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充电贴~“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内涵及发展

 黑马_御风 2017-08-06










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中,人体脏腑皆与自然界之岁时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从自然季节变换的角度为脏腑疾病的治疗和人体养生调护提供了依据。目前关于脾与岁时的配属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有两种观点,一为 “脾不主时 ”( 《素问·太阴阳明论》 ) ,一为 “脾主长夏 ” ( 《素问·脏气法时论》 ) 。我们拟对这两种观点的内涵及发展做以剖析。

“脾不主时”

“脾主长夏”

1

古代季节的划分源自传统文化

季节划分的方法很早即出现在古代文化之中, 如 《尚书·尧典》曰 :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 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殷仲春,……以正 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 季 。《礼记·月令》 中将四时进一步细分,春、夏、 秋、冬各有孟、仲、季,但大体仍是一年分四时。 《管子·四时》曰 : “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南方曰日,其时曰夏,……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北方曰月,其时曰冬”  ,体现了土与四时的关系,即土居中央而长养四时,四时皆有土,这也是脾土不独主于一时的文化渊源。


2

季节与五行结合的萌芽

孔颖达 《五经正义》云 : “四时系天年,有三百六十日间,以木配春,以火配夏,以金配秋,以水配冬,以土则每时则王十八日也,虽每分寄而位本末宜”  。所谓位本末宜,即以四季言当为辰、 戌、丑、未月末各十八日,即土配四季末月之最后 十八日,合而共计七十二日之数。此即土长养四时的具体化,阐述了土在四时中所主的具体时日。 最早将一年分为五季见于 《左传·昭公元年》 的 “六气致病说”中,曰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 阴、 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其中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为 “土应 五季中之长夏”观点奠定了基础。


3

《黄帝内经》河图五行与五行生克模式

《河图》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通过对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及自己对木、火、 土、金、水五星出没的天象的观察绘制而出的,而古人用以阐释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构成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五行学说即由此演化而来。河图方位为中土立极,即土与其他四行的关系为土居中央,木、 火、金、水各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结合五行与四时配属,则春木应东方,夏火应南方,秋金应西方,冬水应北方,中土无季节相配,在五行之中 起着调控其他四行的作用,不独主于一时而主四 时,正如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 : “岐伯曰: 脾 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 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

《黄帝内经》的成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几代医家之著说,除河图五行思想的体现外,五行生克理论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 《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 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等五行生克关系的阐述,而以五行配五脏,以五脏应 五季,则最终发展为脾土应长夏之论。由此可见, 两种不同的五行模式奠定了 “脾不主时”与 “脾 主长夏”的理论基础。


4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提出及内涵 

《黄帝内经》中的时脏关系包括四时四脏、四时五脏、五时五脏、六时六脏、八风八脏五种,其 中四时五脏与五时五脏即将 “脾不主时”与 “脾 主长夏”之论置于主要地位。

4. 1 “脾不主时”提高了脾在养生及疾病治疗中的地位

“脾不主时”中 “主”为灯中火主也,引申为 主宰 ; “时”为四时,即季节 ( 许慎 《说文解 字》 ) 。脾不主时为一个被动句,其意为脾不被季节主宰,也就是脾在季节之中不独主于一时。 


4. 1. 1 脾主四时,四季皆有脾土 《素问·玉机 真脏论》提出 ,“然脾肺独何主? 岐伯曰: 脾脉者 土也,孤脏以溉四傍者也” 。脾者应土 ,《尚书· 洪范》提出 “土爰稼穑” ,即土有孕育、长养万物之功。古代君王常自称 “孤” ,体现居高临下的统治地位。脾为土脏,且为孤脏,即说明脾土孕育于四时之中,居其他四脏之中央,长养和灌溉肝、心、 肺、肾,故脾土旺于四季,不独主一时而主四时。

