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荷李活道,流入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古物都是出自它!

 长孫无忌 2018-05-30



想必很多人一眼就看出来,这里就是香港艺术品市场最初发源地,也是古玩爱好者的必到之地—— 荷李活道(也称荷里活道)


荷李活道,乍听此名,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舶来色彩,以至很多人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荷里活。其实呢?其地名来源比这有意味得多!


说,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种植榕叶冬青,绿叶红果,相映成趣。港人每到此,见之冬青都会用英语惊喜的喊道 :Hollywood,当说得人多了,这条街道也顺其然被命名为“Hollywood 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个名字就这样由此流传开。


而和它之名字同样充满神秘内质的,则是这里聚集的数百家古董店,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以说,它们成就了香港艺术品市场的顶峰,当然,很多世界级藏家,一开始也是在这里韬光养晦,直到最后练就出一双金睛火眼,并成就显赫声名。而在海外,它甚至被推崇为 “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 


下面,我们先从马未都先生这段视频讲解中,来看看这条街道的繁华始末吧。





1

这里曾走出多少大藏家?



要问荷里活道到底孕育了多少藏之大家?一句话,几乎所有享誉海内外的港人大藏家,甚至包括内陆的部分藏家,买家,都与它有着难解之缘。如果硬要列出个清单,他们是:仇焱之、张宗宪、杨永德、赵从衍、徐展堂、罗桂祥、叶承耀、陈裕铿、翟建民……


▲   仇焱之在他的珍品宝库


当然,荷里活道最一开始,并不是注定要成为大藏家诞生地。它最早出现于1844年,当时是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一条街,其周边布满了中国人居住的小村落,为了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态,当地人们就开始变卖玉器和古董。


一个多世纪后,香港古玩市场开始渐渐崭露头角。而此时的内陆,年久的战乱,飘忽不定的时局,让大批拥有财富的资本家和古董商人不得不纷纷南下香港,比如著名古董商仇焱之先生,在1949年结束了上海的业务,到香港继续经营古陶瓷。北平大藏家郭葆昌虽在1942年去世,但他的大量藏品也在此时经由其儿子郭昭骏带往香港,其中就包括了乾隆“三希堂”里的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


再到上世纪70年代,香港股市掀起狂潮,经济起飞,诞生了一批有闲有钱的收藏家。加之1976后,内陆文物艺术品交易被放开,大量文物通过民间交易或走私的渠道涌入荷里活道,香港顺势成为中国文物的交易、集散中心。


随着文物艺术品收藏和鉴赏活动在香港渐成时尚,文化名流、企业家、医生、艺术家纷纷加盟,应运而生出香港两大收藏团体,即“敏求精舍”和“求知雅集”,这两大团体网罗的收藏大家,可以说,成为香港古玩市场的中坚。


  香港收藏团体 敏求精舍部分成员


自1976年到1995年这二十多年间,内陆如同一个艺术生产基地,将丰厚的艺术品,一直源源不断地输入到香港荷里活道等地。如我们熟知的香港大藏家,几乎都是在这个历史契机中建立起了自己重要的收藏体系。而这些藏家的苦心收藏,也在日后为拍卖行的进驻和繁荣打下了坚实之基。


举两个例子,当代藏瓷大家翟建民,一开始就是通过在荷里活道开设古董门店(永宝斋),从而建立起收藏体系的。而在如上视频中友情出演的内陆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之所以对荷里活道了如指掌,也是因为这里曾是他早些年必去的淘宝之地,他曾表示,几乎在荷里活道的每一家古董店,他都有拿过东西。


荷里活道的繁荣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到达巅峰。1995年以后,随着国内兴起艺术品拍卖并管制文物市场,文物外流以及走私大为减少,古董店主们没有了以往丰富的货源,加之此时香港文物艺术品交易的重心逐渐转向二级市场,荷里活道盛况不再。


▲   1960年代的荷李活道

1980年代荷李活道上的古董生意臻至巅峰


那么,鼎盛时期的荷里活道,都有哪些奇珍异宝在此汇聚呢?




2

这里有多少新奇古物?



要问荷里活道到底出现过多少珍奇异宝?一个词,不胜枚举!单单在这里开设的古董门店,就有多达300余家。这些古董店在此经营的古玩品种,堪称无所不包,其中就有上好的陶瓷、玉器、石雕、牙雕、铜器、银器、漆器、家具、屏风、字画、古籍等等,而且分工细致又专业。



相信任何一个古玩爱好者,没有比见到海量奇珍异宝更激动的了。就连看遍天下宝物的马未都先生,在忆起第一次去荷里活道时,都用了“兴奋”来形容。在他看来,那里的每一个古董店都是一座小型博物馆,他见过的,没见过的,在书本上学到过的,应有尽有,全部在这条街道汇聚。


  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


荷里活道琳琅满目的古玩艺术品,也让从不轻易下手的马未都先生不停的买买买。同时,他也称,在这条街上,一边是前来淘宝的客人从未间断,一边是卖家进货上新速度尤为之快。由于都担心着一不留神好东西被人买走,有的买家甚至一天要在这街上来回跑数趟,还有的古玩痴迷者,为了第一时间获悉古玩店的出新状况,都恨不得在街道旁边买房! 


而在此活跃的买家,除开来自香港本土和内陆,还有大量来自日本、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他们苦于政治上的原因,无法去中国大陆采办藏品。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香港荷里活道。


文物古董经过一波又一波古董商人重新销售整理,最后流向世界各地。今天世界各地很多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古物,很多都是出自荷里活道!所以,在国外,这块神秘的东方产宝地,被一致评为“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


▲  今日荷里活道,虽没有昔日风采却也处处是斑驳岁月


与其说大家喜欢荷里活道这片琳琅满目的古玩世界,不如说古玩世界中这份寻寻觅觅的机缘让人迷恋不知往返!那么,同样爱好古物、喜欢收藏的你,如果此刻没能在旅行路上,也不妨来我家官网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