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推荐:疗愈恐惧的四个原则

 黑牛520 2017-08-03


  北极星身心灵成长中心:人类所渴望的,不可能在紧缩的状态、匮乏的心和渺小自我挣扎的层次中找到。然而,禅修为我们提供认同感的深层转换,通过觉察,我们将学会如何将自己从渴求、恐惧和冲动的认同中释放,发现生命当中的圆满、幸福、自由与自然的流动。正是我们所背负的冲突和痛苦,带领我们到达新的自由层次。每个困境都有需要学习的功课,能够带领我们走到属于自己的特殊觉醒,只要我们愿意走入生命的核心。

  请记住,面对自己不断出现的模式和探索自我的认同感,都是深层的工作,通常需要老师或指导者的协助。

 

不安、怀疑及愤怒的背后其实是恐惧

  头几年修行和教学的我,就像任何正常的学生一样,一直在不安、贪欲、怀疑及愤怒中挣扎。我多少相信这些力量就是痛苦的来源;然而当我更仔细聆听,就在自己身上发现所有这些挣扎的背后其实是恐惧,后来在我的学生身上也有同样的发现。恐惧会制造紧缩而虚假的自我感。这个错误或“小小”的自我会紧抓着我们有限的身体、感受和想法,试图拥有和保护它们,从这个有限的自我感产生了匮乏和需求、防卫性的愤怒,以及为了保护自己而构筑的障碍。

  我们害怕开放、改变、全然活着,也不敢去感觉整个生命。对这个“恐惧主体”的狭隘认同,成为我们的习惯,从这种恐惧中产生我们的一切贪婪、憎恨和无知。然而我们在恐惧底下可以找到开放性和整体性,就是所谓的真实本性,或是本来面目、佛性。但要达到我们的真实本性,就需要以最个人化的方式,检视和化解这个“恐惧主体”的活动。

  生活中最能清楚观察这种紧缩过程的就是“禅修”。我们常在禅修中经验到自己遇到某种特别的困难时,会整个紧缩起来,并对它起反应;这种困难就像禅修中一再出现的固执访客。这些重复出现的想法、情绪和感觉,可以被视为某个卡住的地方或未解决的问题。是一再出现于意识的痛苦感觉、思想、感受和故事。

  任何身体、心灵和心智的经验,在意识中重复出现时,就是一个讯号,表示这个访客要求更深入、更彻底的关注。虽然禅修的一般原则是对一切生起的流动都保持开放,但遇到不断出现的固执访客时,必须知道这是它要求更多注意、更多了解的方式。这个过程包括探索、接纳、了解和原谅。

 


第一个原则:“扩展注意力的范围”

  学习如何打开被卡住的地方,释放恐惧主体的紧缩,有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叫做“扩展注意力的范围”。重复出现的困难,会在四个觉察的基本范畴中明显感觉到,它可能出现在身体的范畴、感受的范畴、心智的范畴(思绪和影像)或基本态度的范畴(执着、害怕、厌恶等)。比如:我们一再想起父母离婚的事。“这种想法在我的身体里是什么感觉。哦!横膈膜和胸口感觉紧紧的。”我们就可以命名为“紧绷、紧绷”,然后非常仔细地注意一段时间。当你这样做时,也许又会找开其他的感觉,释放许多新的意象和感受。这样就能开始释放我们紧抓不放的身体紧绷和体内的恐惧,然后把注意力扩展到各种新的感受,这种思考模式和紧绷会伴随哪些感受?它们一开始也许是半隐藏或不自觉的,但如果我们仔细感觉,它们就会开始显现,胸口的紧绷会变成难过,然后难过可能变成哀伤。当我们终于能够开始哀伤时,这套模式就能得到释放。

 同样地,当我们遇到不断出现的身体疼痛或难受的情绪时,可以把觉察扩展到思想的层次,包括伴随而来的故事和信念。仔细注意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个与自己有关的信念会使疼痛或情绪持续下去,也许是某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故事,比如“我永远就是这样了”。当我们觉察这样的故事或信念,如实看见它时,这种模式常常就被解开了。