4. 1. 2 脾不独主一时,于季节更替之时长养四脏 虽然四时之中均有脾土之养,但脾土在四时中具体 怎样分配,与四时应该怎样对应呢 ? 《素问·太阴 阳明论》云 : “帝曰: 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对 “各十八日寄治”各医家之见略有不同,王冰认为,分别是三、六、 九、十二月的最后十八天 ; 马莳、张介宾则认 为是三、六、九、十二各月中的立春、立夏、立 秋、立冬之前一十八日。虽各家见解不同,但其本质无不体现脾不独主于一时,而是寄旺于四时,特别是在季节更替之时长养四脏,使人体能更 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

“脾不主时”是脾主四时的发展和具体化,同样反映了脾在五脏中居于中央,与其他四脏的主控关系,提高了脾在养生及疾病治疗中的地位,也是后世脾为后天之本理论产生的前提。

4. 2 “脾主长夏”揭示脾与湿的密切关系

“长夏”一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如 《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 :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 “备化之纪,其藏脾, 其应长夏” 。王冰注云 : “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盖以 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 六月也”  。可见长夏为农历六月,且依据 《黄帝 内经》中风、寒、暑 ( 火) 、湿、燥之气的特点, 结合五行五脏的特性及配属,夏秋之间湿气最盛之时,也就是农历六月之时,当脾土最旺。

《灵枢·五音五味》曰 : “足太阴,脏脾,色 黄,味甘,时季夏。 ”其中的 “季”即古人的孟、 仲、季称谓次序。按此次序,季夏为夏季的最后一 个月,义同长夏。脾主长夏之论,揭示脾易为湿所 困,脾气虚弱时宜健脾、化湿之剂同用,这也为后世有针对性地治疗长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4. 3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相辅相成

“脾主长夏”体现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五时、 五气的对应规律,把脾放在了与其他四脏平等的地位上; 而 “脾不主时”则把脾凌驾于其他四脏之上,突出了脾土居中央的地位。两种不同观点的产 生,究其根源则在于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文化背景及五行思维模式的不同 。“脾主长夏”也是脾土主中央的另一种诠释 。“脾主长夏”明确了脾在五季中对应的具体时间 , “脾不主时”明确了脾灌溉、长养其他四脏的功能,所以两种理论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5

理论发展逐渐丰富

5. 1 脾之时脏观在后世的传承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观点出现在后世许多医书中,为后世医家所传承 。《中藏经·论 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曰 : “脾者,土 也,……王于四季,正王长夏” ,其中 “正王”可以理解为最王; 王,通 “旺” 。 《中藏经》认为, 脾土旺于四时,而以长夏为最旺,既表明了脾土居 中央、四时之中皆有土的观点,也强调了脾与长夏 的具体对应关系。

《太素·四时脉形》曰 : “五行之中,土独为尊,以王四季。脾为土也,其味甘淡,为酸、苦、 辛、咸味液,滋灌四傍之脏,其脉在关中宫,独四时不见,故不主时也。 ”阐述了 “脾不主时”的观 点,同时也表明了脾脏所应之味、液、脉,及具有滋灌其他四脏的功能,可见四时之中皆有脾土,四脏皆不离脾,即如杨上善所云 : “土旺四季,四季 皆有土也; 脾长四脏,四脏皆有脾也”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 云 : “脾…… 象土形也,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复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四季” ,从脾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的角度强调了其居中央、长养四 脏之功,且旺于四季,不独主于一时的特点 。《医学启源·六气主治要法》曰 : “大暑未上,四之气,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阳气发散之后, 阴已用事,故曰太阴旺。 ”张元素从其所长之五运 六气之中,提出太阴湿土所应之时为大暑至秋分, 也即长夏之时。

《类经·脾不主时》曰 : “土为万物之本,脾胃为脏腑之本,故上至头,下至足,无所不及,又岂得独主一时而已哉。 ”从时脏角度,通过脾不独主一时强调了脾胃为脏腑之本的地位,为李中梓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5. 2 “十八日”内涵的发展

