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从鸿门宴逃生的根本原因:除开范增计策不周,全靠他们三人

 Oumuamua 2017-08-06
  • A+
  • A-
2017-07-31 09:25:44 阅读 (15万) 作者头像岁月的神话 关注

说起楚汉之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就是鸿门宴了,一场生死较量的鸿门宴看得人们心惊胆战,但凡中间的环节有一点差错,每个人的结局都将大大不同。

如此危险的鸿门宴,刘邦为什么要去呢,他究竟是不怕死还是有必胜的把握?这就要从当时的军事力量来说了,项羽拥有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而刘邦仅有军队10万驻在霸上,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宴无疑是暴露了他的不臣之心,根据军队力量的巨大差距,项王杀死刘邦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所以,不去必死无疑,去了还有机会死里逃生。

那么刘邦是怎样全身而退的呢?他顺利逃生的过程中哪些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第一:项伯的信义

项伯在鸿门宴的作用可谓是巨大的,由于张良此前对项伯有过救命之恩,此时项伯知道项王要杀刘邦,而跟随在刘邦身边的张良肯定也不能脱身。在信义面前,项伯选择夜入沛公军私见张良并告知鸿门宴真相。在宴会上又阻止项庄对刘邦伸出的暗剑用身体掩护刘邦,让项庄的舞剑刺杀计划落空。

第二:张良的忠诚

在项伯告知项羽要杀刘邦时,张良没有跟随项伯走,而是将真相告诉刘邦,共同商量死里逃生的计策。

在鸿门宴上,他先是陪同刘邦一起进入危险重重的营帐,而后又找机会溜出营帐告知樊哙里面的情形,让樊哙前来解围,阻止想要暗杀刘邦的范增,最后在刘邦不辞而别逃回自己的营帐时留下来帮刘邦开脱,以免激怒项羽,同时也为刘邦的安全出逃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第三:刘邦的隐忍

当张良告诉刘邦项伯来营中的原因时,刘邦没有直接抓项伯以要挟项羽,而是以礼相待,并以结亲来表示自己的友善之意,还解释自己把守函谷关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最后还表达出自己日夜等待项王的到来,毫无半点背叛之意,这才让项伯相信他的诚意。

第二天见项王的时候,刘邦表现的卑躬屈膝,一再夸奖项王的才华的胆识,并说自己先到达关中完全是靠运气,二十来岁的项羽听到五十岁刘邦的夸奖难免有些得意,而后刘邦才有机会逃回自己的军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