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玩家纷纷出手 资本拍马赶到 便利店的热闹还没散去 无人便利店的风潮已席卷而来 日前,由高鑫零售联手水果垂直类电商缤果水果推出的两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在上海落地;阿里的首家线下无人零售店“淘咖啡”也将在7月初的淘宝造物节上面世;而饮料巨头娃哈哈则与深兰科技签订了3年10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高调挺进。Amazon Go尚未揭开面纱,国内的各路玩家就已纷纷入局,无人便利店瞬间掀起风潮。 然而根据缤果盒子提供的测算数据,无人便利店同比于传统便利店所节约的人力成本大概只占15%,且黑科技造价不菲,为何资本还如此热衷进入无人零售领域? 先来看看,什么是无人便利店? 与传统便利店不同,无人便利店内没有收银员,全程购物均需自助完成。首先通过app扫码进入便利店,自主挑选好商品后,通过无人收银台的智能识别系统进行结算付款,一次轻松愉快的购物体验就已经完成。所有商品的上货补货,都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由中心统一配送,预估仅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10家便利店的日常运营。 不可否认的是,无人便利店是技术推进零售业变革的产物。对饱受电商冲击、业绩增速持续下滑的零售业而言,面积小、成本低、选址灵活的无人便利店不仅大力缩减了单店的人力成本,也让模式和产能的快速扩张变成了可能。资本更看重的是连锁经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和大数据的消费分析潜力,同时,这也可能是未来能与电商比肩的“新零售”业态。 无人便利店的经营真的一本万利吗? 马上,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便利店普遍店铺面积较小,货物的储备也就很少,如不能及时补充销量较大的商品,无疑会降低消费体验度、损害顾客的购买欲。加上规模化后带来的成倍增长的补货需求和物流费用,如何做到井井有条的库存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仓点和最优配送路径的规划势在必行。 目前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11就是通过其集中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成功地削减了相当于商品原价10%的物流费用。现在已设立近24000个零售点,业务遍及四大洲二十个国家及地区,75年来一直稳踞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的宝座。 需要注意的是,在便利店门店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如果独立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并不经济,因此可以考虑采取和其他零售业态共享物流配送服务的办法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来实现对商品的配送,以节省物流配送成本。若今后无人便利店迅速铺张形成规模,智能仓配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必是随之而来的新挑战。 品牌观点 无人便利店目前还只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但可以预见,这片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未来,随着无人便利店各网点的大面积铺设,整体网络布局形成,仓储配送网点的布局规划是毋庸置疑的。 |
|
来自: 方珺逸 > 《智能、无人零售及自动售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