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改变,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2016年12月5日&nb

 长青马圆圆191 2017-08-05

【事情起因】

周五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老师,我从班级群发上来的记事中看到,小A同学打人。我觉得有必要跟学校反应一下,小A从一年级就开始打人,班主任非常负责任地教育,也和家长沟通就是不管用,还拿图钉放在椅子上,扎同学。我们家长意见特别大。

【调查情况】

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到,这个孩子确实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打同学,有些家长直接打电话给这位妈妈。妈妈就给班主任打电话:老师,我该怎么办?家长也带孩子检查过,孩子确诊多动症,开了一些药吃,副作用特别大。

这个小孩我有一次接触,就是在课间巡楼时,这个孩子双手扶着楼梯、脚离地,直接从楼上滑下来。我教过孩子怎样走楼梯。

【约谈家长】

     对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我开始约谈家长。下面是我们的一些谈话:

开场白:您好,我们想通过今天的谈话确实帮到孩子,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开诚布公地聊一聊。

家长认可地点点头。

问:能讲一讲孩子在家以及您了解到的一些行为吗?

答:这个孩子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发脾气、大喊大叫;自理能力差,不关心别人;孩子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会看别人的脸色;喜欢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例如:家长提醒他小心有车,他会说‘让车撞死我得了’;每次谈到死亡的话题、攻击的话题就特别感兴趣。有事喜欢辩解。我能想到和看到的就这些吧!

问:您瞧这个妈妈,我只是说谈谈孩子的行为,并没有说孩子的问题,您说出的全是孩子的问题。那从您那看到孩子有什么优点吗?

答:喜欢看书、经常给我按摩。

通过这样的谈话,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一个认识,为我们后面谈话的进行掌握第一手材料。看来这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问题认识得很清楚。

问:你对孩子还是有客观的认识的。刚刚提到孩子的这些问题,你想过是什么造成的吗?

答:这与我的家庭有关系,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系,我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对他经常发脾气,他在家经常挨打。就这一个孩子,家里也比较娇惯他,一切以他合适为主。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说教为主,没有行动上充分看具体怎样做。这孩子从小没有特别跟小朋友一起玩过

我们遇事先批评孩子

(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家长对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怎样的认识,这个妈妈确实做了一些自我分析,听起来还是很中肯的)

问:看来您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是进行过反思的。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不错。您和爸爸工作忙吗?

答:因为孩子,我换了一个不用加班轻松点的工作。孩子一岁半时我和爸爸离婚了,孩子小的时候更多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后来小姨过来了,我们四个人生活在一起。

问:看来孩子生活在女性世界中。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和孩子还有接触吗?

答:开始的时候,爸爸每周会有半天看孩子。

问:爸爸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接触。

答:有时公园溜达,有时在车上看书、画画。

问:爸爸就这一个孩子吗?还有其他孩子吗?

答:爸爸和前妻还有一个大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爸爸总是看这个小的,身上有很多毛病,说我没有教育好,见这个孩子一次,就打这个孩子一次,为此,我上诉,后来好一些,爸爸还指出了孩子的很多问题,给我编成短信(举起短信给我看:孩子没有礼貌……)。

问:爸爸有没有给孩子送过什么礼物?

答:没有。从来没有过。

问:父母离异,您有没有觉得对孩子有亏欠?

答:不严重,没有补偿心理。

问:姥姥有多大年纪,身体怎样?

答:70多岁了,身体还好。刚到北京时哪也不认识,不敢带孩子出去,孩子就一个人在家里玩儿。

问:你们夫妻怎样处理你们之间的矛盾?

答:我们经常吵架、也打过。

问:孩子被你们吓到过吗?

答:孩子很小的时候被吓到过。二年级上学期时,爸爸还打过孩子。我们为此又大吵一顿。

(通过这些谈话,更深层次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

问:您和孩子独处时,都做些什么?

答:他写作业,我边上看着,或者提示一句,看看书。

问:没有其他交流方式了?

答:没有了。

问:您怎样对待老师与您谈孩子的问题,以及部分家长与您谈孩子问题,之后对孩子进行了怎样的教育?

答:首先,我就是道歉;然后也打孩子,也教育他不能再打同学,有时谈一个小时。

问:都谈些什么?

