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器质性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包括:
宫腔内人工授精是男方精液经体外处理后获得一定数目的活动力高的精子,采用非性交的方式将精子递送到女性子宫腔内来达到生育目标的技术,是目前治疗男方精液异常,女方宫颈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障碍,性交障碍,原因不明不孕等较简便及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 【4】。 但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一直较低,文献报道波动在 8%~20%。2014 年,欧洲生殖医学年会公布欧洲 2010 年夫精人工授精(176512 周期)的临床数据:活产率仅为 8.9%,而供精人工授精(38124 周期)的活产率也仅有 13.8%。冯月枝 【5】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为 15.54%。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主要受如下因素影响:
八大因素会对 IUI 在成功率造成影响,我们如何增加成功率?从上面看,八大因素我们能改变的只有如下几个因素: 1 LUFS 行卵泡穿刺术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 具体方法 【12】:当卵泡直径 ≥ 18 mm 时,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10000 U。34~36 h 后观察组于阴道超声引导下行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以 17 G 单腔穿刺针穿刺卵泡,卵泡缩小,卵泡液溢出,直肠陷窝出现少许液区为穿刺成功。 卵泡未减小时,以 20 mL 空针接穿刺针,轻轻抽吸卵泡液至卵泡消失,并旋转针头彻底吸空卵泡,然后避开周围脏器将卵泡液注人卵巢周围空隙。穿刺完成同时行人工授精:将洗涤后精子 (精子采用上游法)0.5 ml 注入宫腔内。 2 促排卵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 如果通过控制下超促排卵治疗,期望得到 3 个左右的成熟卵泡,排卵后予宫腔内人工授精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理论上受孕的机会将会增大,以往的研究也显示受孕率增加至 8.7%~18%【3、13】。 鉴于目前的研究,Gn 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非 Gn 周期,虽然有有研究表明 Gn 和非 Gn 促排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妊娠率,还是建议患者行 Gn 促排卵。 具体操作如下:控制下超促排卵的方案中 FSH 的起始剂量是 112.5~150IU,超过无排卵患者方案中 FSH 的起始剂量 75IU。期望能募集到 2~3 个卵泡同步发育成熟,但是每个妇女的卵泡阈值是不同的,第 1 个周期也是一个摸索的周期,如果未孕,第 2 个周期的初始剂量需根据上一个周期初始剂量后所募集的卵泡数来决定。 如果以 112.5 IU 为初始剂量后,募集到 1~2 个成熟的卵泡,未孕;第 2 个周期的初始剂量将以 150 IU 开始。如果以 112.5 IU 为初始剂量后,募集到 4-5 个成熟的卵泡,为避免过度刺激而放弃,下一个周期的初始剂量将以 75 IU 开始。【1】。 3 在人工授精手术中减少精液漏出 引起精液漏出的原因较多,注入精液量、宫腔压力、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形态等因素均影响精子在宫腔内停留。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等均可能引起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宫腔内压力上升有关。故我们手术中应和患者进行相应的交谈,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减少精液漏出。 4 增加 IUI 的助孕次数 因 IUI 成功率较低,普通患者如进行一次 IUI 不成功,有可能想改为 IVF 助孕,对于年轻、输卵管通畅的患者,我们应该给予鼓励,至少行 3 次 IUI 不成功时再改行 IVF。 5 对于处理前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的思考 目前虽然对处理后 TPMSC 在一定的范围内(>0.1×106),不影响 IUI 成功率,但是如果处理前 TPMSC<><2% 时,我们应该给不孕症夫妇提供一个合适的助孕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建议其=""> 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虽然真正从医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让我现在对西医学的感悟,我觉得:有时去帮助、常常去安慰、总是束手无策才是一个医生真实的写照! 患者能康复其实医生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帮助患者身体自我修复而已,可能我本人水平真的有限,还需要不断的修行。 ![]() 参考文献 【1】邓成艳; 苏珊 .重组 FSH 控制下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育患者-202 周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2):178-181. 【2】Collins JA, Burrows EA。Wilan AR.The prognosis for live birth among untreated infertile couples. Fertil Steril,1995.64:22-28. 【3】 David SG, Michael W S, David A, et al. Eficacy of treatment for unexplained infertility.Fertil Steril, 1998,70:207-213. 【4】乔杰.生殖医学临床诊疗常规 [M].北京: 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2013: 163-168. 【5】冯月枝; 黄雪坤; 刘霓; 贺玲; 黄娟华; 黄永汉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广东医学.2016.37(z1). 【6】刘彩霞; 闻安民; 张仁礼; 韩冬; 周艳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135-139. 【7】 邢长英; 邵红芳; 方璐; 边疆; 王利红; 陶敏芳 .不同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933-936. 【8】 宏苹苹; 徐艳文; 谈际范; 王静; 曾智敏; 吕杰; 李涛; 欧建平 .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少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病例的妊娠结局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4):574-578. 【9】夏敏; 郑洁; 雷亚兰; 刘杰; 孙虹; 文晓凤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2945-2947. 【10】徐仰英; 王海燕; 乔杰; 刘平; 陈新娜; 马彩虹; 杜晓果; 王晓凤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6):887-891. 【11】陈秀敏; 朱文杰; 张晓霞; 石嵩; 张婉菁 .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操作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59-961. 【12】李红; 黄艳丽; 袁兵; 徐静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加人工授精在 LUFS 不孕患者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0.50(43):97-98. 【13】Angelique JG, Joseph M, Jan PW, et al.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 idiopathic subfertility and male subfertility: a randomized trial and cost.efeetiveness analysis.Lancet.2O00.355:13-18. 【14】刘文静; 李月梅; 田春燕; 张怡梅; 高健 .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34(4):299-301. |
|