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思明居士 2017-08-04

一提到“高丽棒子”大家都会联想到朝鲜人也包括韩国人。这个称呼让朝鲜人极其厌烦觉得轻蔑,它的由来更有千奇百怪的说法。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由于朝韩地处位置偏北,农作物收成一直欠佳,朝鲜至今还有很多人因吃饭而发愁。所以,他们就种植耐旱,耐寒的玉米作为主要农作物,中国把玉米叫棒子,而古代朝韩地区就叫高丽,得来“高丽棒子”。这种说法有些戏称的味道,正统点的如下: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高丽(朝鲜)早在千年前就对中国称臣,属于附属国。在他们国家的制度中有些身份低微的仆役,在韩语中称作“帮子”。而高丽一直依靠中国的帮助生存发展,犹如中国的仆役一般,渐渐的有人说出了“高丽帮子”一次,后演变成“高丽棒子”。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这两个说法显然后者更为靠谱,但四个字流传开来并带有贬义之意还是有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朝鲜使团就与中国百姓产生纠纷间隙。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为了与清廷交好获得更多的实惠,朝鲜经常派使臣来京进贡,用小恩小惠换走大利润。途径必过高桥堡,一次使团在住宿休息时称遗失了贡品,地方官怕受牵连,就重则的当地居民。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自此后再有使团经过之时,当地居民不在接待。无独有偶,使团进京还需要渡河,一次渡河的过程中船翻了,贡品跌落水中,使团把责任推脱到船家身上,当地居民又遭殃了。

我们口中“高丽棒子”的起源背后还有这样的趣事

这是两个有史料记载的事件,据民间说:由于清廷好面子,每次朝鲜使团都能满载而归,所以到访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使团中仆役“帮子”经常沿途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让沿途百姓叫苦连连。时间久了之后,大家都说“高丽棒子”又来了,大家关好门不要理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