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帖敷常见临床运用内科篇

 xlh医者仁心 2017-08-05

一.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以脘腹胀痛为主要常见临床症状,占众多胃病中的45%左右。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或糜烂较多见,脘腹胀痛者有上腹胀而下腹不胀、嗳气则舒;有下腹胀二上腹不胀者,矢气则舒;还有上下不适者,郁而不达,中满烦闷,苦急心燥。

 

组方用药:柴胡、白术、白芍、陈皮、枳实、元胡、蒲公英、炙甘草,为基本方。嗳气频者加柿蒂、代赭石、刀豆壳;中满烦急上下不通者加厚朴、苏梗、砂仁;下腹胀患者加乌药、木香、莱菔子;以上药物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神阙、胃俞,每天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用药分析:本方柴胡、枳实,升清降浊,下气除满,有分请上下之意;白术于白芍相配、白术甘苦善补脾胃之气,为除湿要药;白芍苦酸微寒,柔肝滋阴,一补一滋,两者刚柔相济;甘草宽中缓急;厚朴为温中下气之要药,配枳实宽中除满,又助气降浊之力;配木香、莱菔子可调上、中、下三焦气逆,导邪气下行,故全方合用共奏宽中理气,通达上下之功用。 

.口僻

 

  “口僻”即面神经麻痹症(面瘫),在中医里边称为“口眼歪斜”,也称面瘫,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本病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临床表现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眉蹙额,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口角偏向健侧,鼓腮或吹口哨时患侧口角漏气,食物滞留于病侧侧齿颊之间,或同侧舌前味觉丧失,或患侧乳突部疼痛。

 

组方用药:僵蚕、白附子、全蝎、白芍、白术、防风、黄芪;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颊车、牵正穴,可单侧或双侧同时贴敷、每天一次,贴敷后患处热疗30分钟。

 

    用药分析: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由于正气虚弱,气血流通不畅,导致面部一侧脉络空虚、卫阳不固、护表功能低下,受风所致;或痰湿阻滞所致。方中僵蚕、白附子、全蝎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功效;白芍、白术、防风、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实腠理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功效,临床使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上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型溃疡,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有外感时邪,七情内伤,素体虚弱,致使肝郁气滞,郁热化火,心火上炎或胃火上攻,脾胃积热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熏蒸于口所致。

 

组方用药:大黄、黄连、吴茱萸、芒硝、冰片;以上药物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双涌泉,一日一次。

 

用药分析:方中大黄苦寒,功能泻下解毒、清热泻火,治疗目赤肿痛,口疮、咽喉肿痛、疮痈肿毒;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善清心、胃之火;吴茱萸辛苦热,即能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引热下行。两药合用,清热泻火燥湿,可治肝火犯胃、胃火牙痛、口舌生疮;冰片辛苦微寒,本品辛香走窜,外用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为治解毒肿痛之良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及热毒肿痛、疮疡溃后不敛之证。通过透皮贴敷疗法治疗口腔溃疡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老年性尿失禁

 

尿失禁属于中医学“小便不禁”范围,是指在清醒状态下不能控制排尿,而尿液自行排出的症状。老年体虚者咳嗽、喷嚏、高声、受惊吓使尿液自行流出,伴有小便频数增加而短促等症状,极易导致老年泌尿系统和皮肤感染。

 

组方用药:吴茱萸、桂肉、小茴香、五倍子;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调和湿贴于关元、中极。每日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用药分析:方中诸药温肾散寒,温阳固摄,使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通过穴位渗透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病指出、激发经气、调整阴阳平衡,直达病灶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胃脘痛

 

胃脘痛指上腹部发生疼痛。本病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此外,还包括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临床见证分型以及治则方药:

 

  (一)病邪阻滞

    1.寒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发病。症见胃脘疼痛暴作,胃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喜热饮,苔白,脉紧。治疗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为主。

    组方用药:良姜、香附、元胡、肉桂、干姜;研粉取4-6克配2-4毫升调和湿贴于中脘、神阙。

2.食滞胃肠:症见胃脘腹胀闷,甚者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治疗以消食导滞、和胃通降、使腑气“通则不痛”。

组方用药:山楂、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中脘、神阙。

 

  (二)肝气犯胃:每遇情绪波动而痛作,症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肋,嗳气频作,大便不畅。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组方用药:柴胡、香附、川穹、白芍、枳壳、炙甘草;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中脘及痛点。

 

  (三)肝胃郁热型: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吞酸嘈杂多食善饥,口苦喜冷饮,恶心呕吐,舌红苔黄。治疗以清泻胃热、调肝止痛为主。

    组方用药:陈皮、青皮、炒栀子、泽泻、浙贝;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神阙、中脘穴。

 

  (四) 瘀阻胃络型:症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

    组方用药:炒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黄龙尾;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中脘、神阙穴。

  (五)胃阴亏虚型: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口燥咽干或口渴,心中烦热,大便干燥,或兼有头晕目眩,舌红少苔。治疗以养阴益胃为主。

     组方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中脘、神阙。

 

  (六)脾胃虚寒型: 症见胃脘疼痛,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或疲惫时更甚,兼有神疲气短,舌淡苔白。治疗以温中散寒、益气健胃为主。

     组方用药: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研粉每贴取4-6克配2-4毫升透皮液调和,湿贴于中脘、关元。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