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栀子豉汤冤案之解

 医本万利 2017-08-05

    纵观各家对栀子豉汤汤后“得吐者,止后服”六字之解,有医家认为本证乃火郁于胸膈,胸阳被困之证,药后火郁得开,正气得伸,能以驱邪外出,故作吐而解;亦有的医家不同意药后做吐之说,因为栀子、豆豉均无涌吐作用;还有人主张把“得吐者,止后服”改为“得汗者,止后服”,理由是本方为清宣之剂而有解表作用;可临床实践证明,服栀子豉汤有吐者,有不吐者,有汗者,也有不汗者。不能明之机理又何以用之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我们不能理解,何不从组方之人下手呢?我们回头来看仲景原文“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和“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细看之我们就会发现此两条有个共同的特点——中气虚,也即无力使上焦之气下降和下焦之气上输,就像行驶中的汽车,被前方的石头挡住了或者陷阱淤泥之中,可该车马力又小无力过去,出于本能你会加大油门,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轮胎摩擦而热和尾气冒黑烟,在加大油门无效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呢?自然的你会下来看看,拔掉石头或者从车后推一下不就解决了吗。因为不是车坏了,而是道路出故障了,当然假如你开的越野车也许就没问题,可你开的是一辆年久失修的破车。回过头来再看也就不难理解了吧,因为汗吐下或大病差后均可导致中气虚无力盘旋,上焦之气不能正常下降,久而成热而烦,出于机体本能也会加大中焦脾胃之转输功能,结果因热加剧所致“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方中栀子苦寒而清热就好比祛除了障碍物,豆豉温肾就好比从后给力,这样中焦脾胃借药力而得转,也即正气得伸,被困胸阳之郁得吐而愈,所吐者,气也,非有形之物也。
在此需说明的是关于豆豉之功效,查阅资料均无明确指出,按其色、形及炮炙本人认为归肾而性温。
:1、药性:《本经疏证》:豆鼓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
  2、炮制:取桑叶、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豆拌匀,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