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本清源说'歙砚'(二)

 沙漠无涯 2017-08-03

今天,地域性历史文化名片之争一直都是热门话题。有时,当我们坐下来冷静去思考,似乎觉得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可再仔细想想,感觉正本清源也很有必要,因为桥归桥,路归路,路桥可以结合,但各自属性不容混淆,当清晰。有争议不是坏事,相反,宽容加上必要的争论有时还能让所争议题更具活力。再说了,我们周边从不缺智者,更不缺独立思考者。

今就冒昧的来说说'歙砚'…

歙砚,真正称谓叫'歙州砚',又名'龙尾砚'、'婺源砚'。因唐开元年间发现龙尾石时婺源隶属歙州,砚以州名,后又简称为'歙砚'。

反过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歙砚石材只产于古歙州(后称徽州)婺源县东部巨镇芙蓉峰余脉的龙尾山、罗纹山、济源一带,为什么这么说?

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开篇第一段载:'(採发第一)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凿为砚,由是山下始传...'

唐积是谁?在这里为何要刻意提他?因为他在北宋年间曾以太子中舍衔出知婺源,此书约治平三年撰成,是中国最早的歙砚专著。婺源砚又称'歙州砚',据笔者不成熟观点,源头还在这!

其后,唐积《歙州砚谱.道路》又载:自歙州大路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三十里至罗纹山,皆山谷大林莾,盘屈鸟道也!

这又特意明确了方位。所以说,'歙砚'产于婺源在唐末宋初好像已无疑义。

又如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歙砚》也载:'今歙州之山有石,俗谓之龙尾石'

欧阳修也曾云:歙石出于龙尾溪,以金星为贵。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为天下冠!

再如苏东坡、米芾、梅尧臣、高似孙、王炎等都曾为龙尾砚写有诗赞或留下墨宝。一代文豪黄庭坚还不惜舟车劳顿,冒虎袭熊侵之危险,'步步穿云到龙尾',并在婺源泼墨挥毫写下《龙尾砚歌》。

由上可佐证,歙砚又称龙尾砚,只产于婺源,似乎到整个两宋也无疑义


请君接着往下看…

元初,一代诗宗方回(歙县人)到访婺源,并亲临砚山,在拜访砚工杨全之后,因受其精湛技艺所感,诗兴大发,曾留下'谁凿山中龙尾石,遍与人间共翰墨'之句;元至正年间,诗人汪炎昶客馆婺源溪头,遍访龙尾一带砚工,并撰成《续歙砚谱》

至此,大家也都明白了。


转眼到了明代,专为龙尾砚而著的《石虚中传》不下十篇。再如夏言,也曾为婺源外庄制砚兼仕宦世家中的杰出代表叶天球写过《砚歌》,但个人认为,还属著名学者张习孔(歙县人)《云谷卧余.徽砚》中的那句话更为简洁明了,'按旧坑在婺源县羊斗岭之尽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如'歙砚如俊人,端砚如德人'等之类的讴歌,从明末开始,附会于歙砚身上的垢腻也多了起来。有可能是文人雅风日炽,当然,还有一更重要原因可能是龙尾石资源日趋紧缺,'歙砚'原产地也开始人为的、悄悄的蔓延化。于是乎,一大批严谨的、正直的学者也开始为此正本清源

如清初学者施闰章就曾质疑曰:“歙金星、眉子砚细润发墨,旧称在婺源长城里,近世歙人多言在歙县狱底,地近不可得,咄咄怪事!'(见《学余堂外集》)

清乾嘉年间歙县学者吴熊《徽城竹枝词》也带戏谑的口吻曰:“砚名以歙歙无之,龙尾山原在武溪;溪在婺源州统歙,砚仍名歙名歙迷'


而到了近现代,歙县籍学者许承尧、鲍幼文则明确提出'歙砚只产于婺源'。鲍幼文前辈更是直戳根源,他说:“歙砚并不产于歙县,而是产于婺源。人言歙砚产于歙县狱底里,清乾隆《歙县志》指出这是荒唐的说法。错误之来由于俗语把`坑‘叫`井`,石之腴美者叫肉,肉与狱在徽州是同声音,肉井本说腴美的石坑,后来却说为了狱井',此语入木三分,彻底还原了歙砚的本来面目,如一股清泉,涤尽了附会于歙砚身上之垢腻!

千凿万琢虽辛苦,拂去尘埃始见金。记得乾嘉学者王芑孙曾在案头龙尾石上刻有'吾心匪石忌贪墨'来警示自己,细细咀嚼,愈觉深刻。再说了,巍巍砚山今还在,溪中时有捡石客,他们图的是啥,无非就一个'真'字。

因为我们都活在当下,最后只想说句当下都流行的话来收尾:谁要自信,都须自身硬!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其它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