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从小诵读蒙学经典?
孩子3-15岁,是识字、养习惯、重教养的最佳年龄段。
蒙学经典里,不仅有这个阶段孩子应识的字,知晓的常识、见识,更有要懂的道理,养成的习惯,应有的教养。
而且,这段时期也是孩子学习国学的最佳阶段。蒙学经典,又是国学入门必学,有孩子今后的“精神底子”。

因为孩子从小诵读经典,好似师从圣哲,在其熏陶下识字,养好习惯、提高修养,学为人处事……
但若错过这最佳阶段,孩子今后想努力补上这些都很费劲。
因为,习惯、礼貌、教养,是从小渗入骨子里的,长大后难以改变。

但如何为孩子挑选选蒙学经典?
要读来有趣,有图有背景注解,国馆君便推荐这套《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共4册),
它按照孩子从3岁到15岁的成长需求,内容循序渐进,包含中国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
让孩子诵读这些经典与诵读“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的难易程度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1
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学一句,做一句,养成好习惯、好修养
《弟子规》《三字经》在传统教育中,孩子都是通过背诵它们来识字知理的。
如“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禭”
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脱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孩子讲卫生,注意形象整洁。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教孩子正确学习方法。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优美和谐,内容是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童声初啼,便是向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
《千字文》《增广贤文》,内容循序渐进
帮孩子入门国学,知道理
等到孩子稍大时,该识字,增长见识了就要多诵读《千字文》《增广贤文》,还能带孩子入国学之门:
中国历时最久的蒙学经典《千字文》,不仅字字不重复,通篇押韵,生动形象地讲述自然、天文、地理……

《增广贤文》收录四书五经、孔孟、古代诗词、古代史学、佛道经典、谚语、格言,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目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包含注解,历史典故,道理分析等。

书中有注解 导读 典故讲述
尤其是利于孩子品德、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淳静、儒雅的气质,为以后的“薄发”厚积力量。
3
常诵蒙学经典,还可知千古事
俗话说“诵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这些经典中涵盖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建筑、动物、植物、处世之道等等,无所不包,是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如《三字经》中
“昔孟母,择邻处”,讲的就是“孟母三迁”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孔融让梨;
4
每天诵读经典
可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培养语感
研究表明:六、七岁孩子的脑重量约占成人的90%,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正是大脑接受大量信息刺激的最佳时期。
这些经典,读起来琅朗上口,富有韵律和节奏,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的语感;
长期诵读,锻炼记忆力,让孩子的大脑细胞更加活跃、敏锐,从而提高智力。

教养、国学之重要,不须赘言。有很多家长不懂读书的次第,给孩子盲目读,导致了孩子丢了兴趣,厌烦说教。
学国学,教出有教养的孩子,需从蒙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