对于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的 “各十八日寄治”的具体日期的理解,后世即有王冰、马莳、 张介宾等医家的不同之见。在此之后,李杲《脾 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云 : “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 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 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 右手 主立秋,未位是也; 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  ,认为脾所主四季之 “十八日”为每季开始之后的十八日,并认为季节变换之时,脾脏滋养着下一季节所对应的脏腑。黄元御则把脾主四季之 “十八日”注释为“常以四时之季,长于四脏”  ,其中之 “季”为四季之末月。可见黄元御认为,脾应 于各季之末十八日,且 “土气”寄长于前一季节, 当季节变换之时,前一季节所应之脏腑与脾脏关系 密切。

我们认为,此 “十八日”可分为两个九日, 即季节更替之时,脾主前一季节之末九日,下一季节之初九日,同时长养相邻两季相应之脏。由此脾在季节变换之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利于相邻两脏功能的和谐转换,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四时更替。这也适当地诠释了脾 “治中央,常以四时长 四脏”的地位,脾无时无刻不在长养着其他四脏,在季节更替、外邪易趁虚而入之时,脾的长养调控 作用亦必不可少。


6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融合

通常春、夏、秋、冬四季在一年中各占三个月,长夏只是夏季中的最后一个月,这种时间分配 方式不尽令人产生疑惑: 以五行配五季的情况下, 每一行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何长夏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况且长夏更不能突显脾土居中央的功能。 有学者总结,历代对长夏的认识可分五种 : 一 是认为一年 360 天,分五季,为春、夏、长夏、 秋、冬,每季 72 天; 二是长夏分主四季的最后 18 日; 三是农历六月为长夏; 四是长夏无实际日数; 五是认为五季的一季为 73 日 5 刻,季节顺序同第 一种。

张道宗将长夏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长夏即农历六月,广义长夏指一年中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分别称为 “长春” “长夏” “长 秋 ” “长冬” ,简称 “四长” 。这四个时期均逢季节交替,其时雨水较多,为每季中湿气最盛之时。春夏之交主气为风湿,称长夏; 夏秋之交主气为暑湿,称长秋; 秋冬之交主气为燥湿,称长冬; 冬春之交主气为寒湿,称长春。季节交替之时皆有湿气相应,与脾土特性一致,进一步而言,此类时节多湿邪趁虚而侵入机体,脾易为湿所困,因此,广义长夏包括以上 “四长” 。由脾土所主之广义长夏可见,脾土旺于四时交替变换之时,主四季过渡,而不独主一时。所以广义的长夏已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它还突出了脾土治中央、长养调节其他四脏的特性,以及 “湿”之生理、病理特点,是 “脾主长夏”与 “脾不主时”两种理论的融合。既 保留了脾土的生理特性,也明确了脾土易为病的时节,为临床脾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7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实践应用

7. 1 脾胃疾患重于长夏

李东垣曰 :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 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精神不足,两脚痿软。 ”素体脾胃虚弱之人,虽脾常旺于长夏,脾气更宜为长夏之湿所困,而出现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等症状, 治疗宜用黄芪人参汤合除风湿羌活汤健脾祛湿。现代认为,在长夏季节,脾弱胃强的功能状态在人体处于支配地位,同时脾发挥着对自身脾胃系统的调 控作用 。脾弱胃强常表现为消化功能强,吸收 功能弱,食欲好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 系统疾病。著名医家王玉川在《运气探密》中提到 ,“疾病发生与否由正气与邪气两方面势力的对比来决定,而与时令相应的脏气起主导作用。 ‘王’气胜邪气则不病,邪气胜则病。旺气太过,超过生理许可的阈值,亦会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而致病” 。因此,治疗夏季消化系统疾病,宜健脾 益气、温脾化湿为主,配以清胃热、生津化痰等 法,方可用李东垣具有季节特色之清暑益气汤,辅以生石膏、天花粉、知母等清胃热、生津化痰的药 物,使脾弱胃强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7. 2 五脏疾患重在调脾胃

