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钟读完《孙子兵法》

 cpit58 2017-08-03

一分钟“吃”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总计6000字左右,从道义与民心、战略与战术、实力与策略、物质与精神等多个维度,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全面阐述了战争的基本规律、胜负的逻辑和真理。周培玉先生在其著作《超越时空的孙子思想》中指出,孙子十三篇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层层递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

《始计第一》,主旨是谋划大政方针,研究如何进行决策,主要内容有政治庙算论、诡道十四法,提出了“五事七计”的重要论断;

《作战第二》,主旨是谋划如何进行战争准备,主要内容有经济速战论、补给因敌论,提出了“因粮于敌”、“兵贵胜,不贵久”的重要论断;

《谋攻第三》,主旨是谋划如何进攻敌国,主要内容有战争全胜论、兵力优劣论、君王统御论,提出了“上兵伐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重要论断;

《军形第四》,主旨是谋划攻守关系,如何创造制胜条件,主要内容有国防备战论、先胜部署论,提出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重要论断;

《兵势第五》,主旨是谋划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 ,主要内容有组织编制论、兵势奇正论、奇袭造势论、兵势象石论,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重要论断;

《虚实第六》,主旨是谋划如何以我之实去击敌之虚,主要内容有虚实十心法、虚实战术论、兵形象水论,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重要论断;

《军争第七》,主旨是谋划如何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主要内容有会战迂回论、会战治军论,提出了“兵以诈立”的重要论断;

《九变第八》,主旨是谋划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和创造灵活性,主要内容有用兵九变论、利害变通论、将帅性格论,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将有五危”的重要论断;

《行军第九》, 主旨是谋划在行军过程中如何选择军队行动路线,主要内容有行军宿营论、相敌三三诀、文武治军论,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重要论断;

《地形第十》,主旨是谋划如何有效地利用地形条件获胜,主要内容有战术地形论、将帅领导论,提出了“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的重要论断;

《九地第十一》,主旨是谋划在不同地形、不同场合下如何作战以及突袭作战,主要内容有战略九地论、攻击五战术、战地领导论、地缘治军论、开战方法论,提出了“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重要论断;

《火攻第十二》,主旨是谋划火攻的目标、种类、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冷兵器时代火攻是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主要内容有火攻方法论、安国慎战论,提出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重要论断;

《用间第十三》,主旨是谋划如何使用间谍、刺探军情、瓦解敌人,主要内容有敌情先知论、战略用间论、用间方法论,提出“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的重要论断。

虽然从十三篇的篇名和文字叙述来看,《孙子兵法》似乎显得有些散漫,但实际上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它们像古代的阵法一样,极富变化,可长可圆,可刚可柔,可虚可实,上天入地,神鬼惊心。如果细致加以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全书的逻辑结构,可分成战争准备(包括始计、作战、谋攻3篇)、用兵规则(包括军形、兵势、虚实3篇 )、实战策略(军争、九变、行军3篇)、地形研判(包括地形、九地2篇)、特种作战(包括火攻、用间2篇)五个部分,如图所示。


《孙子兵法》内容结构图示

为了方便记忆,不妨用“33322”来描述《孙子兵法》的结构特征,五个数代表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具体数字代表这个部分由几篇构成,如,第一个部分是“3”,即“战争准备”由《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等三篇构成,以此类推。“33322”五个数字加起来等于十三,即十三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