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土耕心,与青春有关的岁月

 雪峰读书 2017-08-02


2013年,刚走出校门的我怀揣着想成为一名酿酒师的梦想获得了一份来香格里拉工作的机会,想想要去到一个人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挥洒我的青春,我做梦都能笑醒,并且我将要在那里实现我的梦想。


刚到香格里拉,她确实像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那样描述的一样,雪山,草甸,湖泊,森林,美到让人窒息。



但是接下来的发展,我只能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我工作葡萄园虽然在神圣的梅里雪山脚下,但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是将近两小时的路程,人生地不熟,没地方吃饭,没饭馆,没超市,唯一的寄托就是只能依靠村子里仅有的小卖铺,要么泡面,要么面包,而且还没地洗澡,洗澡只能依靠村头的小溪,每到夏天,因为降雨的影响还经常停电,环境是艰苦了点,但是我相信,伟大的事物往往他只会诞生在艰苦的环境当中,条件越艰苦,事情的结局就更有成就感,就这样安慰着自己坚持着适应了这种类似野外生存的环境。



虽然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但问题接踵而至,藏族同胞们十多年来一直以管理庄稼的理念来管理葡萄,所以大肥大水理念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花费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工作很难见到成效,不能把公司的核心的管理技巧传达到农民手里,心里着急,种葡萄可不像种蔬菜,一年只收获一次,一次失败,那就只能等到来年,一筹莫展,第一年下来,收获的葡萄原料不尽人意,而且吃了很多苦头,虽然说吃苦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不能把苦难转变为成果,那么苦难仍然还是苦难,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把我从半空中拽下来狠狠的按在地上。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失落,焦虑,煎熬,开始怀疑自己,想放弃,想离开,想逃避,无数次的想我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我是否就是真的这样认输,我有些不甘心,因为世间再难的事只要用心是没有解决不了的,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经过对前一年的反省,找到突破口,融入到村民中去,以身示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反反复复,直到他们领悟了正确方法,在这个当中摸索和他们的交流方式,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村民们才掌握了正确的管理方式,剪枝的技巧,叶幕管理,水肥控制,病虫害的防治等等,每天到葡萄园里去,试着去跟葡萄树交流,观察和体会葡萄树随季节的变化,和葡萄树成为朋友,向她倾诉,她也会用她的方式做出回应。



2015年,香格里拉高原A6干红获得Decanter国际葡萄酒大赛银奖


2015年,香格里拉高原A6获得IWSC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银奖


2016年,香格里拉AAA高原干红获得第七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


而这三个获奖的产品,他们的原料70%以上的来自西当村葡萄园。


而且2016年,西当村葡萄园被选为酿造香格里拉顶级酒庄酒的原料产地。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黑,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爱这美丽的风景,迷人的风土,淳朴的人们和陪伴我成长的葡萄园,她是一片值得我们酿酒人用一生去坚守的土地,让每一个有香格里拉梦的人都能喝上一杯美酒。



十年,二十年,数十年后,满脸皱纹黝黑的我仍然会双膝跪地,手心向着天空,虔诚的弯下腰轻吻这片土地,感谢她接纳了我和拥有这独特的潜力来生长出世界顶级的酿酒葡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