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问中医》连载(1)——笨笨儒生

 笨笨儒生 2017-08-02

                                     著者语
   余生性愚钝,喜静,善思,而好医。今三十又二,习医已逾十载矣。每隙视医文,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偶有悟则铭于心,然医籍浩瀚,首推《内经》,《内经》之言直窥渊海。愚不才,据经执典,发挥心得,管窥之见,蠡测之言,爰录于此书,祈能小益于读者则善莫大焉。
首论何以习医。
一曰:心虚而恒,性慈而悯。
 心者,五行火也,应于离卦合于火形,试观离之卦体( ☲ )中虚也,火者中虚而明,心者中虚则可以任物也,是故,人不可骄满,骄满者愚,虚心者智。
 《论语·子路》云:“人而无恒,不可做巫医”医虽小道,然亦道,悟道不可无恒也!
性慈者悯人之苦疾,悯人之苦疾者薄利,薄利者方可安学养,安学养者方促中和仁智之德。
二曰:善象。
医者意也,习医者习理也。不可拘于技而拒理,习技为工,习理为学。通理者一言而终,专技者流散无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医道亦然,自然之象明然之理,洞悉天地自然则得人身矣。象者,像也,然两象(像)同意而存异,立人之象(像)和以人思,试以肉形之聚酯投于水,犬视之则扑而欲啖,人视之则弗取,何也?犬视之象肉为形象,人视之象肉而意不像也,为肉者何以浮于水矣。是故和以人思之象,明其意而不惑也。习医者,应法于自然取其象,通其意,三才所以合一者,其意理归一也。
三曰:善思。
医者习理故应勤于思,沉潜以察其微,反复以究其变,切莫死记其形象而为工矣。医道,理道,非刻板之形迹,乃灵通之妙悟也,古语有谓“文以载道”,然妙悟皆在无字处寻得,唯勤于思者方可洞其理,明之则其然者无穷而归一,医者,意也,亦一也,亦易也。
吾之祖、父两代皆精于机车维修之理,尝闻父曰:“可据机车运转之声以辨机车部件之误。”愚甚惑。及愚习医而顿悟,此非经云:“望而知之”乎?若不明机车运转之理,何以生此技焉。理明而生技,技娴而为人所不能也。医道亦然,事之形殊而理同。医者不明人身运化之常,何以知其不常矣,是故,余执陋管,表以拙见,是成此书,以考人身,书中必不乏繁冗、谬误之文,望阅者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