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香港旅行,可千万别一门心思只在购物上。虽然它是购物天堂,但在今天看来已是“曾经”。对香港的最开始记忆是从TVB开始,接着是八九十年代的电影接触。所以,不管我去过香港多少次,总能找到一些旧时代的光影。 而荷里活古董街是我必去的地方之一,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横贯香港岛中西区,在太平山脚下,东自云成街起,西至皇后大道西,可谓一条荟萃港岛百年沧桑的“历史街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44年。 香港的古董街其实跟所有城市地区古董交易市场没什么两样,假的遍地都是,真的虽然也有,但基本上是我买不起的。所谓古董,我给予的定义是有些年头的东西,远到几百年前,近到几十年前。而在香港古董街,八九十年代的东西却是相当多。虽然一眼望去,知道假得多,但一些小而杂乱的铺子跟前有些玩意儿倒是会引起注意,且勾起回忆。 荷里活古董街是香港在时期的第一条街,四处都是“畛畛轩”或“畛畛斋”,就能判断出到了古董街,聚集了卖瓷玉器、珠宝、石像家具、书画等的店铺,分工细致而专业。就连小小的糖水店,也显得颇有古风。 它被外媒评为“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之一。通常掏上一百几十元,也可以把不少“小古董”抱回家。当然,有时候三十四块钱就能买到一张具有年代感的画报,这比现代仿造的要有意义多了,至少情怀是真诚的。但它不是香港唯一的古董街,香港一共有三条古董街,其中荷里活最为出名。 这些古老的街道,弯曲绵长,由中环伸展至上环、西环,大大小小百多间古董店铺陈着无数上好的中国古物,而且种类繁多,陶瓷、玉器、石雕、牙雕、铜器、银器、漆器、家具、屏风、字画、古籍,及至罕见的中国古代婚礼服饰等无所不有。 此外,还有来自西洋的古老的电风扇、留声机等以及来自日本、泰国和南亚的珠宝银器、古董古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以陶瓷、雕刻品和家具最多。 每天在这些街巷里来来去去的除了好奇的游客,也就是老外了,高古的陶瓷器和青铜器在欧洲受到青睐,据说在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贵族家里没有收藏中国高古瓷器,是要受到“歧视”的。 记得我在荷里活的时候,就看见一个满头白发戴着眼镜的老外坐在一个商铺门口,虽然已是下午,但古董街的游客并不多。他认真仔细的挑选着手里的照片,我不知道他是准备将这些照片作为古董卖出去呢还是他今天在古董街店的收获?我想过去与他攀谈几句,但还是放弃了。 古董街的店铺琳琅满目,从我眼皮底下晃过去最多的要数佛像陶瓷一类的,其次就是字画画报杂志和老照片。当然大到明清家具,书画卷轴,小到铜钱古币,玉扳指鼻烟壶是荷里活的必备,只是这种感觉就恍如走近了一家巨大的古董家私店。 ![]() 当然街道上的古董们都相当接地气,全是摆在门口或地上,除了门面稍微壮丽一些的门前多是石狮,但橱窗里所陈列的就是佛像石雕偏多了。 ![]() 很多时候,我分不清真假,但看着就打从心底里喜欢。遗憾的是我没有雄厚的资本让自己成为一个古董收藏家,只是在旅行中,偶尔看到一些廉价但十分喜欢的东西就会淘回来。 ![]() 幸运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只是年月不能跟明清唐宋堪比,十几年至几十年的玩意儿一般人也不稀罕造假,只是现在人不需要了,有了更好的东西取代,被淘汰下来的自然就成了可怀念,权当情怀收藏了。 ![]() 行走在古董街上的时候,由于街道游客稀少,也并未置身在繁华吵闹中,我仿佛是回到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十分强烈。这种质朴而纯粹的气息大概就是老香港们怀念的味道。恰好也是正是我想寻找的。 ![]() 街面的铺子里最让我欢喜的就是画报杂志老照片,这些泛黄折旧的纸张在如今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新鲜感了。逝去的光阴,多少明星已成风云,杂志封面上报道的娱乐八卦也都成为了陈词滥调。不少老香港的光景也只存留在照片里,有些照片被复制了一张又一张,不断的出售又像是在不断的挽留。但奇怪的是,关于李小龙的杂志画报却异常的多,不管是书籍照片,还是某些盒子上所印着他的模样,这些都让许多老外忍不住停下来,伸手拿起来看一看。 ![]() 就连十一二岁的外国小男孩看到的时候,都会跟他的爸爸惊呼到:“Bruce Lee!Bruce Lee!Bruce Lee!”可见Bruce Lee在古董街已经成为老香港最为经典的味道之一。 ![]() 其实,每个城市的古董街都能找到关于这个城市的时代记忆,但并非每一个古董街都可以像荷里活这般,完全使人行走在上个世纪。只是让人唏嘘的是,寻寻觅觅的机缘和一件件旧物寄寓着的一段段往事。 ![]() 但荷里活古董街被评为“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一定不仅仅只是旧物品的繁多古董味的收藏,在古董街的东段有两家古老的店铺,虽然不卖旧物,但它也是一件古董。 ![]() 食米和蔗汁,是老香港生活的场景,店铺内那剥落的墙面写尽了岁月的沧桑,就像私家店里的旧物,不禁触动人们对老香港生活的想象。而有些铺子摊前的老照片上所记录的老香港时光,更是将此想象变得完整。 ![]() 欣慰的是,香港有太多地方和角落依旧保留着老香港味道。虽然它繁华,它商业,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就说明了一切,但对传统和文化,它仍是存活在老香港的气息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