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子俊 一个人与一座城

 二少爷收藏馆 2017-08-03

榆林生活三十余载,始终觉着这是一个颇具矛盾性的城市,比如音乐,陕北人爱唱信天游、陕北民歌,但榆林城里的人,偏就喜欢带点吴侬软语的榆林小曲;还有饮食,除去榆阳区,纵观其它十多个县区,一个“糙”字,即可概括,此处绝无贬低它处饮食之意,但若由吃法、作法上细说,榆林城内的饮食,偏南方菜系的精致,着实就两字——“讲究”;还有房屋的不同,陕北最显著的居住方式是窑洞,但榆林城内,偏偏就朝帝都看齐,城内建起满满当当的四合院,虽然如今改建,破败的不少,但现存保存完好的院子,依然担得起“小北京”之称号。

榆阳区宥于陕北,却又在很多方面与此处显出与众不同。自然不是无缘由的,而解读一座城,最佳方式便是读人。因为,城市并不仅仅是房屋和街道,店铺和城墙。如果没有人,再好的城市,也不过一座“死城”,又有什么好读的。

解读榆林,绕不开一个人,明代四川籍官员——余子俊。

百度百科中介绍:余子俊(1428-1489),字士英,明代官吏,青神人,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在部十年以廉洁奉公称。苦筑延绥长城,当地民众永远铭记。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卒于任上,“御赐祭葬,谥肃敏”。

短短百余字,可知余子俊大致的人生历程,但若查阅《明史》中的余子俊传,就会看到一个将个人与榆林与长城紧密捆绑在一起的余子俊。


明史中记载,余子俊年纪轻轻考中进士,还很年轻时,就当上了员外郎。他在户部一干就是十年,办事作风干练,而且为官十分清廉。不出意外,余子俊这样的文官大抵会圆满地过完一生。但人生的奇妙便在意想不到之处,户部混了十多年后,余子俊出任西安知府,成为一方的行政长官。他在主政西安之时,干了两件大事,其一是遇到灾年时,用“区画以偿”的创新赈灾方法开仓放粮,对借粮者实行区别对待,老百姓向政府借粮时打个欠条作为凭据,先填饱肚子,然后以“按揭”的方式慢慢还,如果农民粮食丰收了,就多还一点,慢慢地就填补完了。其二是,余子俊任职西安时,城中百姓觉得城里的水质不好,就找到余子俊说,大人啊,你给我们弄点好喝的水行不行?余子俊就凿了个水渠,把城外的河水引进来了。这一修,老百姓很支持他。还将此河命名“余公渠”。

由这两则事件可看到,余子俊既善于思考,而且是个实干家,心动便开始行动。

余子俊在西安任职政绩不错,42岁被调到了富庶的浙江当左布政使。余子俊的仕途很顺利,如果他留在浙江,没准可以平平静静地过完一辈子。但事不凑巧,余子俊还没在灯红酒绿中适应水土,上任不到一年,接到了新的任命,官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就是这一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榆林有幸,余子俊来了。

接到新的任命,余子俊二话没说,直接就跑过去了。正常情况从浙江到延绥至少要走三四个月的水陆官道,而他直接用了20天去上任。由这一脚程,倒可大胆猜想,此时的余子俊,正是四十三四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正是思想成熟,大有可为之时。从他极快的脚程,不难读出,去延绥正是他心之向往之地。

此处,就不得不联系起余子俊生活的时代背景。正统年间,瓦剌首领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开始对明廷进行大规模军事侵扰。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举兵蒙古瓦剌部,在居庸关外的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死伤者达10余万,英宗也做了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致使强大的明朝由盛转衰,对鞑靼、瓦剌等势力的战略转入了全面防守,明朝进入中期时代。而此时蒙古的达延汗势力、俺答汗势力相继崛起并屡屡入侵河套平原。及至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整个北方地区已是强虏压境,虎视眈眈,与明廷开始了长期的对峙与战争。也许正是有国耻这一复杂情感在内,来到延绥,余子俊便开始了他人生最伟大而执著的决定---修长城。他的这一举措对急于巩固政权的大明王朝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余子俊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替主消灾、为民解难,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延绥最大的困扰是外族入侵,那么此处的统治者必须成为军事家和土木建筑专家。


余子俊到了延绥镇地方官署后,大抵总有敌寇用轻骑进来动掠,但等镇兵发觉而去追击,总是追赶不上,敌寇往往得利而去。此时,我们这位善于思考创新型官员,经过实地考察,做出了将镇迁徙到榆林的重大决定。并增加守卫、筑军堡,扩大城墙安署军队,攻守器械都俱备,完善的军事体系逐渐将榆林变为军事重镇,敌寇来掠夺次数渐渐少了,军民得以平安耕种放牧。

余子俊自然没有在哪里学过修长城、筑军堡。但是,以使命为责,死钻几载,他总结出军堡、墩台、关隘、边墙,共同组成长城军事体系这些个真理。据说,自余子俊修建长城的20年里,河套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蒙古骑兵的身影。而余子俊的建议是明代边防建设的里程碑,之后的军事设施建设都离不开余子俊的治边思想。

当然,余子俊对榆林的贡献不仅仅是修筑长城,将榆林庄变成榆林卫。他在将延绥镇治所迁于榆林后,不仅拓建榆林城,还将陕北军籍因罪降或流放者,全部迁来本区,落实户口。此处还建卫学,兴屯田,请绥德名儒纪温任教谕,择有军籍有才学之人进行教育。余子俊经营榆林20余载,边备整饬,蒙古不敢越边南下,军民相安,蒙汉和平。

他是封建时代的官员,官职不过延绥巡抚,但他凭着睿智和胆识,仅用几年时间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建起一座边塞名城。余子俊或许没想到,他死后几年,清朝入关踏过长城,将本就有些半壮胆半排场,华而不实的长城,彻底变成摆设。但他肯定没有料到,他因边务而建筑起的榆林城,却在数百年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能源重化工基地。

有本地文化学者将余子俊称为榆林之父,由上看来,倒不夸张,毕竟,因为有了余子俊将治所移到榆林,加之他之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为,才有了一个人们今天看到的融南北风情、却又具有独特城市魅力的榆林。

榆林有幸,来了个余子俊,幸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