 重复的想法和故事,几乎都是不被承认的底层情绪或感受所激发的,这些未被感觉的感受,就是思绪一再回来的原因。未来的计划通常是因为焦虑而激发的;过去的记忆则常出于懊悔、内疚或悲伤;许多幻想的生起,是对痛苦或空虚的反应。禅修的任务就是要进入重复播放讯息的底层,去了解和感觉使之生起的能量。当我们做到这点,且真正与这些感受和解时,思绪就不再有出现的必要,模式就会自然消失。 


第二个原则:“全然觉察感受”

  解除重复模式的第二个原则是“敞开来,全然觉察感受”。内在生活的控制大多来自感受的层面,我们却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文化一直教导我们紧缩和压抑,认为男人不适合“流露情绪”,而女人也只被允许表现某些情绪。在我们还未学会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还觉察不到时,生活就会与我们纠缠不清。对许多人而言,恢复对感受的觉察,需要一段既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感受就是使我们受束缚和解脱的地方。快乐的感受生起时,我们就自动抓牢;不快乐的感受生起时,就想逃避,由此建立了纠结而痛苦的连锁反应,而使恐惧的主体持续存在。如果我们学会觉察“感受”而不带有贪求或厌恶,把它们视为穿过我们的天气变化,我们就能自由地感觉它们,如风一样前进。连续几天,将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自己的各种感受上,会是非常有趣的禅修练习。我们可以为每个感受命名,看看我们害怕哪些感受,容易卷入哪些感受,哪些感受会制造故事,以及如何变成自由的人。“自由”不是没有感受,而是自由地感觉每一种感受,让它持续进行,不害怕生命的变动。我们可以把这种经验用在自身面临的困难模式上,了解哪种感受是各个经验的核心,然后向它全然敞开,这就是迈向自由的行动。


第三个原则:“找出需要被接纳的部分”

  重复的模式会一直出现,是因为有某种程度的抗拒——厌恶、恐惧和批评把它们关在里面。这种紧缩是恐惧制造出来的,要释放它,就必须先承认有什么存在,然后问自己的心:“我要如何接纳这个部分?”我希望它改变吗?我是否紧紧抓着自己想要克服或逃离的困难感受、信念和感觉?我是否有某些执着、某些恐惧?

 我们必须探索,这种重复模式的哪个部分在要求接纳和慈悲,并自问:“不论我的心向什么关闭,我能以爱接触它吗?”这并不是指解决或理解它,而只是单纯地问:“想要被接纳的是什么?”在思想、情绪或感觉的困难模式中,不论它们有多么强烈,我们都必须敞开来感受它们在身体、心灵和心智的全部能量,也包括向我们对这种经验的反应敞开,注意生起的恐惧、厌恶和紧缩,然后全然接纳。只有如此,它才能得到释放。

第四个原则:“打开核心”

  身体和心智中坚持的种种模式,就像能量的结块,身体的紧缩、情绪、记忆和意象都在其中互相纠缠。“打开核心”这种方法要求仔细地把觉察力引导到结块的各个层面,深入整个模式的核心来感受。这样就能解除自己对它的认同,找到超越紧缩的开放与幸福。允许任何影像生起,这种影像常会打开童年的记忆。当我觉得进入这个核心时,就问自己对它抱持什么信念和态度,其中的故事可能会像小孩一样说:“我有些地方不够好,有问题,我总是被排斥。”我就是认同这个信念及伴随它而来的感受,因此而紧缩。当觉察力真正探究我们的紧缩时,我们会开放自己。在每一个紧缩的部位背后,都会发现自在与空间。这个空间在身体上是一种不断打开的感觉,直到身体的坚实感完全消融,这个空间在心中是打开慈悲的接纳,在心智上是清明的觉察空间,可以容纳一切。我们在这个空间里找到自己的真实本性。我们会经验到幸福、喜悦、清明、智慧和自信。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