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贵州仡佬族人,代皇帝而死行忠义

 思明居士 2017-08-04

贵州历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然而,有一个在这蛮荒之地上出生的记佬族人,居然救了一个皇帝的性命,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可书的一笔。

这个被救的皇帝就是明朝的英宗皇帝。

他是贵州仡佬族人,代皇帝而死行忠义

明英宗时期,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在短短的几年内,瓦刺太师也先领兵征服了乞儿吉思、哈密、中亚细亚诸国以及女真各部,一时雄霸北方。为复辟元王朝统治,1449年,他先挥戈南下中原,兵临大同。

八月初,专权大监王振挟持英宗御驾亲征。50万明军刚至大同,王振听闻瓦刺军剽悍凶猛,各地接连失守,马上命令部队不战而退,撤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境)。瓦刺兵紧追不舍,明军大乱,四处溃逃,顿时死伤人数过半。英宗被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中就有一段隐情,鲜为人知:当时被捉住的英宗有两人:一个是貌似英宗,装扮成皇帝的贵州地佬人申拓,他在乱军之中被当成真皇帝就地杀死了。另一个就是英宗本人,因为蒙古军正盛传明朝的皇帝被杀,于是真正的皇帝反而被作为普通将士当了俘虏,保全了性命。

这个被当成皇帝杀死的申祐(1425——1449),字天赐,仡佬族,明朝思南府务川务川火炭垭人(今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举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四川道监察御史。

申祐死后,赐谥为“申忠节公”,并在思南府,务川县立祠春秋祭祀,申祐“救父、救师、救帝”的“三烈”壮举,名垂青史。

申祐在君,亲,师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表现出了一贯的成仁取义、大义凛然、尽忠报国的忠孝本色,被世人誉为“身行忠孝义,心存家国友”的人伦杰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