答:就是说教吗,不能打人,打人的危害等等。

问:孩子的行为发生,我们分析可能三个方面:生理原因、心理问题、习惯养成。我想知道咱们有没有去医院做过相关鉴定。

答:我20145月去儿童医院做过鉴定,与“多动性多动症”吻合,与“注意力型多动症”临界,但都是轻微的。开了一些药,吃了,不管用。

问:特别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您能正视孩子的问题。有药物干预是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好的家庭氛围。聊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通过这些谈话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氛围)

【分析原因】

1.孩子的行为都是习来的,家长交往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孩子未来交往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过家长的认可,因为,家长都说不出孩子更多的优点,家长看到的都是孩子的问题,然后就是说教或者棍棒。孩子就用这种方式对待身边的同龄人。因为,他没有其他的方式可参照。

2.孩子被长辈过渡照顾,不为他人着想;长辈由于对环境不熟悉,也不带孩子与同龄人交往,造成孩子交往障碍。玩儿也是有文化的,每个小区玩儿的文化都不同,需要同伴之间的磨合与认同。

3.孩子的生活太单调,没有话题可以与同学交流与沟通。想与同学玩儿又不知道方法;与同学产生矛盾,又用家长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处理。让同学更疏远他。

4.在学校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老师把看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家长没有正确对待。孩子在学校行为发生了,老师一定会处理,家长回去再批评孩子,他没有地方宣泄自己的情绪,想跟家长作解释,家长说孩子辩解,不愿听孩子的话,本来家是个港湾,但是孩子没有感受到。所以孩子没有被认可、被需求的幸福,经常会有负面情绪发生,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家长又会对这些话再进行一通教育,恶性循环。就时不时会把告状的孩子作为宣泄对象,变本加厉。不听讲、找机会报复同学。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解决措施商讨】

要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要转变,您希望自己的孩子为别人着想,您首先要先会为他人着想,最眼前的就是为您自己的孩子着想。自己有一个家庭教育的计划,我们一起商定一个:

1、拓展孩子的兴趣。

(1)每天学个小技能。

学会一种游戏。妈妈小时候玩儿的游戏,例如:“东南西北”上面都写一些小笑话的名字,如“写‘万’字”、“过城门”、“急性子与慢性子”、“兔八哥”等等,转到那个就讲哪个。再如:“翻绳”、“老虎吃小猪”等等,小孩特别喜欢。

学变小魔术。如会跑的磁扣等等

(2)和孩子一起种下一种植物,让孩子去照顾。

拓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就会有话题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主动与你交往。

2、学会照顾别人。

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让孩子有一种照顾你的欲望。可以分一些家务给孩子。一起摘菜、洗菜、洗碗、打扫自己的屋子等等。

3、和孩子一起锻炼。

每天放学,先不回家,先在楼下跑两圈,释放一下积攒一天的能量,回家之后就会静心。

4、共读。

    和孩子一起选一些书。两个人开始读自己选的书,妈妈可以适当画批、并与孩子分享你的感受。读完之后交换。耳染目濡,孩子也会同你交流他的感受,每天就有了聊得话题。从而培养孩子的审美和价值观。

5、正确对待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

可以和孩子尝试这样的谈话: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能说说你做了什么吗?孩子可能会搜肠刮肚想今天做了什么好事。噢,我好像帮同学捡起一支笔。哦,你会帮助同学,真让妈妈高兴。

第二天,可能孩子真的做了一件好事,“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吗?”“你怎么知道?”“我今天-------

慢慢的孩子就会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去变化。

切记,以老师的名义说话:今天老师说你打了谁谁,怎么说你就不听,等等。

孩子会记恨这个同学,更记恨老师,或者为了避免家长批评自己,不能排解的时候就会天天找老师的问题、找家长的问题,变得极端,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痛快去折磨别人。

当老师提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这样问: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来了解孩子的内心)如果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你和同学之间这个矛盾?你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了吗?同学呢?

与孩子交流行为问题,多用我们已经达成的一致性的“积极行为”的语言,便于对孩子行为的管理。

6.周末一两个同学到家里玩,帮孩子找伙伴。

孩子只要玩熟了,磨合好了,彼此有了了解,出现问题自己慢慢就会解决了。7.妈妈要学会倾听,开始孩子不会表达,要教会孩子表达,让孩子把因果关系表达清晰,降低孩子焦虑情况。

8.增加正强化。如果想打人,控制住就给一颗星增加正强化,改变一个恶习会有帮助。

以上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可以试着尝试,我们边做边改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