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遗产 | 贵州十大古镇及典型民居魅力

 RK588 2017-08-03



呼吁保护老北京 二战期间呼吁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参加新中国国徽与纪念碑设计而闻名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1945年出版《中国建筑史》,

反对对欧美建筑的东施效颦,强调对民族历史元素的挖掘研究,如汉阙、南北朝石刻、唐宋经幢、明清牌楼,以及影壁、石桥、华表、碑亭、泮池等。中国建筑主要特征:木结构,注重环境与规制。


贵州民居总的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地无三尺平”决定了贵州的居住建筑必须适应山地。“天无三日晴”决定了居住模式应选择架空而楼居,以解决防潮、通风以及山地虫害等问题。



黔中民居:岩石建筑


       在贵州中部地区, 天然岩溶发育形成大量沉积岩(又称水成岩),这种石材岩层外露、硬度适中、节理分层,运用简便的器具即可开采。因此,在黔中地区布依族和汉族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沉积岩建造民居。


        黔中的岩石建筑分为三种,以镇宁县石头寨为主的“板波森”、以安顺市西秀区本寨为主的汉族建造的“屯堡民居”、以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为主的布依族与汉族杂居建造的“石板屋”。


石头寨
【板波森】是石头寨的布依族语言,其意是背靠石山世居石屋石屋层层叠叠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布局井然有序。

屯堡民居
▲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
石板屋
▲石头的城墙,石头的垛口,石板的屋顶,石头的巷子,石头的地面,兜兜转转都是石头,最富有特色的当然是石板屋顶,有原生态的未经加工的石板。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黔东民居: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地。两个民族在民居建筑上都有多种形式,其中,苗族以吊脚楼、侗族以侗族鼓楼闻名遐迩。



苗族吊脚楼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侗寨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是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侗族文明的象征。
鼓楼并不用于居住,但却是村寨最雄伟、最华丽、往往也是耗费侗族同胞经济和精力最多的建筑。无论是一马平川的大坝寨子还是青山环抱的山寨,美丽的鼓楼总是拨地而起,高耸于村寨之上。

▲鼓楼造形 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乃至十余层不等。一般分上、中、下三个 部分。上部为顶尖部,中部为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底部多为正方形,楼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圆形大火塘。


▲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壮语叫“厅哒”。既是侗族人民过往寨脚或河溪的交通设施,又是居民休息纳凉、遮风避雨、娱乐论事的场所。



其他地区


【瑶族民居】贵州从江县翠里乡高华村瑶族

【瑶族民居】防鼠禾仓,瑶族储粮建筑,有圆仓和六角方仓之分。

▲黎平翘街民居

▲香纸沟民居



贵州之十大古镇


十大古镇之丙安古镇


         丙安镇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赤水河,河边建有许多由数百根圆木支撑在赭色岩石上的吊脚楼,蔚为壮观。沿崖壁掏出一条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这些老楼多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距河滩10余米高,两座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


十大古镇之大同古镇


          大同是一个经历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古镇自古商市繁华,军争兵燹,浓郁的耕读文化,淳厚的乡民性情,各地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袭的一套祭祀类建筑,与山、水、林构成和谐、美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反映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时代的历史风貌。古镇以青石为路,随势起伏,高低不一,错落有致。民居为木质架构,青瓦盖顶。背山面多为两层,底层内进较深,屋内湿润,上搭阁楼,多开天窗。临河多吊脚楼,或矗立石上,或以木相撑,远望危危乎将倾,然历百年而不倒,足见造屋之精,架构之巧。



十大古镇之隆里古镇


         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曾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的地方。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的。镇中的张应昭墓、土司墓、龙里花桥、碑刻龙溪,真武山等景点则具欣赏和考古价值。“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当地三大民族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其制作精巧,表演技巧高超,蜚声国内外。



十大古镇之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地处云、黔、桂三省交通要塞。古往今来,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历千年而不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故为历代兵家必争。明洪武十一年,为巩固边陲,由土司班应寿、武举袁大鹏、团总赵国澍率大军垒青石,围此城而得其名。历史上,青岩古镇曾经数次战争,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曾六次攻城不破,大败而去,因此留下“攻不破的石头城”之美誉。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十大古镇之镇远古镇


        武侠片里知道有个名扬四海的“镇远镖局”吗?那“镇远镖局”中的镇远就是指的这里.那时这里是很繁华的商贸码头,所以商品流通很大,就形成了这么一个老字号!还有甲午海战中的“镇远舰”,就是这里的商会捐款修筑的。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



十大古镇之寨英古镇


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六子朱桢梵净山区的屯兵之地。是一座苗汉文化交融,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镇。镇上几条小街弯曲而狭长,镶嵌街面的梵净山青石,光洁锃亮,被誉为“天画”之街。而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滚龙民间艺术也使其当之无愧被冠以“中国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



十大古镇之天龙古镇


在天龙屯堡,你可以看见起源于明代的摊戏,屯堡人头戴精美的面具,腰围鲜艳的彩裙,身背战旗,用歌舞表演远古的战争场面。在古镇还有一座颇有特色的寺庙-三教寺,寺里是佛道儒三教齐奉,是相当奇特的宗教文化现象。距离天龙古镇1.5公里有个天台山,在一个孤立的山上建有400多年历史的伍龙寺,那里的石雕非常精美。寺里还保存着吴三桂的朝服、腰刀等珍贵物件。



十大古镇之土城古镇


一个因航运而兴的古镇,因四渡赤水而驰名的土城。古镇群体建筑有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位于山脊时,总体布局向凸弯曲,具有离心发散的感觉,视野开阔,利于自然通风;另一种是位于山坳时,是呈凹弯曲,具有向心、内聚感和安全感。


古镇传统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地形成了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其造型轮廊高低错落,纵向空间丰富,天际轮廊优美,是一幅“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的美妙画卷。



十大古镇之肇兴古镇


位于黎平县南部约60公里,侗族特色十分浓郁,有“侗乡第一寨”之说。肇兴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不仅仅是鼓楼之乡,而且还是歌舞之乡,寨上的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百姓都会欢聚于鼓楼、歌坪前,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