由 “脾不主时”理论可见,脾土居中央,长养四时,加之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灌溉脏腑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地位不言而喻。如脾胃虚弱,除本脏病变外,亦可导致其他脏腑病变,所以任何时令、脏腑病变皆不可忽视调理脾胃。

李东垣曰 : “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 或泻或补,惟脾胃之药为切” ; 《慎斋遗书·辨证 施治》中亦有言 : “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 方无一失。何以言之? 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 。无不反映调理脾胃在临证中的重要性。

李东垣在治疗心神不安时,多用调补心脾,甘温除热,佐以泻心火之法; 在治疗肺为湿困,失于肃降时,多用培土生金法,佐以养肺肃肺之法,方用清燥汤; 治疗脾弱肝旺而现眼目之疾时,多用补土抑木法,或健脾养血,升清明目法,方用助阳和血补气汤; 治疗肾阳衰惫而致四肢厥逆、大便滑泄等症时,只用温补脾胃以助肾阳之沉香温胃丸,皆为调理脾胃治疗脏腑疾患的典范。

现代临床也不乏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其他脏腑疾病之例。如治疗外感寒湿之邪的感冒、咳嗽,可应用化湿和中之藿香正气水; 采用针刺以脾经为主的穴位,调畅气机,进而治疗抑郁症 ; 四君子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体力、排尿状况、疼痛症状及躯体功能 。

7. 3 临证不可拘泥于 “脾主之时”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 : “夫 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此中 “四季脾旺”多指四季后各十八日,也有脾气健旺于四季之意。结合 “脾不主时”理论,在四季脾旺之时,脾胃不易受邪,治疗肝病无需实脾,而在脾虚易受邪之时,治疗肝病当不忘顾护脾胃,这也是临床治未病思想与脾不主时理论的结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证不可完全拘泥于四季脾旺之时而决定实脾或不实脾。即使在季末十八日脾旺之时,仍可有脾虚的情况发生,补脾与否应视具体辨证而定。无论是否为脾主之时,脾虚则当补脾,脾旺则不需再实脾,所以应灵活运用 “脾不 主时”理论。推而广之,以 “脾主长夏”之论而 言,长夏多湿,脾胃易为湿邪所困而为病,所以无论脾胃亦或其他脏腑疾患,凡发于长夏,治疗多以 芳香化湿药物为主。但同时临证时也需依证而治, 如遇阴虚或阳亢之人,化湿之法则不宜,而且湿邪 并不是长夏时节的特例,四季皆可有湿。所以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理论当灵活运用。

7. 4 饮食养生应于四时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 ,可见荣养脾胃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金匮要略·禽兽鱼 虫禁忌并治》云 :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饮食与脾胃功能关系最为密切,脾胃应在四季均受到保护,饮食有节制,五味不偏,脾胃才能旺盛。

“脾不主时” ,四时之中皆有脾,所以四时养生必不能忽视脾胃。春季应于肝,肝过旺而乘脾, 故春宜减酸增甘,抑肝补脾; 夏季应于心,心脾为母子关系,宜适量食苦以制亢旺之心火,同时减少寒凉之冷饮,以免伤及脾胃; 秋季阳气渐趋收敛, 宜增酸减辛以敛肺,亦应少食伤脾胃之生冷; 冬季 宜多食温性食物以养脾肾之阳。

就五时而分,以 “脾主长夏”而论,长夏季节炎热潮湿,忌甘甜类食物,少饮酒,以免助湿。 宜多食能够清热祛湿、健脾和中的食物,如冬瓜、 薏苡仁等。



8

小结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虽内涵不同,但并不相互矛盾 。 “脾不主时”强调了脾旺于四时、 长养人体各脏腑的后天之本的地位 ; “脾主长夏” 则强调了脾与长夏之湿性相合的生理、病理特性。 脾与时令的关系体现在这两个观点之中,一宽泛, 一具体,共同发展着。应用于临床之时,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协同下完善了脾胃疾病及其他脏腑疾病的治疗。



敬告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