践是别人的,不是你的;不是你亲自实践得来的东西,你就没感觉。即便你进行的实践与别人一模一样,也要亲自做一做,绝对不能省略。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只学别人的经验,学到手的只能是没感觉的经验。换句话说就是,从别人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沟通,学到的东西若没有参悟,其结果只会停留在表面或者肤浅的位置。通过实践得到的才是有感悟、深入骨髓、习惯成自然的东西,才能深深烙在潜意识中,使其与你自身修养融合在一起。只有深深烙在潜意识中,并与你的整体思想、风格、修养等有机融合起来,你得到的东西才会使你的沟通出神入化,事半功倍。仅有实践还不够,还要懂得参悟。所谓参悟就是悟出实践经验中蕴含的道理。只有悟出这个道理,轮到自己实践时才不会亦步亦趋,也不会暴虎冯河。电视剧《卧薪尝胆》中范蠡说过下列的话,大致意思是有人有经验和知识,可是就是做不成事,原因是中间缺少参悟这座桥将两者连接起来。可见参悟对一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多么重要。
第四是自我。练沟通不是将一剂膏药贴在身上就算完事,如果那样,只能让身体与膏药貌合神离。沟通必须从内心改变做起,思想、习惯、策略、方法以及价值观有了本质的变化,沟通力才会有翻天覆地的改进。道理很简单,人的言谈举止是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控制的,是由自我修炼决定的,这便是自我沟通。以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某个单位搞“五讲四美”教育,将文明礼貌语言弄上墙。如果一个人不能发自内心地追求文明,文明礼貌语言即便贴满墙,这个人的行为也不可能有文明,讲礼貌。即便文明礼貌语言记住了,只要不是发自内心改造过自己,早晚会露出马脚。这种做表面文章的行为,除了自欺欺人,什么积极作用都没有。所以,改善沟通必须从内在的自我沟通做起。自我沟通达到一定水平,思想深处有了沟通的土壤,需要时便会得到内心各方面的全力配合。有各方面配合的沟通,才是真沟通,才可能是有效的沟通。
在我看来,沟通力就应该是这个玩法。有压力,勤实践,多参悟,从自我出发到,螺旋上升,直至达到最佳境界。这样的玩法估计以前很少有人提起,好像也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玩法绝不是今天才想起,我的新书《勾通力是怎样炼成的: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就是循着这个玩法撰写的。这本书不仅有我个人善与不善沟通的历史对比,还有古今中外的沟通事例。有案例,有说明;有道理,有方法。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沟通,本书将为你提供有效的提示与参考。如果这些提示与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我将深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