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儒家强调自我修养,但它注重的并不是从修养中自家体验而得的“知”,而是要求人们以古先圣人之教为蓝本进行仿效

 江夏心学 2023-10-12 发布于广东

2023-10-12摘于馆藏《知行合一思想源于道教考》

中国哲学史上,早期儒家强调自我修养,但它注重的并不是从修养中自家体验而得的“知”,而是要求人们以古先圣人之教为蓝本进行仿效。因此孔子哲学中,没有形成经验论的方法论,也就不足为怪了。

孔子把知识的获得途径分为如下几种:

1、生知:“生而知之者上也”,这种生而具有的知识是先于经验的、超乎实践的;

2、学知:“学而知之者次也”;

3、“思”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十分重视“学知”的致知活动,要人们学会“从”圣人而袭得知识,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实质上被转变为自我修养的过程。由于他对社会劳动实践的经验致知活动持鄙视态度,因而也就排斥了在现实的实践操作中获得积极的感性经验知识的可能性。

孟子的思想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6他所要人们“行”的,并不是自我的“反身”实践过程得来的自家体验,而是圣人之教;他所说的莫大之“乐”,则是从履行圣人之教中得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