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射堂——谢灵运永嘉山水诗地名小考之一(潘猛补)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7-08-06

谢灵运在永嘉(即温州)任太守仅仅一年时间,而温州的青山绿水却成就了他,他开创的山水诗大部分是在永嘉所写,温州因此也有山水诗摇篮之美誉。谢灵运来到温州写的第一首山水诗是《晚出西射堂》。诗云: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

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

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

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诗中写到一天傍晚,诗人漫步从西射堂出来,走出鹿城西门,举目眺望对面的西山,层峦叠嶂,深青淡翠也笼罩在广漠无边的暮色之中,深不可测。清晨时曾经慰目的染霜红枫的景色,已不复可见,唯有斜阳照耀着山岚。自初秋的七月十六日去京,至此已有两、三个月了,秋已去,冬将临,忧愁自然有增而无已,眼前看到这景,更勾起了诗人深沉的怀念。眼前那林木上羁宿的雌禽,似乎在诉说着对旧侣的怀恋。空中的归鸟,它一定是在寻找昔日的林巢。诗人不能忍受与知心的亲人友朋的离别。意兴阑珊,回到居所。他抹去铜镜上的积尘,见原来那乌黑的鬓边上已出现了白霜,先前合身的衣服也已显得宽松了。顾影自伤,所谓空虚寂寥的超人境界只是无补于事的空论,只有依赖那孤芳自赏的琴音。

诗虽题《晚出西射堂》,但描绘的是西山景色和诗人心情,与西射堂无关,只是从西射堂出发而已,并从诗中遥望西山的细节也明显得出西射堂非在西山的结论。可是历来注解此诗者,因西射堂与西山两者都有“西”字,故误将西射堂与西山挂上勾。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和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皆认为西射堂在西山寺。其所据是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西射堂,在州西南二里,今基址不存。今西山寺是也。”诗题中的射堂,指的是中国古代士人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才能中练习射箭的地方。《晋书·成帝纪》:“帝常欲于后园作射堂,计用四十金,以劳费乃止。”射堂一般设在城内的后园中、学宫中、府署中,绝不会设在远在城外的山上。

那么谢康乐诗题的西射堂到底在哪里呢?据温州学术先驱、“元丰九先生”之首的周行己在描写其所居的《浮沚记》中明确记载:“僦室净光山之下,古西射堂之遗址。”净光山即松台山,可见西射堂应在松台山下附近。从西射堂出发,没几步就经过来福门,即可眺望西山,完全符合谢灵运诗中环境描写。光绪《永嘉县志》故云:“西射堂在州治西南二里净光山下,灵运建,暇则鸣琴其中。”黄群《浮沚集跋》亦云:“浮沚为永嘉城西南隅一小池,地近松台山麓,幽静可爱,先生之故居在焉。余少时里居读书,每过其地,即迟徊不能去。”浮沚也历尽沧桑,在晚清归温州首富林家所有。林薰,字丛兰,号浮沚,开浮沚钱庄,九一八事变,浮沚钱庄倒闭,浮沚亦荒芜。至建国后,在遗址上建华侨住宅,近旧城改造,信河街拓宽,浮沚也变成马路了,西射堂和浮沚也都成了历史地名。

不过明清时期的西射堂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它的遗迹。明末温州诗人何白有《白鹿社成,同诸子集谢康乐西射堂,酬社长龙君御先生,得行字》,诗有“池草寒未歇,园禽时变声”,点明了雅集时间和地点:早春和梦草池。沈明臣《寄温州教授龙君善》也有“西射堂临梦草池”句,可见西射堂就在梦草池边。又光绪《永嘉县志》有“李琬于府署筑中山亭、西射堂,皆有记”的记载,史料证明明清的西射堂在府署,在梦草池边、中山旁,遗址位今温州第六中学内。至于谢灵运的梦草池也有两说,因这已与本文无关,那只好等到下篇再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